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沈全海

关键词:高血压, 阿司匹林, 纤溶活性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78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血象分析,治疗6周后血压平稳后,两组患者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I)的抗原含量均为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分析,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作用于中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能进一步改善纤溶活性功能,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该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重度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的临床特点

    目的: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膨出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搜集整理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56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进行了去骨瓣减压的手术之后出现脑膨出的患者有41例,占患者总数的比例为73.2%,根据研究发现在手术之前受到广泛的脑挫裂伤以及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新的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灶扩大以及脑积水合大面积脑梗死等症状并进一步造成患者颅内出现感染是导致患者在术后发生脑膨出症状的主要原因。患者术后出现脑膨比率和其预后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Spearman=0.990,双侧P=0.000)。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在进行了去骨瓣减压术之后发生脑膨出的比率较高,为了减少此类症状的出现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时对各项手术指征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对术后容易出现的各类颅高压的并发症进行及时的防治。

    作者:周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析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上的应用

    目的:分析西药阿莫西林理化特征以及药理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服用阿莫西林药物患者,回顾性分析和总结阿莫西林成功临床应用案例,了解阿莫西林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西药阿莫西林具有显著的消炎和抗菌作用,能够治疗多种病菌造成的身体各种感染症状,并且治疗有效率较高。结论:西药阿莫西林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对于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以及流血嗜血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和上下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伤寒、单纯性淋病以及消化道溃疡疾病上,治疗效果明显,另外,西药阿莫西林配合其他药物对一些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疾病,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镇中学伤寒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伤寒暴发的原因。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自2013年5月25日起出现首例发热病例至7月3日,共搜索到病例为77例,其中疑似病例10例、临床病例4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9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病例临床表现基本上相同,均有发热。结论:该伤寒暴发是污染水源所致。

    作者:唐祥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科病人的护理探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骨科护理和治疗专业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由于骨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手术时要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解决患者的痛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李彩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用不同重建钛网对颈前路手术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次全切应用两种植骨重建钛网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老年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次全切手术53例,现有钛网组33例,新型钛网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颈椎椎间高度的变化及神经功能评价。结果:现有钛网组椎间高度平均丢失3±0.5mm,新型钛网组椎间高度平均丢失0.6±0.5m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有钛网组患者术后JOA 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平均61.2%±3.1%,新型钛网组为66.3%±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术,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方面差别不大,但新型钛网在维持椎间高度方面优于现有钛网,可优先考虑选用新型钛网。

    作者:杨斐;许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产科进行人性化护理,观察其效果及评价。方法:从我科室中选取306名将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只进行传统常规护理,而对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不仅有效降低了产妇的焦虑,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在统计学意义上降低了剖宫产率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作者:熊永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方法:通过对我院的护理纠纷进行分析,针对现有的问题采取有效方法增强我院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服务意识,减少护理纠纷。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加强法律与服务意识教育后,增强了护士的服务与法律意识,有效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与服务意识,可有效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作者:蒋元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措施对疤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在疤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2位采取疤痕子宫妊娠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26)与观察组(26)。结果:在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反应概率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能使患者抑郁、紧张以及焦虑等情绪得到改善,能明显的减轻手术以后的出血量与疼痛感,同时能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有助于预后的改善。

    作者:张莉;段焕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漷县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探讨漷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60岁以上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现状,分析干预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漷县镇24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随机调查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结果:通过对2400名漷县镇6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有1017例,患病率是43%,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的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是高血压,发病率高,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进行早期的生活行为干预及用药治疗,通过健康体检及社区诊断来改变高血压的首诊发现方式,早期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进一步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工作,努力提高60岁以上老年居民高血压防治水平。

    作者:张士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切除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1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妇外科行子宫切除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经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后,10例患者伤口均无渗液溢出,5-10d后有新鲜肉芽生长,10-20d后切口愈合。随访5个月后,1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复发的情况。结论:对于子宫切除术后腹部伤口脂肪液化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及时有效的健康宣教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术后伤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李树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访视在改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对产后访视在改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以我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5月-2013年11月接收的5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产后常规护理组和产后访视干预组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在院时期产后常规护理,产后访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加用产后访视干预。自制健康调查评价表,对两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产后访视干预组在围生期护理健康调查评价表中的各种维度指标得分都明显比产后常规护理组高,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访视对改善产妇围生期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晚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在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0%护理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7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0%)(P<0.05);患者治疗(12.8±6.7天)后患者痊愈,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幼儿接种卡介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幼儿接种卡介苗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并研究探讨其预防方法和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2010年国内相关医学期刊报道的幼儿接种卡介苗所致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25例幼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不良反应中主要的为淋巴结异常反应,有35例,占总例数的28.0%,其次为器官系统损伤为主,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有28例,占总例数22.4%。不良反应潜伏期长,预后较差。结论:由于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均可能引发卡介苗接种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应特别警惕患者淋巴结异常反应。

    作者:熊玉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经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LI、GI、PD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牙周炎患者派丽奥与牙康均可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派丽奥的临床效果较牙康更为显著。

    作者:童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例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终结果,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晚期患者因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股骨头严重塌陷,脱位或继发性骨关节炎,而又不适于做保留股骨头手术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使髋关节获得不痛、稳定而持久的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2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疾病特点,探讨其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分析影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因素,观察护理后临床效果。结果:126例患者经过临床干预护理后,126例患者治疗好转出院,2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整体护理干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临床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加强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侍慧玲;哈斯图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青光眼临床治疗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青光眼手术以后伴有白内障采取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09年4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青光眼手术以后并发白内障的病人45例,对其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45例病人通过临床手术以后视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手术以后三个月矫正视力在0.01-0.1的病人有3例,0.1-0.4的病人有5例,0.5-0.9的病人有32例,在1.0或者1.0以上的病人有6例。手术以后所有病人眼压控制良好,手术之前和手术以后的滤过泡形态没有变化。结论:青光眼手术以后伴有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可以使视力明显提高,同时对滤过泡没有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俞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60例,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腹痛缓解时间、肾功能不全、病死率等方面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术后观察,观察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相关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ARDS、休克、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等方面,观察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当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病因、病程等基本资料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活动,把握好手术时机,合理应用生长抑素,进而有效地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及时缓解患者痛苦,为患者早日痊愈提供有益的临床指导。

    作者:张可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恶露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2012年至2014年3月间门诊收治的76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按其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常规组:38例,予以益母草颗粒+头孢氨芐缓释片治疗;研究组:38例,分别予以中医辩证施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常规组81.6%;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对女性产后恶露进行辩证施治,具有标本兼顾、攻攻补兼施之功,其用药安全,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绒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病因素及防治体会。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间接受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35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术后吻合口的愈合情况。结果:356例患者中,2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为8.14%,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为0.56%。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于手术技术、胸腔内积液感染、吻合口处愈合情况及术中处理方式等均与之关联,提高手术水平、改进吻合方法能够有效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张国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