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周昌兰

关键词:综合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产后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5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2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产后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产后实行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 SAS 评分与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与此同时,在产后24-48h 之间观察组患者血压与并发症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产后护理服务实施的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子痫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预后状况的改善。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了解门诊医患交流和沟通中的情况和问题,以便改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阐明医患沟通的意义,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作者:赖德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氧气雾化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机械辅助排痰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肺炎的价值。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肺炎的方法,即常规翻身、雾化吸入及抗感染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机械辅助排痰机排痰,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效果要明显,疗效更好(P <0.05)。结论:氧气雾化联合机械辅助排痰优于人工叩击排痰,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对外科病人的人性化护理

    目的:分析外科病人的心理情况,采用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积极配合和满意程度,以达到顺利恢复的目的。方法:针对不同阶段的病人采用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让患者能够更好的依从医务人员,做到有效地配合治疗,顺利康复。结论:在提高医护质量的同时,加强人性化护理。针对外科病人的心理,做到以病人为主,提高人性化护理,能够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满意程度中产生很大的作用。

    作者:商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8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通过常规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运动功能也有较好改善;但观察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与运动功能的改善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恢复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开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乙肝病毒防控对策探究

    目的:研究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传播情况以及对其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我国近几年的病毒性乙肝记录的相关记载进行研究,分析乙型肝炎病给人健康造成的威胁,国家的支持及帮助,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以及针对其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疫苗注射及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生概率。结论: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规范卫生部门的工作,推广疫苗的接种,加强人民群众的安全预防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作者:于英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脑血栓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临床药物结合护理措施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痊愈6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对脑血栓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科学规范的基础护理、心理等护理治疗,能够促进脑血栓病人的病情转归,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丽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病案管理与医患矛盾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的不满的分析,了解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病案的私密特性和相关保密规定制定相应对策,加强病案管理,预防医患纠纷,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不断提高医疗机构病案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作者:金燕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皮肤瘙痒临床治疗综合分析

    目的:探究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9例尿毒症伴有皮肤瘙痒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液透析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瘙痒得分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瘙痒分数和 PTH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常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有效清除尿毒症毒素,能够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痒情况。

    作者:石炳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者70例,对其脑脊液白细胞含量、蛋白定量、葡萄糖定量检查,将其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临床发现白细胞含量>50× l07/L,蛋白定量>1 g/L,葡萄糖定量>2.24mmol /L,对化脓性脑膜炎的影响较大。结论:在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的指标中,脑脊液白细胞含量、葡萄糖含量、蛋白含量均能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赵晓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女实习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权益"问题探讨

    本文通过阐述临床女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侵权现状,探索寻找相关原因,寻求解决方法,为临床教学提供更多指引和参考。

    作者:姜小艳;廖秀风;彭立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及用药指导

    对不孕不育症要通过辩证和辨病的结合对不孕不育症进行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将补肾作为重点,坚持脾肾同治的理论。要以先进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将药物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有效的治疗不孕不育症,保证人类的正常繁衍。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对我院54例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不同方法对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为今后治疗脑动脉瘤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收治的90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开颅组和介入组,每组45例,开颅组患者进行脑动脉瘤夹闭术,介入组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总结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介入组:治愈37例(82.22%),致残7例(15.56%),死亡1例(2.22%);开颅组:治愈32例(71.11%),致残8例(17.78%),死亡5例(11.11%),经比较,介入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开颅组,而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开颅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医学上的深入研究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作者:路旭辉;雷国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应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 =30)和研究组(n =35),对照组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低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高于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组间比较,P <0.05。结论:应用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两种治疗方法对于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析两种治疗方法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妇产手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红光照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2.5±1.3)天,伤口愈合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6.2±0.8天),伤口愈合有效率为80%。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红光照射方法对妇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应得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芹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部的护理人员参与品管圈活动,制定活动内容,提高护理质量。结果: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0%,活动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门诊输液室护士素质、输液质量、业务技术和岗位职责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有显著提高(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健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患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急与对策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有利于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当今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环境下,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纠纷能力,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心理应激能力,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作者:闫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本院接受的8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抽取4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40例进行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意识、惊厥、肢体张力等临床特征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体温、意识、惊厥、肢体张力的恢复情况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81,P <0.05)。结论: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覃述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15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评估

    无痛人流是目前在人流临床手术中具有普遍适用性。乌兰察布市妇幼保健医院150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证明了其合理性,其中手术临床护理在手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痛人流手术的优势宣传导致对其手术风险和损伤的忽略,需要在临床中加以重视。

    作者:邓熠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骶骨肿瘤36例,依据围手术期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组。常规护理18例,入组对照组;综合护理18例,入组实验组。观察两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组间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骶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应予重视。

    作者:丘雪梅;刘洁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实验组患者用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药物反应及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症状消失32例,对照组患者症状消失25例,两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兰索拉唑能够使患者在较短时间内溃疡症状快速消失,溃疡愈合率较高,幽门杆菌的根除率高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薛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