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邓道红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张伟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义乌市城市和农村居民、中小学生、小学生家长滥用抗生素知识知晓程度;通过干预措施,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方法:宣传前后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发放宣传资料,针对不同人群的专题讲座、设点咨询、展板展览、科普培训等形式进行干预。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干预后学生、小学生家长、居民各类人群对抗生素的知晓率都用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滥用抗生素知识的宣传教育,并通过他们减少或降低控制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陈巧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分娩的90例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A 组实施常规脐部护理,B组给予优质脐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B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与 A 组的13.3%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
作者:白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中医针刺与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方法:用中医针刺及微波治疗共14天。结果:治疗14天后,患者张口度与疼痛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中医针刺结合微波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急救护理流程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通过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经内镜介入抢救者11例,经手术治疗抢救者3例,经保守治疗抢救者48例,患者在抢救中通过急救护理流程的应用,抢救成功共60例,成功率为96.77%,剩余2例因病情太过严重而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3.23%。结论: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中,采取规范、标准的急救护理流程,可尽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生活量,值得在临床抢救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汪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后,采用相应的固定办法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3例患者漏诊,漏诊率为13.64%,1例患者固定失败,失败率为4.55%,其余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股骨干骨折伴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应该借助检查仪器及时确诊,使用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刘建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50例甲状腺病变患者,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35.59%,且在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P<0.05),各年龄段也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在甲状腺结节中,单发性结节略少于多发性结节(P<0.05),且以实质性居多。甲状腺良性结节发生率高于恶性结节,且女性高于男性,(P<0.0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因甲状腺结节在初期无明显症状且结节性质多种多样,从而患者容易忽视或是医师的误诊或漏诊,而造成疾病诊治的延误,故临床上因注意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诊治。
作者:柳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妇科98例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49例,对照组49例。干预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96%,对照组83.67%;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x 2=6.00)。②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95.17±13.53)分,对照组(86.17±15.21)分;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3.09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冶雪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6例化疗患者进行静脉炎防治后观察效果。结果:105例患者没有明显的静脉炎症状,21例患者有较大反应,采取治疗措施后,症状减轻。结论:加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化疗静脉炎的发生和症状。
作者:张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垂体后叶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治愈率、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77±0.31)天,治愈患者14例,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4.96±0.28)天,治愈患者7例,治愈率为46.6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家属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较高,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大力推广。
作者:许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对2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宫颈癌患者都恢复了膀胱功能而正常排尿。结论:护士只有掌握宫颈癌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理,才能够积极有效地对患者施行熟练的护理,终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赵秀玲;张秀莉;宋丽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CP)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其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抽取100例分组,平均分成 A 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即 A、B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实验组 A 组50例患者均实施CP护理,即临床路径;对照组B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治疗,对比 A 组和B组患者,从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本研究选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研究 CP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结果:A 组患者不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比B组早、住院时长比B组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比B组好,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进行临床路径(CP)护理切实可行,PC具有科学性、进步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陈传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为我市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的招募与保留,并逐步壮大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队伍,为临床提供安全、充足的血小板。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招募形式,提高市民群众及行政事业,企业,大学生等等是对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认识。同时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及志愿者的献血知识和服务质量,从而保留和壮大献血者队伍。结果: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数从2000年的25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684人次,从2012年的684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1488人次。结论:单采成分献血者的成功招募,离不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宣传,离不开形式多样的招募策略。
作者:冯琪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从护士长的综合素质影响力的重要性出发,重点介绍了护士长的综合素质的影响力,护士长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护士长的性格和能力,护士长的知识和技能,护士长的领导艺术和技巧。只有不断提升护士长的综合素质,才能有利于激励其他护理人员,便于和患者交流,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任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探讨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层析法、亲和层析、电泳法、离子捕获法以及免疫凝集法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应用,以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佳检测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下就概述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屈方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采取对照的方法选取初次诊断为 HbA1c>8.0%的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每天为患者进行一次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同时联合那格列奈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用餐后2小时的血糖(2hPG)、空腹C肽、用餐后2小时的C肽、空腹时的血清胰岛素(FINS)、用餐后2小时的血清胰岛素(2hINS)以及不良情况的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以及用餐后2小时的血糖(2hPG)的指数均明显下降,空腹时C肽水平变化不明显,空腹血清胰岛素指数明显上升,用餐后2小时C肽和血清胰岛素(2hINS )指数明显上升。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作者:茹强龙;叶海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病人的重要作用,改善脑出血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0月因脑出血或其他疾病引发脑出血来我院就诊的患者6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的预后以及保证生活质量。
作者:赵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6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治进行探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9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4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9.71%,无效14例,占20.29%,死亡2例,死亡率2.9%。结论:CHF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许忠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刚分配到内分泌科的新护士,由于刚刚毕业被编入科室对糖尿病、甲亢、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肾上腺疾病、垂体性疾病、糖尿病足部感染等临床表现停留于纸面,当问题出现时,出现焦躁情绪,独立完成护理能力欠缺。本文笔者想通过自身内分泌科工作多年的临床经验与操作实践,以个人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心得提出观点:如何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糖尿病护理与病症处理能力,当遇到突发病情变化时不慌乱,从容的协助医生,早日从一名护生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
作者:张启朗;陶倩;叶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基层医院是我国的医疗第一线,而其急诊科更是重中之重。护理是急诊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基层医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护理理念,没有法律风险意识,影响急诊科的整体效率,已经成为基层医院急诊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原因之一。为了重塑基层医院的品牌,打造急诊的优质护理,本文通过分析急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阐述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改进措施,期待我国基础医院急诊科的护理队伍能够焕发出新的光彩,守护人们生命的第一线。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