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
本文根据血站工作实际,结合重庆合川地区无偿献血发展情况,在对无偿献血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完善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只有加强无偿献血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血站发展步伐、改变宣传招募策略、建立健全采供血相关机制,才能实现本地区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董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漳浦县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提出干预措施。让每个儿童拥有佳的人生开端。方法:收集2008-2013年漳浦县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资料,按死因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漳浦县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x2=32.512,p <0.05)。2013年漳浦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04‰,,较2012(6.76‰)年下降了11.9%,较2008年(9.09‰)下降了50.4%。死亡原因的前六位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1.60‰),意外窒息(1.38‰),先天性心脏病(0.96‰),出生窒息(0.89‰),其他先天异常(0.85‰),肺炎(0.84‰)。新生儿、婴儿和1-4岁儿童死亡率(例数)分别为3.95‰(284)、6.11‰(439)、2.07‰(149),婴儿死亡例数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4.66%,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4.69%。男性死亡率(4.50‰)显著高于女性(3.69‰)(x2=10.856,p <0.05)。结论:围生期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窒息)和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是婴儿的主要死因。意外伤害窒息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需要综合干预。
作者:陈玉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110例先兆流产患者均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保胎成功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保胎成功率更高,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住院时间更少,护理满意率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保胎成功率更高,症状消失更快,同时可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作者:杜红玲;冯瑞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旨对七叶皂苷钠注射液临床辅助治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脑出血患者,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35例,行静注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10mg/次,2次/d,治疗7d 后,则改为1次/d,连续用药5d,且其他临床脱水药物剂量减半。对照组:30例,行静注甘露醇250mL,4次/d;治疗7d。治疗前、治疗第7d、治疗第14d 时,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头颅 CT 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颅内压降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程度、因脱水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减轻其脑水肿,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较理想的治疗脑出血继发脑水肿的辅助性药物。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应用丹参、山楂、黄芪和海藻等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并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阿伐他汀钙治疗。对两组病人的血脂,C 反应蛋白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以此判断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的患者均为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明显,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表现出较好临床价值,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开辟出新的途径。
作者:邬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项目改变癌症患者对疼痛治疗态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80例,均给予疼痛教育,内容包括讲座、个体辅导及集体咨询等,采用 BQ 测量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比较疼痛教育前后顾虑水平的变化及疼痛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与疼痛教育前相比,患者对疼痛治疗的顾虑水平显著下降(P <0.05),治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 <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癌症疼痛患者疼痛教育,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对于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有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要点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56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其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早期在我院接诊的55例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脑炎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肠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小儿肠炎54例,分析临床诊断方法,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应用葡萄糖酸锌,共27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肠炎效果显著,临床可推广。
作者:阴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28例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3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9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6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28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早期手术干预,其中到明显恢复19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以充分减压,是保证治疗成功、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张少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培养急诊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方法。方法:将我院急诊科36名护士平均分成试验1组和实验2组,对试验1组护士实施集体培训,对试验2组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急诊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技术考核。结果:试验2组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技术考核成绩均优于试验1组(P <0.05),患者对试验2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试验1组(P <0.05)。结论:对急诊护士实施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作者:王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固原市回族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控制状况。方法:从我市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回族居民3000例,年龄35岁以上调查抽样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结果:调查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2200例,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5.18%,调查人群高血压知晓率44.31%%,治疗率28.7%,控制率为7.4%,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盐饮食、肥胖、饮酒、糖尿病、高血脂。结论:固原市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不理想,高血压防治力度仍需提高。
作者:方利华;胡守琪;张建钢;张彦宁;杜建军;焦方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导致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站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人工流产不全的患者35例,并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结果:导致人工流产病例多的原因是技术人员的操作问题,其次是因为子宫过度屈曲,病例人数排名第三的是由于子宫畸形。80%人工流产不全的的患者是在15天后再次就诊,所有患者均通过 B 超检测进行清宫,一周后再进行 B 超复查,清宫完全。结论:提高医护工作者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时减少人工流产不全的关键,借助于 B 超监视来减少人工流产不全的发生率。
作者:徐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不同刷牙方法对口腔卫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某校2014级无口腔疾病的口腔系学生60名,平均分成3组,使用同样的牙刷和牙膏,分别采取生理刷牙法、旋转刷牙法和巴斯刷牙法刷牙3分钟,观察3种刷牙方法清除牙菌斑的效果。结果:使用生理刷牙法后牙菌斑附着率为22.65%,降低68.29%,使用旋转刷牙法后牙菌斑附着率为18.44%,降低73.86%,使用巴斯刷牙法后牙菌斑附着率为15.76%,降低78.2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巴斯刷牙法能够有效清除牙菌斑,对于减少牙周疾病、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秀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无痛导尿术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 A,B,C,D 四组,各20例。A 组在麻醉前进行导尿,B 组在麻醉后进行导尿;C 组在手术中未采取镇痛;D组采取静脉自动控制镇痛。对比四组患者导尿操作效果以及舒适度情况。结果:A 组患者导尿管刺激反应发生率和导尿无效率均显著低于 B 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 B 组患者操作顺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D 组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显著优于 C 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室进行并且采取无痛导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立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研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抽取68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研究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9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单纯接受西医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三组患者 NIHSS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观察组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6%、90.6%和93.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理想,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人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作者:张利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年轻未婚未孕女性进行高质量的流产后计划生育避孕知识的普及从而提高对女性生殖保健的健康宣教率,降低再次人工流产率。方法:将200位年轻女性分为2组,即观察组100位,对照组100位,针对观察组进行避孕知识的宣教与干预,干预8个月后比较两组女性再次人工流产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女性发生再次人工流产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再次人工流产率为48%。结论:高质量流产后计划生育避孕知识的普及能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的再次发生率。
作者:陈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止痛泵(Analgesic pump)是利用微量输液泵将吗啡、度冷丁、曲吗多等镇痛药物定时、均速注入硬膜外腔或静脉而达到止痛目的,又叫镇痛泵。种类有很多种,但一般由阻尼管、加药口、贮液器、保护外壳、过滤器、控流管、保护套等组成。外科手术后应用止痛泵,不但能自行缓解术后剧烈的疼痛。而且能缓解术后病人咳嗽和运动导致切口剧烈的疼痛,减少肺部感染和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us)等并发症的发生。为了使患者能安全有效的使用术后止痛泵,护士必须对止痛泵有充分的认识并能妥善护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据国家烟草消费者调研,青少年抽烟行动愈来愈遍及,吸烟群体呈现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显现。为了解芜湖市青少年的吸烟心理和吸烟行为,以及青少年吸烟的影响因素,对芜湖市12-18岁青少年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芜湖市4所学校的1423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影响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为芜湖市做好相应的社会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提供建议。
作者:程其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康复的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5例,实施常规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76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措施。结果:半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 Barthel 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x2=8.6934,P =0.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