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金明
近年来,随着各级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大幅增加,门急诊检验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医院对检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检验室与医院检验科本部的规模、功能、建设目标不相匹配。
作者:陈建国;吴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例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疼痛和颈椎功能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疼痛有显著改善;颈椎功能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贺国涛;代铁柱;张教明;史峰波;姚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腹腔闭式引流术患者128例,对其实施精心的护理,观察患者康复及满意情况。结果:本组12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康复率100.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满意125例,满意度高达97.66%。结论:腹腔闭式引流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更好的康复,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明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就诊的卵巢良性肿块患者40例随机平分腹腔镜两组,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卵巢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由于传统手术。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块,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黄伏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靶点多向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近1年内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联合微创介入手术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临床诊断及术后随访分析研究。结果:60例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其中47例两周内原有症状完全消失,9例在8周内症状消失,4例患者接受二次联合介入治疗明显好转。结论:CT引导下单靶点多向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代铁柱;吕莉;张静;姚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经临床确诊的由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分别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共23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共18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大环内脂类药物应用于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病情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宋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交流反复发作慢性阑尾炎在术中如何识别与寻找到阑尾。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2年1月到2012年122月共20年收治212例阑尾炎中共有48例属于反复发作的慢性阑尾炎,这些患者在做阑尾切除前平均发3-7次,后没办法只好行手术治疗,术中寻找阑尾困难时只好解剖疑似物,后证实确为阑尾再按常规步骤行手术切除之,所有病例术后切口1期愈合,术后跟踪随访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一例再发生右下腹疼痛,手术效果好,作者总结经验,愿与大家交流探讨。
作者:翟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5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立即实施急诊抢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急诊抢救护理前,氧饱和度(86±3)%,舒张压(56±8.4)毫米汞注、收缩压(98±9.3)毫米汞注,心率(65±10)次/分钟;护理后,氧饱和度(99±5)%,舒张压(80±10.2)毫米汞注、收缩压(130±11.4)毫米汞注,心率(87±11)次/分钟;护理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患,入院后立即对其采取急诊抢救护理可有效缓解症状,稳定病情,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杨慧;高有劲;张全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妇产科进行各种类型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当中,如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往往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患者的病情更快的好转。医生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问清楚患者的病史,详细的分析致病因素,然后在根据实际的病因和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疏导,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临床药物与心理疗法相配合治疗,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甚至能够帮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治愈存在多年的顽疾。
作者:肖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综述近年来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研究的文献,分别从古代中医的病因病机和治法、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病因病机和治法等几个方面探寻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思路,发现目前关于乳腺癌术后中医药治疗的现状,从而指导临床更好的为患者解决病痛。
作者:周晓慧;高宏;殷东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不同影响。方法:我社区在2012年管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52例患者选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仍用氯丙嗪进行治疗。治疗观察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症状水平、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总分用 PANSS 评定。结果:利培酮与氯丙嗪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得到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高于氯丙嗪治疗的患者。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药物都能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改善效果,但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利培酮更具优势。
作者:孙松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法于普通血液透析机上行血浆置换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通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应用普通血液透析机手工行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神志恢复情况及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神志恢复,血常规、血色素及血小板上升,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人工法于普通血液透析机上行血浆置换治疗可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董雪莲;李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研究肝硬化患者通过口服益生菌的制剂后对血浆内毒素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和计数5种具有代表性的肠道菌群,研究组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的25例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疗程为10天。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前后的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数变化。结果:观察发现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效果要好于研究组。结论: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血毒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数都正常化,效果明显[1]。
作者: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急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并观察护理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共收集作者所在医院的64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对照相关治疗标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在临床护理干预的作用影响下,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保证,64例患者中治愈4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87%,2例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是由于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不够所造成的。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治疗效果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对患者的健康来说意义重大,具有进一步加大临床探讨与实践的价值。
作者:孙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也发生着变化。预防医学日益显示出其在医学科学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讲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其在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剖析,以及预防医学教育在工作中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培养实用型医务人才尽一份力。
作者:田建震;王林昌;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药针剂作为一种新剂型开始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它改变了中药一直以来煎服的用法,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疗效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中药针剂通过不断的研究而完善,逐渐成为以中国比较成熟的剂型。但是毕竟从中药制备成针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也只是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因此仍然还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检出和控制。中药针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合理用药以及给药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丘百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许多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参与的慢性气管炎症性病变。在敏感人群中,这种炎症可引起广泛的可逆性气道狭窄、粘膜炎症和水肿、分泌物增多以及通气受阻。在哮喘发作间歇期间,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支气管哮喘发作程度不同,可以是比较轻微的气道阻塞,也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是一个非特异性的名称,一般是指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而无法缓解的、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患者。
作者:李亚男;付巍;张超杰;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7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分成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 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变情况较为明显,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临床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锋;王玉芬;程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药指导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一乡镇管理的糖尿病的老年患者747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747例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4例、对照组373例。观察组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结果,观察指标为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药物副反应率为5.34%,对照组为20.11%,两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严重副反应率,提高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护理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人才储备的重要手段,我院是内蒙古北疆地区的分担临床、科研、教学的一家三甲医院,承担护理专科生、护理本科生以及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笔者从带教老师的素质、带教方法、护生素质、因材施教、法律意识及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护理带教培养出来护士是胜任临床,精于教学、忙于科研的面面俱到高素质复合型的护士人才。
作者:司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