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君
目的:总结早期如何及时有效的抢救严重多发性创伤伤员的生命,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外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5年间收治的167例伴有腹部脏器损伤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诊治情况。结果:14例伤情严重和/或伤后较晚到达科室患者死亡。153例患者得到成功救治,总体救治成功率91.6%。其中1h内接受处理患者死亡率4.6%;1~6 h接受处理患者死亡率10.8%。结论:早期积极、准确判断伤情和提前干预病情,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和多学科协作小组,简化住院流程、缩短各个环节可能延误的时间亦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者:胡小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医院综合目标管理护理质量检查、手术医生及手术病人满意度的调查,了解护士长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职责。提高手术室护士长的自身素质,明确手术室护士长的职能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保证。探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护士长的职能与素质要求。
作者:冯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作者将医用普通床单进行了改良,极大地方便了护理人员对各种患者的移动、搬运和翻身工作,运用力学的原理仅需两人即可,节省了护理人员的体力和时间,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体位舒适,方便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郭伟;刘丽善;李春丽;赵秀;杨雪琴;刘昭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消化内科2013年2-11月共收治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107例,按临床常用随机分配卡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71例及单纯西药治疗36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艾秀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在周围神经卡压松解术后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周围神经卡压损伤病例采用手术松解,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mg ,加入5%葡萄糖静滴,同时口服B族维生素,对照组13例,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仅常规口服B族维生素。术后24周观察指标:麻木疼痛症状,感觉检查,肌肉萎缩,Tinel检查,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2.3%,与对照组优良率8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具有一定的保护周围神经,促进神经再生作用,临床用于周围神经卡压松解术后康复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周富强;宋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半合成抗生隶,具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索酶等特点。临床应用剂型主要包括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现已发展到第4代。文章主要描述头孢类药物在临床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以及血液系统反应,并对此作出相应的临床诊疗。
作者:管凤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应用C (0)-G Q -0002型光纤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受试者前臂、前胸及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的经皮氧分压。结果:受试人群皮肤各部位间氧分压(PaO2)数值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比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磊;赵秀玲;龚丽红;田晓宁;洪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讨论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产期心理护理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剖宫产产妇140例,将她们平均分组,分别予以常规手术护理和围产期心理护理,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负面情绪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44.29%),其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7.14%)和护理满意度(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85.71%,75.71%),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应用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产科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王静;邓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提出合理的护理康复措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方法:选取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48例典型急性脑血栓患者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治疗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持续时间至出院后3个月,并且入院、出院和出院后3个月分别进行患侧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评估,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比观察,治疗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偏瘫减轻,肌力增强,步行距离延长,总有效率达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偏瘫程度、肌力较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低脑血检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月红;蒋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首次研究了两面针提取物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方法:大鼠灌胃后,收集血液,用 HPLC -ESI -Q -TOF -MS 分析。结果:本实验一共鉴定了23个化合物。本实验发现还原、甲基化、氧化是两面针中生物碱代谢的主要Ⅰ相反应,葡糖醛酸、硫酸结合是其主要的Ⅱ相代谢反应。结论:本实验为两面针的后续药理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贾昌平;张斌;钱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轻中度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老年男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ug ,每日1次)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160/4.5μg ,每日2次);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160/4.5μg ,每日2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4w 及48w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24w 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 FEV1/预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w 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EV1/预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轻中度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可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韩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经临床确诊的由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分别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共23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共18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大环内脂类药物应用于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病情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宋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救与护理效果。结果:6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生心律失常50例,心力衰竭21例,再次心肌梗塞2例。经过积极抢救和综合护理干预后,61例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6例患者因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1.04%。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进行急救,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陈图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呈上升趋势,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剖宫产手术中一些常见并发症。希望工作者对剖宫手术的指征严格掌握,同时希望广大家属、产妇也要配合,争取尽量阴道分娩。1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1.1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严重的并发症。2002年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对470例剖宫产进行调查,平均出血量475.35ml ,24小时总出血量平均589.71±280.46ml ,中位数532.14ml ,经阴道分娩24小时平均出血量398.6ml ,中位数是341ml ,可见剖宫产的出血量比阴道分娩的出血量明显增多。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口创面出血、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致远期产后出血等。
作者:肖永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产科临床带教的总结,探索在产科实习中适合目前医学教育要求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得出实习生参与妇产科住院病人管理的教学方式,是我们目前对进一步提高妇产科临床带教的心得体会。
作者:刘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6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治进行探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9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4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9.71%,无效14例,占20.29%,死亡2例,死亡率2.9%。结论:CHF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许忠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原因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并阐释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防治原则和措施,重点阐述防治手段中的热点: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邵金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门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的分析,从营造和谐就医环境;诊区设置标志或导医;医护人员仪表和态度;提出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阐明门诊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使医院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门诊是为不住院患者诊疗的场所,是患者对就诊医院的“第一印象”。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大病情各异,患者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环境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但对便捷的服务、准确的诊断、合理收费的心理要求是相同的。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笔者对接种卡介苗后引起淋巴结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接种卡介苗引起腋下淋巴结炎主要与疫苗未充分摇匀、注射过深或注入皮下、超量接种、被接种者的身体状况与年龄等有关。提出了要做好宣教工作,讲解卡介苗相关知识,接种后关注接种部位是否有化脓等情况,还要高度关注是否发生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同时也应提高卡介苗接种人员的接种技术,疫苗要充分摇匀,严格控制接种剂量,正确掌握接种方法接种部位,避免卡介苗注射过量或注入皮下。如果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疗程,以便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柴良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人感染 H7N9禽流感是由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携带 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2014年1月6日本院感染科负压病房收治1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经过人体外膜氧合作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辅助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已成功 H7N9禽流感病毒转阴并撤除 ECMO 置管,病情好转。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严心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