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务权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阑尾炎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5月开腹阑尾炎手术病例286例,其中使用高频电刀组164例(电刀组),未使用电刀组122例(对照组)。观察2组病人术后切口愈合的情况。结果:电刀组有25例(15.24%),对照组有6例(4.91%)切口愈合延迟。统计数据经x2检验,电刀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P<0.01)。结论:高频电刀可使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率明显增加,临床医生应该严格控制使用电刀,能不用的尽量不用,以减少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作者:刘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消化系统疾病中恶心呕吐症状较为常见,但是不同疾病临床表现中恶心呕吐的程度和方式都不同,加上患者主诉的主观性、实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检查误差等均为引起恶心呕吐的病因诊断造成困扰。本实验研究分析一部分有恶心呕吐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学分析,总结了病人的患病类型,分析导致恶心呕吐的病理生理机制等。结果:58例有恶心呕吐患者中,胃食管反流病多,21例,其次为胆系结石,16例,组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临床症状可能性较大的是胃食管反流病,其次是胆系结石,此外还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十二指肠梗阻、胃癌等疾病。
作者:汪开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病人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死亡率都很高,是极为罕见但却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健康的急症。因此,临床上除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努力提高护理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作者:何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骨骼疾病是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各种骨骼疾病的青年化也使骨骼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主要介绍骨骼和骨骼疾病的现状,从骨骼营养和生活方式介绍影响骨骼健康的因素。
作者:陈聪;倪博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救治中实施保守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救治的7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病例各36例,将实施抗生素维持救治者归为对照组,将入院后行常规阑尾切除术者归为观察组,比照两组的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恢复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并出院,远期疗效相对较高,是今后临床救治本病的关键。
作者:职红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治疗过程使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不同的预后,健康教育是以使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对手术的耐受力,让家属及患者以获得大的心理支持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方法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修正,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加强,以预防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保障。方法:在我院普外科、妇科、产科选取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六种疾病共141例病例做为观察对象,详细记录变异情况,并对变异进行分析及管理。结果:在导致临床路径变异的众多因素中,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的影响:患者方面、患者和医生双方面、患者和护士双方面、患者医生护士三方面、医院方面。结论:通过对外科多种疾病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分析及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为科学制定护理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作者:徐文萍;张芳;杨英;任华伟;陈莉;江燕;柴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肝硬化护理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于降低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康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血液透析中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31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总结低血压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原因,探讨有效防治措施。结果:低血压原因主要有超滤过多多快、身体素质差、透析中进食、透析前或透析时服用降压药、透析液温度偏高、透析液钠离子浓度偏低和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结论:分析并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原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预防低血压有重要意义。
作者:邹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螺旋C 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的价值诊断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类患者共89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螺旋C T 确诊的基础上,均行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脑通胶囊(主要药物:石斛、麦冬、黄精、石菖蒲、三七、熟地等)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8.12%。两组患者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好转,尤以治疗组效果显著,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螺旋 CT 定位成像技术在脑梗塞中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且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许静;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的临床应用、适用范围、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与处理等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指出其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及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练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县2011-2013年条统计的109例手足口病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疫情呈明显的夏季发病特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患儿,占总病例数的92.77%。其中又以1~3岁组报告病例数多,占3年总病例数的72.48%;临床表现多为发热、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部分患者合并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结论:手足口病在我县的流行,给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应着重加强防治工作力度,有针对性采取积极隔离、抗病毒与对症治疗措施,积极进行健康宣传教育,科学指导托幼机构做好防病工作。
作者:吴显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红细胞压积也可减少,但不一定平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当海拔为0时,小儿血红蛋白低限值为:6个月到6岁110g/L ,6岁到14岁120 g/L ,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以上值称为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小儿多见。患病后使儿童生长发育缓慢,学习能力降低,易发生各种感染。该病起病缓慢,常不被家长注意,轻度贫血多在体检时发现。为了解小儿贫血的患病情况,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邢台县第三医院防保所属地段内散居儿童进行贫血调查。
作者:贾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不断地进行改革,教学体制也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护理教育过程中,也不断地发展新的教学方式来加强我国护理教育的开展,近几年来,叙事教育方式不断地在我国的护理教育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因此引起了教育者的重视和关注。正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护理教育模式,因此叙事教育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也逐渐体现了出了它独有的优越性能,让护理教育逐渐地从理论教学向实践和理论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形成。
作者:董项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出现窒息状况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并采取合适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分析后,新生儿脐带异常33例、产程异常18例、胎儿窘迫8例,病理妊娠5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情况与产科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产妇进行产前、分娩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玲;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临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多年从事妇产工作,通过加强临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产妇能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配合正常分娩。结果:解决临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种种疑惑,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更好的使患者顺利分娩,促进母婴安康。结论:解决临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种种疑惑,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促使了自然分娩,有效降低了难产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并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吉雅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学会利用健康知识,检查设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措施早预防。健康教育符合护理工作的现代观念。1门诊病人的特点1.1门诊病人的流动性大1.1.1每日门诊的就诊业务量无法估计,每个病人的疾病的病因,病种,愈后各有差异。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层析法、亲和层析、电泳法、离子捕获法以及免疫凝集法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应用,以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佳检测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下就概述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屈方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在我社区2012年1月~2013年1月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有220例,对患者通过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问答调查,通过自我效能评价表的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对比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与依从性不好患者的自我效能总评分。结果: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在自我效能中的评分比不依从治疗患者的评分明显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呈正比关系。结论:药物治疗依从性和非药物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自我效能明显高,证实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且成正比关系。
作者:史丹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成人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慢性咳嗽患者,分析其诊断和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9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2例,占42.86%,咳嗽变异性哮喘28例,占28.57%,胃食管返流性咳嗽23例,占23.46%。进行相应治疗后91例患者咳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慢性咳嗽的诊断易出现误判,严格遵循慢性咳嗽的诊疗原则及行诊断性治疗是病因诊断的重点。
作者:谢海策;夏晓欧;王一栋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