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兰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78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血象分析,治疗6周后血压平稳后,两组患者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I)的抗原含量均为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作用于中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能进一步改善纤溶活性功能,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该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作者:沈全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肺小结节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0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4例肺小结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治疗在小结节诊疗过程中的疗效。结果:肺癌21例(62%),肺良性病变13例(38%),其中肺癌病例随访2-5五年,3例死于全身转移,余18例(86%)未发现癌症转移。结论:对于肺小结节病例应考虑到早期肺癌的高危因素,对于短期治疗或随诊无明显变化者,积极的手术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郑永华;迟英民;曹宏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干预对于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治疗行子宫肌瘤术的患者中选取80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方式的对照组(40例)与在常规治疗中上加入心理干预的观察组(40例),通过焦虑评价量表(SAS)与抑郁评价量表(SDS)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并观察各组术中疼痛情况。结果:在常规手术治疗方式中加入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术中无痛及轻微不适、不适病例共29例,占72.5%,对照组无痛及轻微不适、不适病例共15例,占37.5%,两组术中疼痛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此外两组经各自治疗方式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心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并可降低术中疼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刘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体会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护理质量评价以癌症康复评价量表(CARES-SF)为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维度得分、心理社会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生理维度得分、心理社会维度得分及总分,心理问题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临床护理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红玲;刘式娟;丁洁;杨银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结肠炎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手术疗效和患者康复进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5月之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以此为基础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耐受性为优、切口在7d内愈合以及15d内出院的患者所占百分比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综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使手术效果提高,加快患者伤口愈合的速度,并明显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包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人现在是一名急诊护理人员,从病房轮转三年后到急诊科,感触很深。急诊工作内容十分庞杂,风险性高、工作任务重、环境特殊、病人病情重、突发事件多,而急诊护理是一项多方位的、非常细致的服务性工作,而且经常面对众多危重病人和紧张杂乱的场面。
作者:郑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9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其单纯厄贝沙坦治疗,其余44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其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舒张压、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血压水平,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化疗药物配制箱的相关操作规范在护士健康体质防护方面的效果。方法:对参与化疗药物配制工作的15名护士在使用化疗药物配制箱前后的学业情况进行检查。使用之前设为对照组,15人;使用之后设为实验组,15人。检查使用化学药物配制箱之前及之后8个月时候的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使用化疗药物配制箱前后的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护士在白细胞的数量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药物配制箱在护士健康体质的防护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郑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急救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院前急救的要求越来越高,迅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维持患者生命,防止继发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我们通过对院前急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质量。1存在的问题1.1沟通行为:①院前电话沟通:电话记录不详,没有询问患者的病情、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及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和联系电话:可能导致错派专科医师或救护车找不到地点耽误抢救时间,延误抢救危重患者的黄金时间;②现场急救时的沟通:不能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遇到到复杂、严重的病情惊慌失措,与患者交谈不注意掌握语言的语气和节奏;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无预见性,不能及时、准确向家属交待清楚;影响了院前急救的医疗工作质量;③转运途中的沟通:未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潜在的风险并取得理解同意才能转运,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交待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并发症,导致病情变化不能及时抢救:④与院内相关科室的沟通;不能与相关科室沟通及时做好手术或抢救准备,降低了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在疤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2位采取疤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26)与观察组(26)。结果:在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概率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能使患者抑郁、紧张以及焦虑等情绪得到改善,能明显的减轻手术以后的出血量与疼痛感,同时能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作者:张莉;段焕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例因肺结核死亡;1例自主拒绝完成疗程治疗;1例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止用药;1例在随访过程中丢失;17例(80.9%)治愈,本治愈率为80.9%。结论:老年人肺结核的症状不典型,且存在多种并发症,因而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治存在较大困难。对此基层医院需要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体检,高度重视疑似患有肺结核的老年人,对疑似患者进行连续查痰,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肺结核死亡人数。
作者:雷启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普外科是医疗单位单位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科室,一个优秀的普外科医生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逐渐成长,然而,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们来说,还远远不具备这些临床经验,即便他们在学校可能已经掌握了相当大量的医学知识,但是这对于一个普外科医生来说还相差甚远。如何快速高效的让实习生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详细解释了问题式学习法的概念,并且分析了现今实习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不足,后提出通过问题式学习法来提高实习生的能力。
作者:许威;时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胃息肉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记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得出内镜下胃息肉病症的形态学特征、相关的病理类型分布,另结合胃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关系,探讨胃息肉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患者中以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取某时间段内到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胃息肉患者共200例,对这200例胃息肉患者临床治疗及检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研究分析的200例患者,胃息肉发生位置在胃窦、胃体和胃底发生率高,发生率为80%;胃息肉患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年龄在50-70之间的占56%;息肉直径在0.5cm以下的患者有168例,占总数的84%;患者胃息肉以炎性息肉为主,所占比例为54%;胃息肉患者中幽门螺旋菌的感染率相对较大,为40%,而萎缩性胃炎发生率相对较小为7%;大部分胃息肉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且并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胃息肉的易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且胃息肉中常见的为炎性息肉,直径一般要小于1.0 cm,临床治疗时需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身体状况可进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进行息肉切除。
作者:于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7例胆结石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前行人性化护理。结果:研究组入院时、手术前SAS评分分别为(34.21±4.43)分、(16.65±3.34)分,SDS评分分别为(43.05±5.16)分、(20.00±4.12)分;对照组入院时、手术前SAS评分分别为(34.18±4.42)分、(27.10±4.21)分,SDS评分分别为(43.07±5.20)分、(31.22±4.67)分。结论:人性化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心理。
作者:彭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药剂科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方法:收集我药剂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相关数据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未实施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数据为对照组,对两组药品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药品管理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药品过期1.44%、药品损坏0.80%、药品滥用0.00%、不良反应发生率0.05%、患者满意度87.0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医院药剂科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管理,提高药剂师业务水平及工作责任心,防范各种用药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建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4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情况,阐述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提出应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全面细致的护理可提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成功率。4例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好转后出院,
作者:门国勋;朱汉翠;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儿科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病历,随机抽取153例,对153例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给予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给予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42%;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药物率为40.41%,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之后是大环内酯类以及青霉素类。结论:儿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大致遵循安全有效原则,可是仍然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相对比较高,选择使用起点相对比较高,以及联合使用药物不合理等相关问题,因此,应该增强儿科合理使用药物。
作者:周永淑;陈云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治疗及管理情况,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的社区治疗管理办法及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选自辖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及慢性病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访,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经社区治疗管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明显提升,同时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有所提高。结论:采取社区治疗管理措施如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兰圣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行真空辅助旋切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选取86例入住我院进行真空辅助旋切术的女性患者,对其围术期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观察护理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无并发症。对护理方式十分满意。结论:真空辅助旋切术围术期的护理体现在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护理,能够有效的减缓患者因手术引起的紧张和不安,使患者不惧怕手术,并且能够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作者:普永丽;胡秀娟;彭蕾;王立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经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LI、GI、PD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炎患者派丽奥与牙康均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派丽奥的临床效果较牙康更为显著。
作者:童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