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红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是尿毒症患者的三大替代治疗方法。近年来,因为腹膜透析具有很多重要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例如:可以保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易于贫血、高血压和肾性骨病等诸多方面的改善。其次,作为一种可以在家庭中进行的治疗方式,可以免去居所与医院之间的奔波,能够使患者真正回归家庭和社会,以及维持病人良好的生活质量。目前全国在透病例已达四万人,腹膜透析作为一种居家治疗,患者对各种突发状况的知晓显得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加强对腹透病人常见并发症的的宣教可使病人在家进行规范化腹膜透析,提高透析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从而降低腹膜透析退出率和病死率,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现将腹膜透析常见突发状况及其处理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孙水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剖宫产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日常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疼痛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疼痛情况(X2=8.19,P <0.05),泌乳时间情况(t =4.38,P <0.05),差异均显著,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术的孕妇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疼痛,帮助产妇康复。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保证小儿的护理安全。方法:通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小儿静脉输液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安全隐患主要有护理因素、患方因素、患儿因素、药物因素等,从2011年元月医院采用 PDCA 循环进行管理,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和监控的对策,保障小儿输液的安全,小儿输液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PD-CA 循环进行管理,有效的减少小儿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发生,确保小儿输液的安全,防范安全隐患。
作者:李妍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科接收治疗的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者26例,占81.3%,对照组中血糖恢复至正常者15例,占46.9%。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糖尿病标准化饮食治疗方案,有助于患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李爱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复发疝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无张力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51例均实现一期痊愈,术后随访1年,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复发疝的临床疗效显著,应推广使用。
作者:温计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寻中医中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药。方法:学习历代医家治法,总结自身临床经验。结果:对应临床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出了两个组方较少,疗效较好的方药。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临床分期进行中医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明显。
作者:廖咸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了探究泌尿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的综合护理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临床实验效果。本实验以来我院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163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这16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手术位置在术后发生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的感染的主要病菌。并且,在所有的切口发生感染的32例患者中,有23例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其中17例患者的感染病菌为葡萄球菌属。因此,经过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时,常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应该从解决这两方面的综合护理方法入手,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作者:卢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引入到临床诊断学的教学中,通过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临床诊断学授课过程中引进场景式 CBL 教学方案后,学生在临床诊断学考试中,平均考试成绩为(83.2±9.2)分,高于传统授课时的平均成绩(56.8±1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诊断学的授课效果反馈良好,大部分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对临床诊断学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结论:场景式 CBL 教学模式方案应用于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学生接受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纯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国各省市高等院校大学生及其他社会劳动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大学生组与社会其他劳动者,对所有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大学生人格状况量表(UPI)测评。结果:SCL -90测试结果为:大学生存在中度及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被测人数的19.00%,其他社会劳动者存在中度及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占被测人数的7.53%,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UPI 测试结果显示:大学生严重心理疾病者占被测人数的15.10%,其他社会劳动者严重心理疾病者占被测人数的6.53%,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占被测人数32.78%,其他社会劳动者可能有心理障碍的占被测人数20.28%,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社会劳动者,因此,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更加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周文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在退休居民健康体检中常见突发疾病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4年1~12月我市社保处组织的在我院年度体检的退休员工3813人在体检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疾病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受检者多安全离院。结论:针对退休居民健康体检中常见的突发疾病制订的护理对策是有效的。
作者:汤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ABO 溶血病患儿。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与黄疽消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24h,72 h 后复查,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症,能显著减轻黄疸的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肺结核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当人的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就会被传染上,从而患上结核病,所以我们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是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基础。肺结核患者则更需要注意饮食的搭配,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柞水县中小学校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患病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的在校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5520人,常见病2570人,占46.56%。其中视力低下占33.44%、龋齿占5.47%、HBsAg 阳性占4.49%、甲状腺肿大占2.01%,且视力低下患病率随着学龄段的升高而成上升趋势。结论:我县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严峻,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指导,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降低学生常见病的发病率。
作者:胡凤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分析降温机针对顽固性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治疗的70例顽固性高热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冷敷和酒精擦拭进行降温。实验组应用降温机进行降温护理,观察降温效果。结果:对照组35例患者降温效果不够稳定,患者接受程度低;实验组35例患者使用降温机后由于发热原因不同分别在在2h 至5d(平均3.7d)内体温得到控制,降温效果稳定,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降温机可对持续性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曾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观察。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4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以自愿为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95%、7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莉;杨仲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经分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治疗中实行系统护理的手段以达到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份收住院的42例该类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来平均分配以达到分析的效果。观察组采用以往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加用特殊护理,以此来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研究组的患者调查:治疗的有效率为96.3%,满意度达到98%。较为明显的两项指标高于观察组,P <0.05差距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观察中,应用特殊的护理方式结合传统的医学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满意度升高,能够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胃肠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治疗中采用多潘立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胃肠外科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凭君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多潘立酮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在腹胀、呕吐、便秘和呕逆不止发生率改善方面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术后恢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中,采用多潘立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艾买尔江·库尔班;牙生江·吐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以90例有偏瘫症状的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肌力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予以有效地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中,病案教学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此方法之下,能够推动与发展医学教育的改革、推广、应用。通过病案教学法,在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方面能够对学生起激发作用,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逐步的形成一种临床思维的能力,后能够使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实现统一。为了更好的把病案教学法推广到五官科的课堂中,则需要认清病案教学法在五官科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刘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