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农村计划生育宣传方式及方法的选择

孙桂珍

关键词:农村, 计划生育, 新农村, 宣传, 方式, 选择, 优生优育
摘要:计划生育根据我国的人口状况制定的人口战略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了几十年的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已经有所改善。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农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没有改变人们头脑中传统的观念,超生的情况因为富裕的生活而有所回升,同时,为提高人口的质量,计划生育也在建设新农村的改革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给农村基层干部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作为计划生育的核心工作,宣传成了及其重要的部分。只有做好宣传工作,才能保证计划生育在农村有效的开展。本文主要分析计划生育的意义和目前农村的宣传现状,并对此分析,讨论如何选择好的方法开展工作。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不同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器械的清洗方法及质量控制,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将不同手术器械依类别不同采用适当清洗方法,加强清洗环节控制,并对清洗后的器械严格检测。结果:清洗后的器械用目测法和带光源5倍放大镜检测,物品表面光洁,无污渍、血迹、锈斑,管腔通。。结论:加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是保证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胥华;朱庆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试论心理健康指导在妇产科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意义

    在妇产科进行各种类型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当中,如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往往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患者的病情更快的好转。医生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问清楚患者的病史,详细的分析致病因素,然后在根据实际的病因和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疏导,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临床药物与心理疗法相配合治疗,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甚至能够帮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治愈存在多年的顽疾。

    作者:肖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采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定期检查、生活规律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 )、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PBG)等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锡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兵军事训练伤预防及治疗

    探索入伍新兵在军事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对于提高新兵训练成绩,减少训练伤的发生,顺利完成制定的训练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庆华;孟强;陈常开;乔风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与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阑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情况以及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陆敬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55例患者选择克霉唑栓和伊曲康唑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仅给予克霉唑栓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4%,复发率为1.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5%,复发率为12.8%,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胶囊和克霉唑栓的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沈桂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不同的性格心理特征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治疗过程使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有不同的预后,健康教育是以使患者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对手术的耐受力,让家属及患者以获得大的心理支持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用科学的护理方法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修正,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加强,以预防急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赵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水介质法、凝聚胺法(MPT)、微柱凝胶法(MGT)在交叉配血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收集40份老年与婴儿患者血浆,分别采用三种方法(水介质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检测器与相应的标准RBC之间的反应效果。另外收集40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浆,进行20、40、80及160倍的稀释,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检测器与相应的标准RBC反应的效果。结果:在对弱阳性抗体反应进行检测方面,MGT法阳性检出例数显著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MGT法在主侧阳性、次侧阳性、假阳性及配血时间方面均显著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在对健康体检者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浆进行检测方面,当血浆稀释倍数为1∶40与1∶160时,MGT法阳性检出例数均大于MPT法与盐水介质法,当血浆稀释倍数为1∶80时,三种方法阳性检出例数两两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方法中,MGT法敏感性高,阳性检出率高,可作为交叉配血的常用方法;盐水介质法敏感性相对也较高,操作简便,可与MGT法联合应用于交叉配血实验中,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颜芝;居敏;许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17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70例患者均接受了为期0.5-5年的随访,其中,4例患者6枚种植体脱落,5年留存率为97.6%;与负重前比较,种植后牙槽骨吸收量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种植义齿修复技术对于牙列缺损具有显著效果,且疗效持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光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效果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终止妊娠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40例(80%),有效8例(16%),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宫颈软化显效20例(40%),有效18例(36%),总有效率76%。观察组患者宫颈软化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情况等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米索前列醇口服比较,阴道给药具有宫颈软化更充分、缓解疼痛、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可作为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首选给药途径。

    作者:陈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典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典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和单纯肺心病病例,记录并分析其临床症状,心电图,X线检查结果。结果:肺心病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左心增大,左心衰,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应考虑合并冠心病。在治疗过程中,应围绕抗感染、氧疗、平喘,纠正血压和心率失常进行。结论:对于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确诊,要多观察患者的具体症状,对患者的X胸片和心电图进行比对分析,将实际的临床经验运用于诊断治疗当中。

    作者:潘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张伟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

    羊水过少为常见产科并发症之一,羊水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以妊娠晚期为常见。羊水过少对围生儿预后有明显不良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生期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方法:对本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116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法纠正而死亡,其余11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实施合理的护理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卫晓静;张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镇痛液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目的:探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镇痛液阻滞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58例,参照国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和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整体均数变化。结果:治愈44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治疗前、治疗后一周(VAS)评分从6.7±1.4降至1.6±1.2,p▲<0.01,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该疗法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正真做到了“针到病除”,体现出简、便、验、廉的特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赵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46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全部通过了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确诊为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病变,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和特点。结果:试验研究证明血钠水平跟肝功能分级有明显性关系(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治疗效果跟补钠的程度相关(P<0.05),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随着低钠血症程度的加重,病死率增高(P<0.05)。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感性脑病的发生率跟低钠血症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肝硬化腹水症状的发展和预后受低钠血症的影响,且消除诱导因素后还需要及时指导患者进行营养搭配,避免盲目的限钠。对于利尿剂和放腹水患者需要及时补充钠,争取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医治。

    作者:杜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接种卡介苗后引起淋巴结炎的原因及治疗探讨

    笔者对接种卡介苗后引起淋巴结炎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接种卡介苗引起腋下淋巴结炎主要与疫苗未充分摇匀、注射过深或注入皮下、超量接种、被接种者的身体状况与年龄等有关。提出了要做好宣教工作,讲解卡介苗相关知识,接种后关注接种部位是否有化脓等情况,还要高度关注是否发生淋巴结肿大的现象;同时也应提高卡介苗接种人员的接种技术,疫苗要充分摇匀,严格控制接种剂量,正确掌握接种方法接种部位,避免卡介苗注射过量或注入皮下。如果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疗程,以便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柴良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骨瓣减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手术前后改变等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与对照组对比,改变情况较为明显,组间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手术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曹丽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和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20例脑血管偏瘫患者进行密切观察,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进行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地降低致残率。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有效地降低了肢体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骏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 erbert 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 Herbert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3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所有患者都采用 Herbert 螺钉治疗,对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做全程观察,并在患者完成手术之后进行随访,根据Constant -Murley 评分,了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且手术的过程中,未出现血管或是其他组织结构损伤现象。在手术前 Constant -Murley 评分为(49.69±2.21)分,手术完成3周之后、半年之后的评分分别为(70.12±2.39)、(88.81±2.91),手术完成后的Constant -Murley 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评分,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Herbert 螺钉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宇;毛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