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臌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25例

彭卫;李勇华

关键词:消臌汤, 肝硬化, 乙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消臌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臌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0%,对照组为70.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臌汤结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较好,优于单纯西药常规疗法.
湖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

    自2004~2010年,笔者采用牵引、针刺、手法、中药熏蒸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均经CT、MRI检查排除其他致病因素,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68例,女58例;年龄17 ~65岁,平均45岁;病程3天~6年;部位:L3~4突出者6例,L4~5突出者48例,L5~S1突出者40例,两个以上椎体间隙合并突出者32例.

    作者:于卫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无创呼吸机即无创机械通气,是指呼吸机与鼻面罩或口鼻面罩连接提供有效机械通气的方法.近年来,BiPAP具有无创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成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重要治疗方法[1].2009年9月~2011年3月我院共收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在治疗和护理密切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凤玉;李萍;易姬德;苏东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消臌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25例

    目的:观察自拟消臌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臌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0%,对照组为70.8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臌汤结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较好,优于单纯西药常规疗法.

    作者:彭卫;李勇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3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分期治疗.结果:32例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优25例,良5例,可2倒,优良率为93.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分期治疗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国锋;杜运阿;汪守伍;纪建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湖南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二)

    1 湖南医改的创新性探索湖南省医改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各地、各部门结合湖南及当地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造了不少新鲜经验,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作者:蔡光先;秦裕辉;宁德斌;谭电波;程博;胡铁骊;杜颖;李晓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细胞性皮肤溃疡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研究复方桐叶烧伤油对皮肤溃疡的作用.方法:切割大鼠背部皮肤造成缺损皮肤伤口,再涂粪水细菌感染3天形成皮肤溃疡模型.然后经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14天,测定大鼠创面面积,溃疡皮肤组织病理及TGF-α、TNF-β含量.结果:经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14天后创面明显缩小,溃疡皮肤组织中的TGF-α含量升高,TNF-β含量降低;溃疡皮肤组织中肉芽组织厚度明显降低,炎症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对慢性皮肤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湛延风;李勇敏;朱克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乳黄油治疗面部烧伤的护理体会

    面部是五官集中的重要部位,在烧伤事故中常较先累及.且眼睑、耳郭、口、鼻的烧伤处理较复杂[1].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6月共收治面部烧伤患者80例,现笔者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69例,女11例;年龄大者62岁,小者3岁,平均26.5岁;小儿10例,成人70例;住院时间为8~49天,平均28.5天;致伤原因:热水烫伤37例,火焰烧伤33例,化学烧伤5例;电烧伤5例;大部分为深Ⅱ度烧伤,仅有5例为Ⅲ度烧伤.

    作者:王洪岩;李晓华;郭雅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总结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再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补肾化痰活血方为主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外周血象、骨髓象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肾化痰活血方能改善再障患者的血象、骨髓象,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为优.

    作者:吴凡;刘宝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温病条辨》芳香方药的应用规律

    《温病条辨》中将芳香方药运用于卫分证中可透邪外出;运用于气分证中可化湿理气,祛湿清热;运用于营分证中可化湿清热,透热转气;运用于血分证中可透血分热毒外达;运用于温病后期,可使邪退气宁血止.吴鞠通《温病务辨》以“芳香”冠名的方剂有20首,对芳香药的配伍应用有独到见解.

    作者:部环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陈新宇教授辨治神经外科疑难顽疾经验

    陈新宇教授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经方的运用方面具有许多独到的经验,尤其在辨治神经外科疑难病症方面经验丰富,现笔者举例介绍如下.1 脑外伤术后高热昏迷陈某某,男,76岁.住院号261210.2011年1月20日因重型颅脑外伤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手术顺利,术后持续发热,昏迷不醒,体温在38 ~ 39℃,经常规抗炎、脱水、物理降温等治疗后无明显缓解,于2011年1月27日请陈新宇教授行中医治疗.诊见高热昏迷7天,大便不通,汗多,少神,舌质淡紫,脉细涩.

    作者:曾劲松;喻坚柏;余文运;陈新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针药并用治疗失眠112例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失眠1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112例均系我院门诊患者,男49例,女63例;年龄大者58岁,小者12岁;病程短者30天,长者2年.患者均曾连续3天以上不能入睡,伴心烦、多梦、头昏、健忘.

    作者:黄烈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近况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常见的首发症状,起病急骤,午夜常因剧痛而惊醒,(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易受累,其次为踝、膝等关节,多为单侧关节局部红、肿、热、痛,功能受限,触痛明显.我国滨海地区发病率高.近年来,我国学者积极探索运用中医药诊疗本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笔者总结了国内近10年的相关临床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辛华波;胡雯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从气虚血瘀论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为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中医认为咳喘日久,耗伤肺气,久则由肺伤肾,肺肾俱虚,气虚则运血无力,使血流迟缓,滞塞壅遏,而致血瘀,故气虚血瘀贯穿整个病理过程.临床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多为肺气虚血瘀证,急性发作时多兼有痰热证与痰湿证.益气活血是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有效途径.

    作者:彭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中风85例总结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口服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9%,对照组为74.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理想.

    作者:韩玉晶;冯莹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诊断学》教学体会与教学方法探析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也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多而繁杂、抽象,学生难以掌握和运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对《中医诊断学》的教学方法从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案例式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及加强实践训练几个方面进行了探析总结.

    作者:杨丽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防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常使患者感到痛苦,容易引起脱水、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反应,严重者不得不终止化疗.多巴胺、5-羟色胺、P物质是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ical therapy-induced nauseaand vomiting,CINV)相关的3种神经递质,临床上常使用5-HT3受体阻断剂、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抗胆碱药、抗组胺药以及类固醇类、吩噻嗪类等药物止吐.

    作者:王淼;曾柏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伤椎置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骨折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行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行单纯的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6 ~ 1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伤椎高度及Cobb角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植骨融合钉捧内固定术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及Cobb角,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长征;唐成剑;罗俊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菊藻丸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疼痛26例

    脊柱是骨转移瘤常发生的部位之一,转移病灶对椎体和附件的侵袭可导致剧烈的胸腰背疼痛甚至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速患者死亡.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笔者采取菊藻丸配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疼痛患者2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阮红良;孙绍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评价及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社区家庭内进行中医药综合干预治疗措施对脑卒中后抑郁症(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症状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行为训练、健康教育等康复措施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纽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改善PSD症状和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叶江琳;刘光;吴杰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通导汤治疗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35例

    目的:观察通导汤治疗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子以通导汤治疗,对照组予以甲硫酸新斯的明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导汤对改善稳定性胸腰椎骨折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较好.

    作者:彭六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湖南中医杂志

湖南中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