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生参加院系资料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毕玉

关键词:高校院系资料室, 学生, 管理, 服务
摘要:学生参加院系资料室管理工作,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可以缓解资料室人员紧缺的问题,还可以搭建读者与资料室沟通的平台,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并对学生参加院系资料室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进行了分析讨论。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理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里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4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进行心里护理,口服奥美拉唑胶囊40mg ,每日1次,连服4周;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加用阿莫西林1g ,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和胃生肌散(主要药物:黄芩、茯苓、柴胡、白术、香附等)。每日2剂,早、晚饭前1h 冲服,2周为1个疗程,一般连用2~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H P阳性患者转阴率治疗组达到78.9%,对照组为61.8%,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心里护理对慢性胃溃疡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症状消除快,改善明显。

    作者:邢介荣;邢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体会

    目的:观察掌指骨骨折采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49例掌指骨骨折,共55处,采用微型接骨板手术治疗。男36例,女13例,其中粉碎性骨折32处,斜形、螺旋或横形骨折23处。伤后手术时间2-72小时,平均6小时。结果:本组术后有1处伤口出现感染,其他的均Ⅰ期愈合。49例获6-12个月随访,平均8.6个月,X光片复查提示术后6-10个月均骨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6.2个月,无骨不连及畸形愈合,术后因不能有效功能锻炼致关节僵硬3处,累及关节的严重骨折致创伤性关节炎1处。根据总主动屈曲度系统(total active flexion system ,TAFS)关节功能评分:优41处,良10处,差4处,总优良率92.72%。结论:微型接骨板治疗掌指骨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硬化病人潜在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有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无特殊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有: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体液过多(腹水);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6.潜在并发症-感知改变;7.潜在并发症-出血。

    作者:陈鸿雁;王锐;韩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轻度脂肪肝患者介入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文以实验对比的方法分组对脂肪肝患者在药物基础上自然康复和运动干预对比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采集BMI、血压,血清酶学指标(ALT 、AST 、GGT)水平,HOMA 值,血脂,B超影像学资料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较大显著性。治疗组1治愈28例、显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8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58.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育运动疗法对中、轻度脂肪肝患者病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启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康复护理硬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护理康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42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1例(71.83%),对照组患者治愈42例(59.1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77%(68/7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面护理的方式进行急性脑卒中吞咽苦难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料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贤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控制措施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保障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安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院内传播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多重耐药菌感染就是细菌通过改变自身机制,对许多用于治疗感染的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随着医院多重耐药感染的出现,使治疗工作变得更加棘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作为服务临床的医务工作者,应强化思想,重视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避免相关科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

    作者:徐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4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出现窒息状况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并采取合适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分析后,新生儿脐带异常33例、产程异常18例、胎儿窘迫8例,病理妊娠5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情况与产科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产妇进行产前、分娩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玲;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分析当前社区高血压引发并发症的情况,探究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方法:选取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268名同一社区的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分析使用管理模式在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总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于高血压患者。

    作者:程志恒;陈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优质的护理,探讨其对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改善肺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52例,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功能护理等综合的优质护理方式,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血氧饱和度、生活治疗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优质护理后,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血氧饱和度有显著增加、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患者能够自主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与对照组比较 P<0.05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自主呼吸功能锻炼意识,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邹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急诊科怎样开展优质护理工作

    基层医院是我国的医疗第一线,而其急诊科更是重中之重。护理是急诊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基层医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护理理念,没有法律风险意识,影响急诊科的整体效率,已经成为基层医院急诊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之一。为了重塑基层医院的品牌,打造急诊的优质护理,本文通过分析急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阐述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改进措施,期待我国基础医院急诊科的护理队伍能够焕发出新的光彩,守护人们生命的第一线。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分析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后,采用相应的固定办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3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3.64%,1例患者固定失败,失败率为4.55%,其余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应该借助检查仪器及时确诊,使用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刘建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轻中度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老年男性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ug ,每日1次)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160/4.5μg ,每日2次);对照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剂(160/4.5μg ,每日2次)。治疗前及治疗后24w 及48w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24w 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 FEV1/预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w 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FEV1/预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轻中度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可明显改善肺功能。

    作者:韩小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心理护理之我见

    老年患病在心理上存在着恐惧、畏惧孤独、依赖等种种问题。医院护理工作者应当运用自身良好的临床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实施合理的护理举措,有效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心理护理的质量,促进老年病人的早日康复。本文在分析老年患者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面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作者:陈春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肝硬化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护理前后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44.34±1.35、23.15±0.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肝硬化病人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规范。方法:对一次性无菌物品采购、使用、回收、发放、验收、贮存等各环节加强监督管理。结果:通过加强监督管理,使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强化各级人员职责明确,保证了购入产品的质量,且使一次性无菌物品得以正确合理使用。结论:严格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每个环节的管理,从而提升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宋友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直肠阴道隔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应用C (0)-G Q -0002型光纤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受试者前臂、前胸及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的经皮氧分压。结果:受试人群皮肤各部位间氧分压(PaO2)数值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比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磊;赵秀玲;龚丽红;田晓宁;洪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及分析。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至2013年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药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痊愈的有12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95.6%;而对照组45例患者中痊愈的有4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药进行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由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说明采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进一步康复。

    作者:郭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多种疾病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分析及管理

    目的:分析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为临床路径的实施提供保障。方法:在我院普外科、妇科、产科选取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六种疾病共141例病例做为观察对象,详细记录变异情况,并对变异进行分析及管理。结果:在导致临床路径变异的众多因素中,主要来自以下方面的影响:患者方面、患者和医生双方面、患者和护士双方面、患者医生护士三方面、医院方面。结论:通过对外科多种疾病护理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分析及管理,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并为科学制定护理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作者:徐文萍;张芳;杨英;任华伟;陈莉;江燕;柴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本科室2012年6月到2014年3月共有40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每位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后随访3个月,并对40例患者进行膝关节 HSS 评分,实验组好转率高达96%,仅有1例为无效;对照组好转率为72%,两组好转率比较具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