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娟
目的:本文首次研究了两面针提取物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方法:大鼠灌胃后,收集血液,用 HPLC -ESI -Q -TOF -MS 分析。结果:本实验一共鉴定了23个化合物。本实验发现还原、甲基化、氧化是两面针中生物碱代谢的主要Ⅰ相反应,葡糖醛酸、硫酸结合是其主要的Ⅱ相代谢反应。结论:本实验为两面针的后续药理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贾昌平;张斌;钱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卧床鼻饲病人并发吸入性肺炎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40例卧床鼻饲病人,将病人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方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的则是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在观察组的20例患者当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当中,有8例发生了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达到了4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卧床鼻饲病人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红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的重要作用,改善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0月因脑出血或其他疾病引发脑出血来我院就诊的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的预后以及保证生活质量。
作者:赵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从护士长的综合素质影响力的重要性出发,重点介绍了护士长的综合素质的影响力,护士长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护士长的性格和能力,护士长的知识和技能,护士长的领导艺术和技巧。只有不断提升护士长的综合素质,才能有利于激励其他护理人员,便于和患者交流,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任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胰腺外伤患者在临床急救探查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胰腺外伤患者47例。将47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对照组行一期确定行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成功率、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与APTT 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及 APTT 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8%)显著低于对照组(47.84%),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腺外伤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可简单、有效且快速的进行止血,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王晓燕;任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教育对预防护士针刺伤的效果分析。方法:统计2010年我进修医院(锡林郭勒盟医院)各科室发生针刺伤发生率,从2011年1月起每个月做护理教育活动,在2011年12月末统计本年针刺伤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教育后,2011年进修单位各科室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2010年。结论:对预防护士针刺伤的护理教育活动可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护理工作者。
作者:雷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防病意识逐渐增强,各个阶层人员都越来越重视疾病防治,而健康体检正是筛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发现高危因素及疾病谱的变化,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健康体检的认识,从而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定期的体检其实就是通过花少的钱获得健康的佳效益”[1]。结论:本文通过对某区462名在职处级干部2013年的体检结果,分析该区处级干部健康所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的预防效果,对于了解干部健康状况,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妇科98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49例,对照组49例。干预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96%,对照组83.67%;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x 2=6.00)。②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95.17±13.53)分,对照组(86.17±15.21)分;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3.09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冶雪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消化内科的疾病住院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从而可以安排相对合理的健康教育,用以满足病人的需求,来提高院内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调查表调查方式,对调查表的内容自己编辑关于健康方面的问题,通过专人负责这种一对一的询问方式,来对消化内科疾病的住院患者进行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消化内科病人的健康教育需求情况具有个性化、阶段性的特点。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要针对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的一些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作者:鲁修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对血脂水平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码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一组应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设为观察组。结果: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DL -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HDL -C、T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治疗后,BNP浓度显著性减少,且与治疗前相比,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显著,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低血脂水平,是临床治疗冠心病伴有高脂血症的首选药物,安全有效。
作者:苏选优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DLS)患者骨密度检查及了解两者的相关性,从而为优化手术方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6月门诊及病房共收治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C T 、M RI检查,部分患者行脊髓造影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及患者病史询问,明确病情并记录患者Cobb’s角;对照组53例均为非腰椎侧凸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症39例。结果: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与非腰椎侧凸患者的比较,骨质疏松发生率6.90%,骨量减少发生率26.4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不同年龄、Cobb’s 角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 T 值比较,发现骨质疏松程度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而与 Cobb’s角零相关。结论:骨质疏松症是退行性腰椎侧凸发病的危险因素,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本组发病率为81.03%,同时骨质疏松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与侧凸程度无明显相关。
作者:李敏;刘振玉;李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出现窒息状况的新生儿进行治疗,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并采取合适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结果:经过临床调查分析后,新生儿脐带异常33例、产程异常18例、胎儿窘迫8例,病理妊娠5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情况与产科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产妇进行产前、分娩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玲;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直肠阴道隔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的关系。方法:应用C (0)-G Q -0002型光纤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受试者前臂、前胸及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的经皮氧分压。结果:受试人群皮肤各部位间氧分压(PaO2)数值接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比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直肠前突患者直肠阴道隔阴道侧、直肠侧局部组织氧分压变化与直肠前突病因及发病机理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磊;赵秀玲;龚丽红;田晓宁;洪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为53±16min ,术中出血量为73±26ml ,肠粘连为25.0%,剩余胆囊为10.0%;22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为40±11min ,术中出血量为13±6ml ,肠粘连为4.5%,剩余胆囊为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受这一手术方法的完善性和细致性,不仅能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终止妊娠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40例(80%),有效8例(16%),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总有效率76%。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阴道给药具有宫颈软化更充分、缓解疼痛、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可作为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首选给药途径。
作者:陈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颊侧径路在下颌水平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的54例需要进行对下颌中低位置阻生的第三磨牙做颊侧径路拔出手术的患者,牙总数为54颗。其中中位水平阻生患者牙数为25,其中单根牙数为6颗,2根牙数为8颗,3根牙数为7颗,畸形根牙数为4颗。低位水平阻生患者牙数为29颗,其中单根牙数为7颗,2根牙数为10颗,3根牙数为8颗,畸形根牙数为4颗。再手术后,对54例患者从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开口度,还有愈合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4例患者中低位第三磨牙拔出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颊侧径路拔除法对下颌中、低位置的水平阻生第三磨牙的拔出有着良好的临床医用效果。
作者:陈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简称LPT)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于诊断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防治作用。方法:从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LP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700例,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以此探讨LP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2700例经LTP检查的患者中,共有2595例患者在正常范围内,占96.11%,检查为阳性结果的患者共105例,占3.89%。105例阳性患者经阴道镜下活检,检测组织学结果为良性病变或炎症的患者共51例,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CIN)Ⅰ型与Ⅱ型患者共39例,CINⅡ型、Ⅲ型以及CIS患者共12例,SCC/AIS患者共3例。结论:LPT检测对于宫颈病变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是患者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玲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配方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特点。方法:对中药调剂配方治疗病案5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并整理中药调剂中配方影响特点。结果:中药调剂配方常见配方不全、配方剂量错误、质量问题、生制混用、配伍不当等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中药调剂配方应严把质量关、强化处方调配、准确称量、合理配伍,提升中药调剂药理作用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健康的同时,提升中医治疗水平。
作者:张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妇产科护理学的学科专业性要求很高、技术要求也很高。随着经济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健康的意识以及医师的护理技术也随之提高,临床医学中也空前地遇到了许多难题。其中在妇产科的临床实践护理措施当中有很多风险因素。以下就妇产科护理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难题和隐患开展研究与梳理,并寻找解决的方案。
作者:谢菊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7例颅脑损伤并多发伤患者护理措施。结果:良好68例,中残1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15例。结论:术后积极配合医生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使病人受损的功能得以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王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