李彦艳
目的: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从理论学习向临床工作转变的一个关键阶段,是对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的过程。临床带教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部分,其质量体现了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方妍;周晓娟;方储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酒精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治疗的54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系统性的治疗之后,其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而且患者的腹胀、恶心、乏力、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肿大肝脏缩小、黄疸逐渐消退、谷氨酰转移酶迅速下降。结论: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占武;刘海涛;赵小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肝部分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胆管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肝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 CT、MRI以及胆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确定,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所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为3.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以及17.86%,治疗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显著,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可大幅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恢复进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少复发,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俸新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胃上部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接诊的胃上部癌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全胃组(41例)与近端组(50例),其中全胃组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治疗,而近端组患者采取近端胃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皆随访1年以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随访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感染、肺炎、腹腔积液、吻合口瘘、肠梗阻发生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近端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全胃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组随访1年生存率为75.61%(31/41),对照组则为68.00%(34/50),两组随访1年生存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上部癌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可取得相似的效果,安全性皆较高,为此具体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处理。
作者:黄柏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规范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机械通气、维持血容量、纠正酸碱和电解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规范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和PaCO2(二氧化碳分压)值。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规范治疗,有28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成功率为56%。还有22例患者因放弃的治疗,在随访中发现全部死亡,病死率为44%。对比2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和PaCO2,Pa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CO2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并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伍艳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50例CO2激光治疗溢脂性角化病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我们收治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350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3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CO2激光治疗[1],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每组分别175例患者,比较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结果:观察组采用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疗效,两组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采用 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较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采用 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CO2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和液氮冷冻治疗相比更安全、有效、快捷,无明显副作用,对脂溢性角化病[2]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瑾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受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及妊娠躯体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孕妇的精神关怀,利用孕妇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有关妊娠、分娩常识,减轻孕妇对分娩的紧张、恐惧心情,完善自我保健。运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对孕妇产前、产时、产后进行护理干预,对于预防产褥期抑郁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一项重要的公益卫生服务工作,通过对社区老年人的体检,可以使我们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估。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和上级机关统一部署,2012年5月始,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常态化和集中体检的工作方式,完成了本社区内共1866名老年人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为更好的对老年人健康问题开展系统、连续的社区调查、资料收集,我中心领导专门成立了社区全科门诊,集中管理社区老年人健康体检和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结合体检工作,从中初步总结出了西街社区老年人慢病和生活习惯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家庭和电话随访,开展了全科门诊规范化治疗的工作。
作者: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抽取110例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要求引产的中期妊娠疤痕子宫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常规引产,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观察并比较两组引产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98.2%与对照组96.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引产时间、产程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胎盘、胎膜残留及粘连发生率总计20.0%明显低于对照组6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疤痕子宫引产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引产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脾肠病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脾胃气虚、肠道不畅病例16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指标。结果:观察组以中医治疗为主,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8%,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脾胃气虚、肠道不畅等脾肠病方面,中医辩证论治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绍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输血是临床上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在抢救和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医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高科技术逐渐向输血领域渗透,在这些技术的推动下,输血医学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输全血到成分输血,从替补输血发到治疗性输血,从异体输血到自体输血。本文着重对输血与成分输血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产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妊高征孕妇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妊高征孕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先兆子痫、子痫、难产、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体质量及 Apgar评分。结果:(1)观察组的先兆子痫、子痫、难产、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新生儿体质量为(3.41±0.43)kg,Apgar评分为(9.64±0.7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高征孕妇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患病率,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祛湿排毒)冲洗阴道,微波及护理配合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到我院接受阴道炎治疗的患者86例,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条件下,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采用中药(祛湿排毒)冲洗阴道及微波治疗加护理,单纯微波治疗及护理的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单纯微波治疗及护理的方法给予对照组进行治疗,给予两组患者同时实施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观察组采用中药(祛湿排毒)冲洗阴道,微波及护理配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祛湿排毒)冲洗阴道,微波及护理配合治疗阴道炎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血β-HCG值在用药5d后开始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的血β-HCG值在用药10d后开始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经济性强等诸多优点,并且治疗效果显著,是一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的保守性治疗手段。
作者:康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只给于常规治疗。血液净化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治疗量为40ml/kg,治疗持续时间为五到七天,根据病情需要定期更换滤器,根据患者凝血功能检查选用普通肝素抗凝或无肝素滤过。结果: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有70例病情明显好转后转入普通病房,其中实验组为38例,对照组为30例,治疗有效率为分别为90%和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1例由于合并糖尿病并发严重感染死亡,1例由于其他原因中途放弃治疗。对照组死亡5例,3例病情有所减轻但仍需进行重症监护治疗,2例中途放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等均有所下降,血清钙上升,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在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使用。
作者:李超;胡安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就小切口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34例。观察组予以小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显著,有效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胡海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到200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6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首先采用Seldinger法行动脉造影,通过血管摄影找到子宫出血点,决定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病情观察等。结果:本组的16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阴道出血停止,且无任何的并发症。结论: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并加强术后的护理与观察,可有效提高子宫动脉栓塞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芝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目前产妇怀孕期间的保健状况以及对产妇和婴儿健康带来的影响。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产科当中的800例产妇在怀孕期间的保健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为我国保健工作给予一定的参考数据。结果:孕产妇年龄在25岁以下的有124例(15.5%),25-30岁的有357例(44.62%),31以上的有319例(39.87%);30-35岁的产妇有大专以及大专以上学历以及在怀孕期间给予健康教育的例数小于30岁的产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以上的产妇例数和30-35岁的产妇例数相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怀孕期间给予健康教育的例数明显<30-34岁的产妇例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岁以上的各个年龄段剖宫产的例数>30以下的产妇例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得以明显增加,对孕产妇以及婴儿的生活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应用。
作者:张晓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双瓣置换即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术中肝素、速碧林抗凝,术后主要是口服发华林炕凝。ECMO(extracorporeal memdrane oxygenation)即体外膜肺氧是一种不需要开胸的循环辅助系统,其原理是将血液引流至体外,经膜肺氧合后用血泵再灌注体内,通过长时间转流,对呼吸或循环系统衰竭的病人进行有效支持,维持机体氧供和清除体内二氧化碳,以保证机体代谢[1]。在行EMCO中为防止管路凝结,及血栓需要肝素钠的抗凝。我院2014年1月收治1例换瓣术后2个月,H7N9感染,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患者。后成功治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邵鑫丹;汤爱萍;倪连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行剖宫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其中对照组仅行剖宫产,观察组则在行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余者术中出血量、恶露干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发病率等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并且可避免患者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苏艺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