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宇;毛春华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08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行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入院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未见切口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肥胖情况、切口类型、引流管留置情况以及阑尾切除方法存在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期间,应严格无菌操作程序,根据其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切除阑尾,缩短手术时间,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
作者:顾建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是日本学者桥本策于1912年首先提出并进行报道的,故名桥本氏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因为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又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该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以往漏诊率较高,随着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发现该病不但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而且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Hypothyroid)的常见原因,即桥本氏甲状腺功能减退(Hashimoto hypothyroidism ),简称桥本氏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纷繁复杂、跨多系统,且初期症状不明显,虽只需简单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即可确诊[1],但实际上误诊率极高,被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总结为易误诊的七种病之一,桥本氏甲减在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声像图上均具有特征表现,超声医生认识其变化特征必将降低该病的漏诊和误诊率。
作者:何秀波;周启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临床用药咨询进行分析,了解临床需求,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整理100例临床药物咨询资料,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药物中以抗感染药物多(33%),咨询内容分类中药物用法用量多(17.6%)。结论: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临床药师与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的交流,提供合理安全的用药。
作者:巢金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乡镇卫生院改革,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等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应运而生。此项改革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与广大乡镇群众的医疗卫生水平和身心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全面小康社会的建立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此项改革,国家、政府都相继颁布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予以规范,提供方向、政策指导。本文便通过对我国乡镇卫生院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做出思考、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倪美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6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治进行探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9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42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79.71%,无效14例,占20.29%,死亡2例,死亡率2.9%。结论:CHF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许忠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主因发现血糖升高20年,伴乏力、肢麻加重一月入院。详问病史:20年前于本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0.5 tid治疗,血糖控制理想。出院后因血糖控制不佳多次调整降糖药物治疗。6年前,口服二甲双胍0.5 tid ,并开始用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晚12u i .h 治疗,空腹血糖(FPG )波动在6-7mmol/L ,餐后2h 血糖(2hPG)波动在9-11mmol/L。1年前患者停用二甲双胍,并据血糖情况自行改变甘精胰岛素用法用量,且血糖控制不理想。一月前,甘精胰岛素用量已增加至早35u ,中15u ,晚35u i .h ,并维持至今,但血糖仍未达标, FPG波动在10-11mmol/L ,2hPG波动在25mmol/L 左右。既往卵巢囊肿切除术后40年;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高达220/170mmHg ,服用吲达帕胺(寿比山)2.5mg po qd ,现血压控制平稳;脑梗塞病史10年;心肌梗死病史6年,口服阿司匹林0.1 po qd。现症见:口干、乏力、双膝下及指尖麻木,视物模糊,精神状态差。相关检验:入院后测随机血糖(GLU )21.3mmol/L ,急查尿常规示尿糖(++),酮体(-);眼底检查:双眼可见微血管瘤及出血斑。诊断:1.2型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高血压Ⅲ级(极高危)3.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4.脑梗塞后遗症。专科治疗:嘱停用甘精胰岛素,临时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8ui.h,测餐后血糖11.4mmol/L ,予诺和灵30R早22u晚12u i .h ,餐前30min i . h ,维持该剂量2日,患者 FPG8.1mmol/L ,2hPG 波动在10.5-13.7mmol/L ,予诺和灵30R加量至早24u晚14u i .h ,阿卡波糖50mg 正餐开始时嚼服,余用药不变。3日后患者 FPG5.4mmol/L ,因患者不配合,2hPG 未测,考虑患者为老年女性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故将诺和灵30R用量降至早24u晚12u i .h ,继续监测血糖4日控制平稳,未发生低血糖事件,出院。一月后随访,患者严格糖尿病饮食,坚持适当运动,应用诺和灵30R早24u晚12u i .h ,血糖控制平稳。三个月后门诊复查空腹血糖6.4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6.1%。
作者:刘梦;张效科;宋宗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社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7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生命质量、治疗情况进行调查,另外对患者进行 KAP问卷调查以及SF -36量表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理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年龄、知识水平、饮食习惯、生活收入以及服药依从性等。结论:为了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社区医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改善,并加强患者的服药监督,特别是对于高龄患者要进行密切的观察,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来提升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提升患者的治疗质量。
作者: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经临床确诊的由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5例治疗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分别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共23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共18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大环内脂类药物应用于支原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病情获得有效改善。
作者:宋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医院与2011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3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均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31例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前与术后一年,在疼痛评分、活动度、稳定性、行走功能的比较中,术前均低于术后,临床效果显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中,优良率为77.41%。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缓解患者和关节的疼痛和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上有着显著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平海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各级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大幅增加,门急诊检验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医院对检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检验室与医院检验科本部的规模、功能、建设目标不相匹配。
作者:陈建国;吴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中随机性抽取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全部通过了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确诊为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病变,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和特点。结果:试验研究证明血钠水平跟肝功能分级有明显性关系(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治疗效果跟补钠的程度相关(P<0.05),对比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随着低钠血症程度的加重,病死率增高(P<0.05)。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感性脑病的发生率跟低钠血症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肝硬化腹水症状的发展和预后受低钠血症的影响,且消除诱导因素后还需要及时指导患者进行营养搭配,避免盲目的限钠。对于利尿剂和放腹水患者需要及时补充钠,争取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医治。
作者:杜文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苯环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 A、B、C三组,A 组患者17例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17例仅使用苯环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C组患者18例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苯环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降压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C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达95.3%,明显高于 A、B两组,且治疗后患者的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苯环酸氨氯地平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效果,但是厄贝沙坦联合苯环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相对减少,安全性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许小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52例,对其进行银杏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50例,对其进行单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焕荣;许云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到2013年12月间妇产科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引用品管圈管理方式,管理该组内护理人员,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行为;对照组:沿用传统管理办法,管理该组内护理人员。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无交叉。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为15%,患者满意度为86%;对照组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为80%,患者满意度为58%。实验组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管理办法较传统管理办法,可较低妇产科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提高妇产科患者满意度。品管圈管理办法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加强妇产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在于探讨护理干预对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入院治疗的56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结资料及统计学分析表明,针对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措施,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改善目前护理工作的局限性,改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同时它也是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医疗体系深入开展的主要任务,此种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作者:张伟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例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疼痛和颈椎功能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疼痛有显著改善;颈椎功能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作者:贺国涛;代铁柱;张教明;史峰波;姚振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羊水过少为常见产科并发症之一,羊水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以妊娠晚期为常见。羊水过少对围生儿预后有明显不良影响,因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生期产科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足月妊娠合并羊水过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林丽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人感染 H7N9禽流感是由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携带 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2014年1月6日本院感染科负压病房收治1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患者,经过人体外膜氧合作用(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辅助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已成功 H7N9禽流感病毒转阴并撤除 ECMO 置管,病情好转。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严心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输液结束后两种拔针技巧的结果。方法:对笔者医院门诊输液的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给与拔针前心理准备,有所不同的是对照组采取护理三基的拔针方法,实验组采取改良后的拔针方法,比较两组拔针后的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满意率98%,血管保护情况良好,仅有一人因按压时间太短而导致皮下出血,对照组病人的满意率有所下降,仅74%,有9人有皮下出血或淤紫。结论:改良后的拔针技术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避免皮下出血,还能有效促进护患沟通。
作者:何秋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