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梅毒100例临床分析

杨琼敏

关键词:妊娠合并梅毒, 临床分析, 先天性梅毒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2013年的100例通过血清检验并确诊为梅毒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并对实验组进行全程康梅毒治疗,并观察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梅毒治疗的实验组,正常新生儿数量所占比率为92%,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0%,且异位妊娠、早产、稽留流产和死胎的数量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孕周时间也会影响新生儿患有先天性梅毒的机率.其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通过青霉素进行有效的梅毒治疗,可以提高正常新生儿的数量.同时,孕期较早接受梅毒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患有先天性梅毒的概率.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盆腹腔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评价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盆腹腔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2例进展期盆腹腔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联合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估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3例合并恶性腹水的患者中2例腹水全部消失,1例腹水部分缓解,有效率为100%;治疗后患者KPS评分上升,肿瘤标志物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除Ⅰ~Ⅱ级消化系统毒性反应外,未发生其他毒副反应.结论:腹腔恒温循环热灌注化疗技术安全、有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徐杰;曾彩华;蔡徐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8年2月份到2012年5月份收治的80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40例.对照组患儿在护理方法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则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经过临床护理结果表明,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此次临床研究表明,对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牛惠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农村妇女保健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妇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的保健需求,并对农村妇女的保健方法和模式进行简单的探索.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对500名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保健需求情况.结果:农村的保健服务基本能与育龄妇女在孕产期的需求保持平衡;但是处于青春期、更年期以及老年期的农村妇女所获得的社会保健服务与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结论:农村妇女的社会保健服务体系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以满足农村妇女在不同生理时期的保健需求,保证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曾麟;吴其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角膜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角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角膜炎患者9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角膜炎患者实施科学细致的护理干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冉玉香;鲁泽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做进一步的观察.方法:选取从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12位脑梗塞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56位患者,两组患者都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即对脑细胞代谢情况进行改善,使颅内的压力得到降低,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使用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加上3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10天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25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加上30ml的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10天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有效治疗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梗塞患者来说,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医系结合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则是单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慢性心力衰竭采用中西医治疗,相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方法:改变排班模式,提供亲情服务,细化专科健康教育,注重质量管理,实施绩效考核.结果:密切医护合作关系,大幅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服务质量.

    作者:马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评价机械辅助通气在急性心衰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以来收治的68例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基础治疗上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其中RR、HR、MAP、PaO2、SaO2的改善程度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有效65例,占95.59%,余下3例死亡,占4.41%,其中2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心衰患者给予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患者低氧血症,进而提高患者抢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中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骨骼化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评价LC中将胆囊管充分骨骼化并确定其与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与壶腹部之间的关系,再予夹闭切断,此种方法对于预防肝外胆道医源性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80例,并在LC术中坚持将胆囊管充分骨骼化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皆获成功,无一例出现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讨论:在LC术中将胆囊管充分骨骼化并确定其与肝总管胆总管及胆囊管与壶腹部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辩清正常及变异肝外胆道,对减少医源性肝外胆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

    作者:魏东;林伟;罗波;蒋益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发性气胸病因浅析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肺和脏层胸膜破裂,气体经由裂孔进入胸膜腔所致.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于无基础肺病的健康人,如青年特发性气胸.后者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阻肺(COPD)肺结核、肺癌等.自发性气胸于1803年由Itar命名.

    作者:刘珍珠;郭晓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进展

    目的:更好地认识新生儿窒息的护理诊断与抢救措施,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08~2011年分娩的96例窒息新生儿复苏及复苏效果进行观察,其中,轻度窒息86例,重度窒息10例.结果:经过及时复苏和恰当的护理,治愈76例,转新生儿科19例.死亡1例.结论:采取有效助产技术与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阻止新生儿窒息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快、稳、准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全面细致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作者:朱秀芳;陈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其止血的效果.结果:60例患者经过三腔二囊压迫止血术的治疗都能达到预期的止血目标.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速度较快,医护人员在准备插管前、置管中配合、置管后的的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俞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手术出现并发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6%,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5%,对照组满意率为71.0%,组间对比(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必须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要做好预防工作,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吕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托品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品与利多卡因联合应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行宫颈麻醉,对照组不予以任何药物,同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越于对照组,其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人工流产手术中采用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能有效起到镇痛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同时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冉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肾脏替代疗法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利用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程治疗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患者76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常规药物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利用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患者.结论:对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利用肾脏替代疗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有积极作用与意义,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亚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心模式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心模式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治疗及介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随访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1年后的随访上,研究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低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通过双心模式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招兵;马小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已婚育龄妇女对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探讨影响已婚育龄妇女认知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分层抽样法选取500名已婚育龄妇女,自编调查问卷,调查全部研究对象.结果:500名已婚育龄妇女保健知识总分为(53.28士11.60)分,孕育子女数、婚姻满意度、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年龄是影响已婚妇女保健知识认知的相关因素.结论:已婚育龄妇女对保健知识的认知较差,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林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4例老年脑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7例(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管是对自身疾病知识的掌握还是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较高,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加深病人对自身疾病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因此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石梅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沐舒坦雾化吸八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并且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2月到2013年10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78例新生儿肺炎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产生的副作用现象.结果:经过采用两组不同的方案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的对比情况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中有着明显的疗效,能够快速的缓解新生儿的呼吸道症状,缩短治疗时间,经过研究表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宫劲炎LEEP术治疗735例

    目的:对LEEP术治疗宫劲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2013年8月我院接诊的1226例慢性宫劲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选择LEEP术治疗的735例设为观察组,将其余491设为对照组,对其采取微波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6.8±2.1)ml,明显少于对照组(12.3±2.9)ml,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痊愈者5例,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操作简便,可缩短手术时间,且疗效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郑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