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口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综合护理方法之我见

卢红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摘要:为了探究泌尿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的综合护理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临床实验效果。本实验以来我院进行泌尿外科手术的163例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这16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手术位置在术后发生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的感染的主要病菌。并且,在所有的切口发生感染的32例患者中,有23例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其中17例患者的感染病菌为葡萄球菌属。因此,经过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时,常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应该从解决这两方面的综合护理方法入手,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手术术中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室的护理配合在四肢骨折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89例行手术的四肢骨折患者,在术中进行护理配合。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顺利实施手术,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3个月复查骨折愈合良好。结论:对四肢骨折术中进行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安全及预防并发症。

    作者:于娜娜;李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肺结核患者的饮食健康教育

    肺结核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之一,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当人的身体抵抗力低的时候,就会被传染上,从而患上结核病,所以我们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体健康。合理的饮食是我们维持身体健康状态的基础。肺结核患者则更需要注意饮食的搭配,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赛肤润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赛肤润液体敷料对长期卧床褥疮患者的疗效作用。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赛肤润液体敷料局部涂抹,对照组给予碘伏局部涂擦。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4天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压红、灼热感、刺痛感明显减轻,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赛肤润液体敷料对长期卧床形成的褥疮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香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和评价。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来我院就诊的2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且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雾化吸入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17%,前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在治疗过程中和雾化吸入匹多莫德的治疗方式相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在心内科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下,病人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再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是通过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右心导管,以及心内电生理等检查对疑似冠心病明确的诊断,自我院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至今,接受该手术患者的增长速度年均在30%左右[1],从2013年01月到2014年06月,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检查,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68例。

    作者:胡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辅酶 Q10治疗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辅酶 Q10治疗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辅酶 Q10治疗,在治疗8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平板运动试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辅酶 Q10治疗老年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提高运动耐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洪永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顽固性高热应用降温机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分析降温机针对顽固性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治疗的70例顽固性高热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联合冷敷和酒精擦拭进行降温。实验组应用降温机进行降温护理,观察降温效果。结果:对照组35例患者降温效果不够稳定,患者接受程度低;实验组35例患者使用降温机后由于发热原因不同分别在在2h 至5d(平均3.7d)内体温得到控制,降温效果稳定,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降温机可对持续性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曾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0年以来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通过认真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区皮肤护理、术后Ⅰ、Ⅱ期护理、扩张器埋植区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加以保护,防止外伤。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扩张局部皮瓣时做好相应护理工作,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结果:本组40例患儿经治疗和相应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69个扩张器中外露和漏水各1例,无皮瓣坏死病例,皮肤功能恢复良好,外观、弹性、色泽俱佳。患儿及其家长对护理非常的护理满意度为92.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道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联合个体化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6.35±0.91)mmol /L,餐后2h 血糖(8.14±1.04)mmol /L,糖化血红蛋白(6.04±0.12)%,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6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糖浓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高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成本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肺炎采用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治疗效果及成本。方法:本次共选择1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头孢噻肟钠(安万特)(A 组,n =40)、头孢呋辛(n =40)、头孢哌酮舒巴坦钠(C组,n =40)、头孢他啶(D 组,n =40)治疗效果、成本进行比较。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2.5%,B 组总有效率为90%,C 组总有效率为87.5%;D 组总有效率为85%,A 组即头孢噻肟钠(安万特)效果为显著,但各组无明显差异(P >0.05)。成本方面,C 组即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低,后为 A 组、D组、B 组,故在药效保证的情况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可相对减轻经济负担。结论:通过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种类头孢类药物成本和效果进行分析,临床用药时需对患者具体情况、作用特点、药品价格综合考虑,以选择为理想的方案,达到有效、安全、经济用药。

    作者:吴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收治的尿毒症脑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酐、钾离子和钠离子含量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钾离子和钠离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斌;冯文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有效性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85.7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36例胃穿孔患者治疗的体会

    目的:通过对36例胃穿孔患者治疗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寻求科学有效的治疗胃穿孔方法,以便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胃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麻醉全身,平躺。首先在腹腔镜下清理腹部消化物和脓液,然后用腹腔镜进行腹部探测,用丝线从伤口两侧向中间进行缝合修补治疗。结果:36例胃穿孔患者,经过医生精心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其中,患者痊愈30例,患者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通过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完全愈合,胃黏膜和食管下段基本好转并且恢复正常;显效4例,患者病症体征明显好转,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已经愈合;有效1例,患者病症改善,通过再次检查胃穿孔伤口处开始愈合;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胃穿孔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胃穿孔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多发于青壮年。该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早诊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胃穿孔疾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但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恢复期短,创伤面积小,应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鸿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产后出血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76例,占所有人数的70.4%。由于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的有21例,占总人数的19.4%,由于产道损伤的出血的患者有9例,占总人数的8.3%。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2例,占总人数的1.9%。结论: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为了减少出血量,必须在临床中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目的。

    作者:涂红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时期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思考

    药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药品的生产质量问题是人们现阶段为关注的话题,会直接影响着药物的使用效果和人们的健康,社会中由于药品生产质量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制约着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应加强对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对药品生产质量的管理措施予以探索。

    作者:张亚洲;宋筱菡;王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一例膀胱癌术后造口尿酸结晶患者的护理

    对1例膀胱癌术后造口尿酸结晶的患者,给予全身抗感染、酸化尿液、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7d 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发红,尿液清亮、尿臭味消失。及时的救治,心理干预、全面的健康指导、精心的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张雪庆;黄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51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1,剖宫产时超过1000 m1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引起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护、及时处理和护理,才能降低其发病率,从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作者:贾晓峰;米娜瓦尔·阿不都吾甫尔;黄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抽选我院接受乳腺癌化疗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方式护理,观察组予以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 PICC 置管后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申慧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比较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月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部分性癫痫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卡马西平组(n =100)和托吡酯组(n =100)。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托吡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0%和21.0%,卡马西平组分别为80.0%和42.0%,与卡马西平组相比,托吡酯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 均<0.05)。结论:托吡酯治疗部分性癫痫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卡马西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军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安全性对照

    目的:本文通过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 =50)和观察组(n =50),本组50患者均接受克拉霉素缓释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给予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6%,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相似,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肠道症状,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进行适当的选择。

    作者:赵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