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王玉芬;程坤
目的:探讨总结蔡洼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用药方法及心得。方法:对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消渴丸、二甲双胍、诺和灵30 R、优降糖四种药物在临床应用广泛。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在用药时应打破传统模式,用药档次有待提高。
作者:赵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门诊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疾病护理的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心理的分析,从营造和谐就医环境;诊区设置标志或导医;医护人员仪表和态度;提出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阐明门诊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使医院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门诊是为不住院患者诊疗的场所,是患者对就诊医院的“第一印象”。由于就诊患者数量大病情各异,患者个人素质、经济状况、环境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尽相同。但对便捷的服务、准确的诊断、合理收费的心理要求是相同的。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社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7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另外对患者进行 KAP问卷调查以及SF -36量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理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年龄、知识水平、饮食习惯、生活收入以及服药依从性等。结论:为了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社区医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善,并加强患者的服药监督,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要进行密切的观察,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来提升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
作者: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80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为老年肺炎的诊治水平的提高做出探索。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做出总结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有57位治愈(约占71.3%),13例病人好转(约占16.3%),未治愈主动出院3例(约占3.8%),死亡7例(约占8.6%)。结论:老年肺炎由于患者的基础性并发症较多,使其抗药性增强,影响了治疗效果。老年肺炎发病不明显,有多种表现形式,症状也多种多样,死亡率较高。若要提高老年肺炎的治愈率,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仕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症状可由原发疾病引起,如结核可有午后潮热、盗汗。化脓性心包炎可有寒战、高热、大汗。心包本身炎症,则可见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急性心包炎早期和心包积液吸收后期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当心包积液量超过300毫升以上时,心尖搏动可消失。心脏排血量显著减少可发生休克。心脏舒张受限,使静脉压增高可产生颈静脉怒张、肝肿大、腹水、下肢浮肿、奇脉等。
作者:曹楠;于明月;任晓佳;姜伟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曾收治一例席汉氏综合征患者阑尾切除术后突发精神障碍。该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情介绍患者,女,51岁,以急性阑尾炎入院。即往有席汉氏综合征病史20年余。查体:T36.8℃ P67次/分,R17次/分,BP16/11kpa。阑尾切除术后第六天,反复出现不语、幻觉、恐惧、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等精神障碍症状。经精神科医师会诊,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
作者:孙凤英;谢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里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进行心里护理,口服奥美拉唑胶囊40mg ,每日1次,连服4周;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加用阿莫西林1g ,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和胃生肌散(主要药物:黄芩、茯苓、柴胡、白术、香附等)。每日2剂,早、晚饭前1h 冲服,2周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2~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H P阳性患者转阴率治疗组达到78.9%,对照组为6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里护理对慢性胃溃疡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症状消除快,改善明显。
作者:邢介荣;邢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不同影响。方法:我社区在2012年管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102例服用氯丙嗪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52例患者选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仍用氯丙嗪进行治疗。治疗观察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症状水平、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总分用 PANSS 评定。结果:利培酮与氯丙嗪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评分都明显下降,得到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高于氯丙嗪治疗的患者。结论:利培酮和氯丙嗪药物都能对患者的症状起到改善效果,但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利培酮更具优势。
作者:孙松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配方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特点。方法:对中药调剂配方治疗病案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并整理中药调剂中配方影响特点。结果:中药调剂配方常见配方不全、配方剂量错误、质量问题、生制混用、配伍不当等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中药调剂配方应严把质量关、强化处方调配、准确称量、合理配伍,提升中药调剂药理作用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健康的同时,提升中医治疗水平。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呈上升趋势,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剖宫产手术中一些常见并发症。希望工作者对剖宫手术的指征严格掌握,同时希望广大家属、产妇也要配合,争取尽量阴道分娩。1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1.1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严重的并发症。2002年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对470例剖宫产进行调查,平均出血量475.35ml ,24小时总出血量平均589.71±280.46ml ,中位数532.14ml ,经阴道分娩24小时平均出血量398.6ml ,中位数是341ml ,可见剖宫产的出血量比阴道分娩的出血量明显增多。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口创面出血、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致远期产后出血等。
作者:肖永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7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患者护理措施。结果:良好68例,中残1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5例。结论:术后积极配合医生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使病人受损的功能得以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早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皮肤创面感染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9例。清创面程序: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皮肤创面处理,其程序是清创→涂药→包扎。观察组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采用 GYS23型低压冷光紫外线灯消毒法。结果: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取得总有效率为78.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紫外线消毒及清创处理对皮肤创面可得到早期愈合,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朱庆花;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2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年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岁)336例,对照组(≥60岁)226例;调查患者发生手术感染的主要原因,并找出合适的治疗对策。结果: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护理之后,562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有68人,占12.09%,老年病患者手术后的感染率较高,1型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2、3型切口患者。结论: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必须要观察无菌手术原则,通过贯彻手术无菌操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尽量减少手术感染。
作者:樊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一个17岁高三女生出现了严重出现心理问题,应用了摄入性谈话从求助者一般生活事件入手,把握探求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作为咨询目标,纠正不合理观念,帮助获得了积极心理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平稳的进入了高考准备期。
作者: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灌肠液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介绍灌肠液的配制及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方法:对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需要用灌肠液治疗的腹泻患儿,采用“蒙脱石散、云南白药、自制石榴皮煎液”三联药物保留灌肠。结果: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的腹泻患儿,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尹书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5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5.59%,且在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P<0.05),各年龄段也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在甲状腺结节中,单发性结节略少于多发性结节(P<0.05),且以实质性居多。甲状腺良性结节发生率高于恶性结节,且女性高于男性,(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因甲状腺结节在初期无明显症状且结节性质多种多样,从而患者容易忽视或是医师的误诊或漏诊,而造成疾病诊治的延误,故临床上因注意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诊治。
作者:柳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具体操作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64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该疾病上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常规手术治疗后64例患者中,治愈59例(92.2%),好转5例(7.8%),死亡或残端瘘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手术治疗方法在穿孔性阑尾炎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基层医院医学检验工作的调研,初步掌握了工作性质和内容。同时,分析基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作现状。对照目前现状,大力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为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向基层输送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明确了努力方向;大力改善工作环境,增加必需的设备设施,为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作者:刘文台;吴蓓;李晶晶;牛延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太极拳是中华拳法中的一种强身健体之法,以缓慢、柔和和阴阳调和为主要机理,其不仅是强身健体之法,还具有治疗一些疾病的功效,此法老少皆宜。此法对于治疗高血压有其独到之处。24式太极拳习练简单及易于掌握值得民间大众推广。
作者:董树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成人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方法:选取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98例慢性咳嗽患者,分析其诊断和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98例慢性咳嗽患者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2例,占42.86%,咳嗽变异性哮喘28例,占28.57%,胃食管返流性咳嗽23例,占23.46%。进行相应治疗后91例患者咳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慢性咳嗽的诊断易出现误判,严格遵循慢性咳嗽的诊疗原则及行诊断性治疗是病因诊断的重点。
作者:谢海策;夏晓欧;王一栋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