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张红鹏

关键词:阑尾炎, 穿孔性, 手术治疗,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具体操作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64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该疾病上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常规手术治疗后64例患者中,治愈59例(92.2%),好转5例(7.8%),死亡或残端瘘0例,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手术治疗方法在穿孔性阑尾炎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探讨及治疗大肠癌的药理学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对大肠癌患者的药理学疗效。方法:将4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230例,观察组在用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扶正化瘀丸(主要药物:太子参、天冬、炙黄芪、山楂、土茯苓、乌梅等)治疗,对照组单用上述西医治疗,两组均在12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提高率分别为91.30%、81.74%,而对照组(分别为75.65%、46.09%),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扶正化瘀丸的制备工艺简便,质量易于控制,对治疗大肠癌患者进行药理学研究,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俊华;刘丽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观察体会

    目的:总结骨筋膜室综合症治疗以及护理经验并加以探讨。方法:本例中,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20例,对患者进行相关治疗及系统护理,观察并统计患者肿胀消退消失时间及疼痛减轻时间,足背动脉搏动由弱变强的时间;分析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相关经验。结果:一级损伤较轻,2天后症状明显改善,恢复较快,无后遗症残留;三级患者损伤严重,恢复较慢,症状缓解较晚,1例出现后遗症。二级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介于两者之间,总体较好。结论: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按照不同的伤情分级个性化治疗并进行系统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治疗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陆兴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引进及稳定全科医生的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提出引进及稳定全科医生的方法。方法:选取某市某医科大学2010级和2011级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某市五家三甲医院临床本科专业实习生以及我市1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考察的方法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现全科医生引进和稳定困难的原因是全科医生没有形成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没有得到较高社会的认可,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在岗培训方式不合理等。结论: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积极合理的调整,通过多种媒体方式加大对全科医生的宣传力度,完善全科医生工资待遇福利制度,选拔多方面人才对全科医生队伍加以补充。

    作者:程志恒;陈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学生参加院系资料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学生参加院系资料室管理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缓解资料室人员紧缺的问题,还可以搭建读者与资料室沟通的平台,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并对学生参加院系资料室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进行了分析讨论。

    作者:毕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108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灌肠液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介绍灌肠液的配制及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方法。方法:对符合腹泻病诊断标准,需要用灌肠液治疗的腹泻患儿,采用“蒙脱石散、云南白药、自制石榴皮煎液”三联药物保留灌肠。结果: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的腹泻患儿,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结论: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尹书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5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四川绵阳立德LDRF -120S多极射频消融仪,电极成伞形张开,治疗的功率以及电极张开大小由计算机控制,在肿瘤消融后,该仪器的治疗自动停止。结果:50例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方式下顺利完成治疗,1、2、3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85.6%、57.3%、50.2%,患者肿瘤消融比较明显。结论:肿瘤的大小以及位置会影响到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效果,但是采用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杨闯;张永川;李华国;古广强;万祎;刘文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手术的并发症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率呈上升趋势,作为一名妇产科医师,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总结了剖宫产手术中一些常见并发症。希望工作者对剖宫手术的指征严格掌握,同时希望广大家属、产妇也要配合,争取尽量阴道分娩。1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1.1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严重的并发症。2002年全国产后出血防治协作组对470例剖宫产进行调查,平均出血量475.35ml ,24小时总出血量平均589.71±280.46ml ,中位数532.14ml ,经阴道分娩24小时平均出血量398.6ml ,中位数是341ml ,可见剖宫产的出血量比阴道分娩的出血量明显增多。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切口创面出血、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致远期产后出血等。

    作者:肖永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起效时间、用药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和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降低,有效率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病程,降低近期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张雅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对本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老年脑卒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其中75例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将作为研究组,另外225例非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等等。此外对SAP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方便进行病原菌分析。结果:性别、高血压和卒中类型排除在S A P的危险因素之外,而其他年龄和糖尿病等均为S A P的危险因素。75例患者的痰培养中25例为阳性,其余50例为阴性菌和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药敏试验显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阴性杆菌的敏感率较高,耐药性较低。结论:SPA 的相关危险因素多种多样,病原菌亦是较多,在临床治疗时应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对于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唐岳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2治疗方法3护理3.1评估患者病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骨折部位、类型、有无其他疾病等情况,以利于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和外固定器。

    作者:俞莹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新生儿科开展PBL教育

    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Burwell教授认为:医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知识中,有一半在10年内将证明是错误的,而糟糕的是,没有一位教师知道,哪一半是错误的。这形象地说明我们现有的知识和临床技能需不断更新,否则就落伍。国际著名教育家 Paul Lengrand 的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思想提出教育在传授知识同时,注重促进人的发展。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纯传递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掘学生的特长、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如何使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学会主动更新过时的知识,成为一名终身的自我教育者,急需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医学教育模式。加拿大的 Mc Master 大学首创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并将其引入到医学教育中。通过针对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进行讨论的研究和学习过程。其特点是教师为引导者,学生作为中心,打破各学科界限,以患儿疾病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1]。我们新生儿教研室2012年进行了 PBL 教学法的研究,探索其在新生儿科学教学中应用。

    作者:曾立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点,需要与各种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及患有各种身心疾患的病人建立人际关系。其中,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即护患关系为重要。只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更好的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为患者提供真正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丁伟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分娩过程中脐带绕颈护理方法的探讨

    通过对产程中脐带绕颈护理方法的探讨,论证加强产程监护与及时正确处理,可以降低由于脐带绕颈而增加的剖宫产率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本次通过收集脐带绕颈初产妇28例为 A组,抽取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初产妇28例为B组,对两组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状况、新生儿情况、产程监护与护理方法及产程进展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作者:竹诗影;孙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针剂的合理应用及给药方案综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药针剂作为一种新剂型开始在临床中推广使用,它改变了中药一直以来煎服的用法,使其使用更加方便,疗效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中药针剂通过不断的研究而完善,逐渐成为以中国比较成熟的剂型。但是毕竟从中药制备成针剂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也只是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因此仍然还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因素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检出和控制。中药针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本文主要分析和总结了中药针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合理用药以及给药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丘百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目的:总结临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多年从事妇产工作,通过加强临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产妇能够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配合正常分娩。结果:解决临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种种疑惑,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更好的使患者顺利分娩,促进母婴安康。结论:解决临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种种疑惑,减轻其焦虑和恐惧心理,促使了自然分娩,有效降低了难产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并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也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吉雅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环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苯环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 A、B、C三组,A 组患者17例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17例仅使用苯环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C组患者18例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苯环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降压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C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5.3%,明显高于 A、B两组,且治疗后患者的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苯环酸氨氯地平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效果,但是厄贝沙坦联合苯环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减少,安全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许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科实习生临床教学体会

    通过对产科临床带教的总结,探索在产科实习中适合目前医学教育要求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得出实习生参与妇产科住院病人管理的教学方式,是我们目前对进一步提高妇产科临床带教的心得体会。

    作者:刘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轻度脂肪肝患者介入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文以实验对比的方法分组对脂肪肝患者在药物基础上自然康复和运动干预对比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集BMI、血压,血清酶学指标(ALT 、AST 、GGT)水平,HOMA 值,血脂,B超影像学资料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较大显著性。治疗组1治愈28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58.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育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病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启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在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药物利用指数对提高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某种药物的门诊处方322张,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322张门诊处方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以WHO推荐的儿童限定日用药剂量(cDDD)、儿童药物利用指数(cDUI)做为判定标准,分析儿科患儿的用药剂量是否合理。结果:322张门诊处方,共涉及到的儿科患者389例,其中男性患儿处方共计226张,所占比例为70.19%,共涉及到男性患儿303例;女性患儿处方共计96张,所占比例为29.81%,共涉及到女性患儿86例。322张门诊处方中,有139张处方是应用于4-6岁患儿的,所占比例为43.17%,是所有年龄段患儿中,为用药比例高的年龄段。322张门诊处方,儿科用药的药物总量为98630mg。盐酸哌甲酯 DDD 值为20mg/d ,药物的DUI值为0.58。结论:提高儿科用药剂量合理行,规范临床儿科用药,对于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表明,药物利用指数对于儿科用药剂量合理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应用。

    作者:安丰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12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与对照组(10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术后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21.72±1.36)h、首次下床活动(10.21±1.35)h、平均住院时间(5.67±1.53)d明显低于对照组;非常满意率(93.40%)、总满意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邵亚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