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静脉穿刺引发皮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

秦桂英

关键词:多功能微波治疗仪, 静脉穿刺, 皮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GW系列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静脉穿刺引发皮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1至2004.3我院发生的静脉穿刺引发手背皮神经损伤2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GW系列型多动能微波治疗仪治疗.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护理效果的观察,表明观察组10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GW系列型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静脉穿刺引发皮神经损伤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结核病的免疫预防、免疫诊断以及免疫治疗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对于治疗结核病具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综述看近几年来结核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秀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率较低,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疾病治疗中具备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池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208例相关因素探讨

    输精管结扎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广泛应用的主要节育措施,具有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且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但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常引起多种并发症,给育龄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深入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并发症发生原因,本文对3360例输精管结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其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作者:梁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当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发展关键时期,卫生系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矛盾也日益突出.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持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切实做好医护人员的思想工作,是医疗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杨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对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70例糖尿病玻璃体积血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35例,观察组采取逐瘀活血汤与尿激酶联合治疗,对照组使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使用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采用单一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的6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瘀活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糖尿病玻璃体积血具有众多优势,针对发病病因一一解决,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漫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卡波姆对LASIK术后干眼40例治疗的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人工泪液卡波姆在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干眼症状的疗效.初步探讨人工泪液的治疗方法与原理.方法:选取40例80眼进行过LASIK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泪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和术后3月行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和分析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LASIK术后对照组患者BUT和SIt值的明显减少,而且EGF含量分泌水平下降,出现结膜炎症反应IL-1β的升高.同时治疗组患者经卡波姆治疗后其BUT和SIt值在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患者术后加剧的球结膜鳞状上皮化生程度得到缓解,并有效增加了术后EGF的分泌水平和杯状细胞的数量.结论:人工泪液卡波姆治疗可有效缓解LASIK术后的干眼症状.

    作者:陈男雄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70%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7.5%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疗效确切,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光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对策,从而降低乳腺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1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临床数据资料加以观察分析,对每一个患者均进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并对其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加以统计,分析导致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讨预防并发症的有效对策.结果:42例乳腺癌患者中,进行改良根治手术后,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发生率约为28.5%.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出现皮瓣坏死的患者有5例,皮下积液患者4例,腋窝神经和血管出现损伤患者1例,出血患者1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1例.结论:乳腺癌术后并发症较为常见,手术前的准备情况、手术中的操作损伤以及手术后的护理效果都会造成乳腺癌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绪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现状及分析

    目的:了解CHF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现状及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0例CHF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进行调查.结果:CHF患者饮食控制、称体重、遵医嘱服药、适当的休息锻炼等健康行为依从性不高.结论:CHF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待提高.

    作者:周俊;叶婵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40例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40例普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普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腹腔引流管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胆囊切除的观察组中没有出现并57症,而对照组中有4例;肝胆手术的观察组中有3例出现了并发症,且在放置好腹腔引流管后,在七天内全部治愈,对照组中有6例,七天的治愈率仅为57.1%;肠瘘观察组中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就进行了腹腔引流管的放置,治愈率是66.7%,还有3例在进行肠瘘确定性手术之后痊愈,对照组中的患者治愈率仅为33.3%,在放置好腹腔引流管之后,肠瘘对照组中的患者治愈率是66.7%.结论: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中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大大提高了普外患者的治愈率,而且有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家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肿瘤化疗病人静脉输液的护理

    静脉输液是当前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之一,已被普遍的应用于临床.病人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因为化疗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刺激性、反复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时间过长以及长时间输液等因素,不可避免的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致使药液渗漏,引起静脉炎,在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如不慎发生外渗或外漏可造成病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溃疡,重者可造成皮下组织坏死以及深部组织如肌腱和关节损伤,甚至造成功能障碍.现将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规护理作一些介绍.

    作者:黄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伤的护理

    本文对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创伤的45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在进行手术之前要对患者做好心理的护理,急诊患者情绪多变,比较多虑、急躁,相对简单易懂的语言教育患者可以使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患者如果出现一定的精神负担,要对患者进行讲解相应的可行性.术后要密切的观察移植皮瓣,治疗观察静脉血管危象,肿胀.积极想预防血管痉挛、供区切口感染的发生,对于慢性感染创面移植皮瓣后进行特殊的灌洗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皮瓣成活率达到97.8%.

    作者:杨雪;赵彦红;劳钰淇;罗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讨论有效护理措施,提出护理要点,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病患生命.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与白血病患者深入沟通,了解掌握患者心理特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促使病患对白血病以及自身的心理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建立治疗的信心.结论: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明珠;热西旦·托胡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机治疗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呼吸机治疗整体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重症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1例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治疗有效率90.91%,死亡率9.09%,平均住院时间(19.89±1.03)d.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利用呼吸机治疗时给予正确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救护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措施及其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给予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中医辨证治疗,所有患者1周后腹痛逐渐减轻,2后后大便次数逐渐减少;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调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3.75%、90.32%、85.7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曹金枝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功能磁共振在脑梗死恢复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30例脑梗死发病4周的患者,行常规及功能MRI检查,包括DTI、MRS扫描,并在发病后12周、半年后再次行该检查,在检查同时均进行NIHSS评分和BI评分判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病灶侧和病灶对侧两侧的ADC值和FA值的比较.同时分析NAA值的变化.结果:梗死灶FA下降,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和BI呈负相关;梗死灶和正常脑组织的ADC值、FA值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及相关参数,可以为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杨银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97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心理焦虑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临床效果、心理焦虑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心理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胡家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病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考察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分析.将其分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和下呼吸道反复感染两类,并对各类患者的病因加以分析.结果:通过对临床资料分析可知5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为上呼吸道反复感染,33例患者为下呼吸道反复感染.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7例上呼吸反复感染患者中,有2例患者致病原因为胃食管反流,占有11.76%的比例,7例患者病因为慢性鼻类炎,占有41.18%的比例,6例患者的病因是慢性扁桃体炎,占有35.29%的比例,剩余的2例患者致病原因不明;33例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者中,因胃食管反流而致病的患者仅有1例,占有3.03%的比例,因免疫缺陷而致病的患者比例较大,占有45.45%的比例,而致病原因不明确的患者有3例,占有9.09%的比例.结论:根据结果可知,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原因复杂多变,有的甚至原因不明.并且上、下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致病原因存在很大差异,病因多种多样.多种因素相结合作用是致使呼吸道反复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对其临床病因进行精准判断并综合分析,做到对症用药,对症治疗,使患者尽早康复,摆脱病痛.

    作者:何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探析

    目的:探析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44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与临床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与对照组相比76.19%%明显较高,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行之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脑梗死10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人脑梗死发病的特点与临床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的方法,选择从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0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了临床的检查与头颅CT的检查.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观察组,使用干预的手段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得到治愈的有21例,治愈率达到42%,好转的有26例,好转率达到52%,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达到6%;对照组的50例患者得到治愈的有10例,治愈率达到20%,好转的有30例,好转率达到60%,死亡的有10例,死亡率达到2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老年人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降颅压和抗凝剂及镁剂,对老年人脑梗死的并发症进行积极治疗是有效治疗老年人脑梗死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德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