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研究

宋光雄

关键词:牙列缺损, 种植修复技术,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接受种植牙修复的17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70例患者均接受了为期0.5-5年的随访,其中,4例患者6枚种植体脱落,5年留存率为97.6%;与负重前比较,种植后牙槽骨吸收量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种植义齿修复技术对于牙列缺损具有显著效果,且疗效持久,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调整肠道菌群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肝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肝硬化患者通过口服益生菌的制剂后对血浆内毒素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进行培养和计数5种具有代表性的肠道菌群,研究组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的25例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疗程为10天。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前后的血浆内毒素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数变化。结果:观察发现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效果要好于研究组。结论:研究发现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血毒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数都正常化,效果明显[1]。

    作者: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硬化病人潜在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肝硬化是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有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本病无特殊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和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及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和抢救并发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有: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2.体液过多(腹水);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5.潜在并发症-呼吸困难;6.潜在并发症-感知改变;7.潜在并发症-出血。

    作者:陈鸿雁;王锐;韩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甘露醇罕见不良反应一例

    甘露醇是我科常见的一种药物,出现了一例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4岁。因右肩痛伴右上臂痛、麻木半年,加重2月入院。门诊以颈椎病收入院。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肾脏疾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入院时查体:T 36.2℃,P78次/分, R19次/分,BP140/90mmHg ,心肺腹阴性,辅查:颈椎 MRI 示:颈椎退行性变,颈2、3-胸2、3椎间盘正中向后突出,颈5、6-颈7、胸1椎间盘变性。入院后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入院后予20%甘露醇125M L 快速静滴,丹参250M L 静滴。输入甘露醇约5分钟后出现心悸,恶心、欲吐,无胸闷胸痛,无呼吸困难,10分钟后出颈部及面部皮肤发红、瘙痒,查体:T36.3℃,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左眼结膜充血,枕后部及颈部可见广泛性荨麻疹样风团疹。立即停止甘露醇,改为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盐酸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静推45分钟后颈部及面部皮肤无发红、瘙痒,查体:左眼结膜充血消失,枕后部及颈部风团疹块消失。

    作者:雷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6例化疗患者进行静脉炎防治后观察效果。结果:105例患者没有明显的静脉炎症状,21例患者有较大反应,采取治疗措施后,症状减轻。结论:加强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化疗静脉炎的发生和症状。

    作者:张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太极拳运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6例疗效观察

    太极拳是中华拳法中的一种强身健体之法,以缓慢、柔和和阴阳调和为主要机理,其不仅是强身健体之法,还具有治疗一些疾病的功效,此法老少皆宜。此法对于治疗高血压有其独到之处。24式太极拳习练简单及易于掌握值得民间大众推广。

    作者:董树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肝硬化病人的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肝硬化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护理前后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44.34±1.35、23.15±0.5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肝硬化病人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两面针提取物在大鼠血浆中的代谢研究

    目的:本文首次研究了两面针提取物在大鼠血液中的代谢。方法:大鼠灌胃后,收集血液,用 HPLC -ESI -Q -TOF -MS 分析。结果:本实验一共鉴定了23个化合物。本实验发现还原、甲基化、氧化是两面针中生物碱代谢的主要Ⅰ相反应,葡糖醛酸、硫酸结合是其主要的Ⅱ相代谢反应。结论:本实验为两面针的后续药理学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贾昌平;张斌;钱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应用紫杉醇化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化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总结紫杉醇临床应用特点。结果:骨髓抑制100%,胃肠道反应82.0%,肌肉关节疼痛65.6%,10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脱发;8.8%患者发生轻度肾功损害;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加强化疗整个过程的观察和护理对保证紫杉醇化疗方案的顺利完成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科学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脏是内源性血脂和脂蛋白合成代谢的主要器官,脂肪肝是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高脂血症是NAFLD的一个高危因素,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关系。要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改善预后,我们就要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脂血症的关系、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表现及治疗有科学认识。

    作者:黄云;莫胜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料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及溃疡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贤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I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的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的临床应用、适用范围、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预防与处理等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指出其主要并发症为导管堵塞、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及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练慧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急救与护理效果。结果:6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生心律失常50例,心力衰竭21例,再次心肌梗塞2例。经过积极抢救和综合护理干预后,61例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6例患者因严重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跳骤停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1.04%。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早期进行急救,严密观察病情,提供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陈图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OPD所致重度呼吸衰竭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总结治疗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干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出现重度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共计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15例患者为对照组,15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1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15例患者在接受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某医院检验工作的思路探究

    近年来,随着各级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医院门诊患者和急诊患者大幅增加,门急诊检验室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医院对检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力物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检验室与医院检验科本部的规模、功能、建设目标不相匹配。

    作者:陈建国;吴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减少痛苦,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方法:对本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结果:116例患者中,2例患者同时合并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无法纠正而死亡,其余114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实施合理的护理能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卫晓静;张红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胰腺外伤患者在临床急救探查中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胰腺外伤患者在临床急救探查中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胰腺外伤患者47例。将47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3)与观察组(n=24)。对照组行一期确定行手术;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成功率、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与APTT 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56.5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 及 APTT 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8%)显著低于对照组(47.84%),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腺外伤应用损伤性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可简单、有效且快速的进行止血,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王晓燕;任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简称LPT)对于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对于诊断宫颈病变以及宫颈癌的防治作用。方法:从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LPT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700例,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以此探讨LPT检查对于宫颈病变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2700例经LTP检查的患者中,共有2595例患者在正常范围内,占96.11%,检查为阳性结果的患者共105例,占3.89%。105例阳性患者经阴道镜下活检,检测组织学结果为良性病变或炎症的患者共51例,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CIN)Ⅰ型与Ⅱ型患者共39例,CINⅡ型、Ⅲ型以及CIS患者共12例,SCC/AIS患者共3例。结论:LPT检测对于宫颈病变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是患者及早发现、及早防治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王玲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有效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与运用

    沟通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技能,有效的沟通可帮助护患双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决患儿健康问题,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胡华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42例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医院与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2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2例患者作为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为53±16min ,术中出血量为73±26ml ,肠粘连为25.0%,剩余胆囊为10.0%;22例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为40±11min ,术中出血量为13±6ml ,肠粘连为4.5%,剩余胆囊为0%,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受这一手术方法的完善性和细致性,不仅能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还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80例老年肺炎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80例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为老年肺炎的诊治水平的提高做出探索。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做出总结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有57位治愈(约占71.3%),13例病人好转(约占16.3%),未治愈主动出院3例(约占3.8%),死亡7例(约占8.6%)。结论:老年肺炎由于患者的基础性并发症较多,使其抗药性增强,影响了治疗效果。老年肺炎发病不明显,有多种表现形式,症状也多种多样,死亡率较高。若要提高老年肺炎的治愈率,必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减少老年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仕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