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卫平
目的:分析总结影响麻醉科医护人员护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相应对策。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1年2月-2013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麻醉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麻醉处理的满意度及相关建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护理流程、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医患沟通、对患者需求的注重程度、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因素是影响患者体验的重要因素。结论: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应变沟通能力,使命感与责任感,积极合理的护理制度、贴心的麻醉护理服务及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作者:宋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增加,加之个别不良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使医患、护患矛盾不断加大。尤其是基层医院,各种工作分工不严格,导致许多非护理方面的任务落到护士身上,加重护士工作负担。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科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对护士提出更高要求。各种检查、各种考试的层出不穷,一方面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水平,同时另一方面剥夺护士的体力与精力,给护士造成了各种压力,甚至有的跳槽、使本来就缺编的护士进一步流失。如何减轻护士压力,使之身心愉悦地投入护理工作,并保持护理队伍的稳定发展,是临床护理管理者的共识和需要迫切解决的。
作者:任敬先;付凤兰;卢文苏;李艳君;刘进普;高文进;石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治疗,研究组则行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景书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金双歧佐治小儿霉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霉菌性肠炎患儿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4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与护理研究。观察组2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采用思密达、金双歧佐治并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与常规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2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经过思密达、金双歧佐治,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20例霉菌性肠炎患儿经过制霉菌素治疗,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金双歧佐治小儿霉菌性肠炎疗效确切,通过实行优质护理患儿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使用镇肝熄风汤合四物汤加减治愈由于贫血导致血压升高,伴随出现顽固性头痛老年患者一例。
作者:郑铁龙;王平安;李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医院管理的双重性、人员的不稳定性,决定了门诊管理难度。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目前医院门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旨在全面提高综合性医院门诊的管理水平,为广大患者创造更舒适的就医环境。
作者:沈宝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阿司匹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持续时间及24hST段压低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白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海盐县人民医院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所实施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60例,其中局麻组30例,硬膜外麻醉组30例。结果:局麻组患者在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天数以及平均住院费用都优于硬膜外麻醉组,而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术后疼痛轻,住院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尤其在基层医院。
作者:郑欣;王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用药效果。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抗氧化能力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对照组,总抗氧化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疗效、心功能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和心功能,可能与其改善的抗氧化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作者:况余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患者采用改进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182例行中心静脉穿刺的 ICU住院患者进行改进护理操作方法,观察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局部皮肤阳性反应、检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第1天和第7天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反应感染指标)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全身不良反应、局部皮肤阳性反应、置管后第7天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深静脉置管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有明显优势,降低患者感染率,从而降低患者住院日与住院费用,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针对金属铸造支架与隐形义齿的结合,研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5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先制作金属支架根据常规情况下的牙体作预备、设计,其次设计隐形义齿,进行临床的应用。结果:根据两年时间的观察记录,除却其中一位患者基托折断以及一位患者其自身牙自己脱落意外,其他患者均正常,没有出现意外情况,使用效果极佳。结论:金属铸造支架跟隐形义齿的结合应用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修复价值。
作者:兴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150例尺桡骨双骨折住院患者,进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其术后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对150例尺桡骨双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中,有6名患者出现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分别有1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及出血状况,其余患者均无异常。结论: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对于患者的副损伤较小,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杨绍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NS)难治性水肿的有效护理手段。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儿7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专科护理,两周后对比护理效果,主要为患儿水肿消散程度和发生感染或栓塞的情况、生活质量比较。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水肿改善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对照组4例发生感染,与干预组0例发生感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主观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专科护理有利于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患儿预防感染,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于辅助疾病的治疗十分关键。
作者:刘夕莲;宋章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应用于老年胆道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的80例胆道结石老年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老年胆道结石,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跃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空心螺钉+钢丝环扎术。术后观察患者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髌骨骨折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震伟;刘新洲;石美华;王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门诊单号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5.66±4.56)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2/32),住院时间(9.46±1.33)天。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6.68±4.51)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1/32),住院时间(7.16±1.13)天。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及主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吴明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其科学护理的方法应用。方法:以我院救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8例资料为对象,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分析母婴结局表现。结果:本组胎盘早剥的患者当中,57例在产前被确诊为胎盘早剥,为总数的73.07%,21例患者在产后确诊为胎盘早剥,为总数的26.92%;21例围产儿死亡,死亡率为26.92%;2例患者切除子宫,为总数的2.56%,无孕妇或产妇死亡。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对胎盘早剥临床特点的观察,并熟悉其诱因,尽量的做到早识别,早发现,结合科学护理方法的应用,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作者:宋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本文阐述了医疗用药失误的概念,并分析了医疗机构中出现用药失误的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作者:顾燕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急性结膜炎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西药对照组按医嘱要求按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应用替沙星滴眼液,每隔半小时滴眼一次基础上加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17例,好转2例,总显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11例,好转6例)总显效率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作者:戴家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方法以及价值进行了探讨。方法:选择消化内科患者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选择和分组都要具有随机性,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和康复效果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84%,康复率分别为98%、80%,前者的住院时间也远远小于后者,比较两组数据,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实施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可以使患者康复的时间缩短,康复率提高,护患关系得到改善。
作者:李秀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