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湖湘中药特色与传承发展——刘绍贵主任药师学术经验撷要

刘红宇;欧阳荣;廖建萍;张裕民;李珊

关键词:湖湘中药, 传承, 发展, 刘绍贵
摘要: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溯源湖湘中药历史沿革,总结刘老对湖湘中药文化的传承发展观:中药的传承有别于中医的传承,更有必要研究探讨其创新发展;传承者应医药兼通,医药逐步分业致许多研究成果难以与中医理论和临床应用对接;中药学术经验包括特色技术主体内容中较为普遍、实用与推广价值的东西,值得传承;传承更重要的是传递一种敬业奉献精神,传承一种文化理念和中医学思维.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咳嗽变异性哮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目的:探索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痰瘀互结病证结合大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模拟中医病因,以幼龄大鼠肺脾气虚,烟熏致痰浊内生,长期激怒联合高脂饮食致气滞血瘀,建立痰瘀互结中医证候模型;模拟西医病因病理,卵蛋白氢氧化铝致敏,辣椒素激发,建立西医大鼠CVA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自发活动情况、咳嗽反应、肺支气管病理组织形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痰瘀互结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P<0.01),自发活动减少(P<0.01),咳嗽次数增加(P<0.01);支气管管腔狭窄,黏膜增厚,肺泡腔增大,黏液分泌增多,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P<0.01);与模型组比较,痰瘀同治组各项观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模拟传统中医病因、西医病因病理建立CVA动物模型;以整体观念、微观验证综合评价中医CVA动物模型;以方测证,痰瘀同治反证CVA动物模型.多因素复合作用可成功复制CVA大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作者:王文丽;李冬梅;施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艾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肾上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艾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肾上腺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空白组大鼠正常饲养,不予干预;生理盐水组用0.9%氯化钠后肢肌肉注射,0.3 mL/d,连续28d;模型组与艾灸组每天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按2.5 mg/100 g后肢肌肉注射,连续14 d以制备肾阳虚模型,造模成功后,两组每天继续予以同剂量氢化可的松注射以维持肾阳虚证,艾灸组同时予关元、肾俞穴隔日交替艾灸治疗,其他3组大鼠同样抓取、捆绑,连续14 d,取材,计算各组大鼠肾上腺系数,在显微镜下观察肾上腺组织形态结构.结果:运用激素造模14 d后,模型组和艾灸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幅度不及空白组明显(P<0.05);治疗14 d后,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幅度明显上升(P<0.05),但不及空白组明显(P<0.05);模型组大鼠肾上腺质量及系数较空白组均显著下降(P<0.01),而艾灸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1),但仍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大鼠的肾上腺形态结构有明显损害,肾上腺皮质排列不规则,结构不清晰,皮质变薄、髓质稍增厚.而艾灸组大鼠的肾上腺形态结构损害的程度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的减轻.结论:艾灸关元、肾俞穴能够改善肾阳虚模型大鼠阳虚症状,使大鼠体质量增长幅度上升,减轻其肾上腺形态结构损害,增加肾上腺重量及系数.

    作者:冯国湘;肖小艳;胡胜林;朱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针刺“四关”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四关”穴与单用“合谷”穴或“太冲”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为对穴研究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合谷穴组)针刺双侧合谷穴治疗,B组(太冲穴组)针刺双侧太冲穴治疗,C组(四关穴组)针刺四关穴治疗,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运用HAMD抑郁量表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评分,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分析.结果:治疗后3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与A组、B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分别与A组、B组比较,C组总体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与A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关”穴与单用“合谷”穴或“太冲”穴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针刺“四关”穴疗效优于单用“合谷”或“太冲”.

    作者:叶海敏;张鹏;林旭明;姚雯;任珍;吴清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颈椎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X线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X线特征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31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系统性研究,经X线诊断和中医证候分型,观察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颈椎病的症状、辨证分型、颈部X线检查结果.结果:中医症状眩晕占第1位,下面依次是筋痹、项强、脉弦、萎症、目疾、烦躁、痉症、嗳气等;中医证候分型依次为痹证型(39.24%)、眩晕昏厥型(31.01%)、落枕型(18.99%)、痿证型(8.86%)和五官型(1.90%);患者X线表现,落枕型的常见X线表现为颈椎生理弧度弯曲,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低于其它3型(P<0.05);痹证型常见X线表现为钩椎关节病变;眩晕型颈椎病的常见X线表现为椎间孔变窄和下颈椎失稳;而椎间隙变窄更常见于痿证型颈椎病.结论:颈椎病X线征象和中医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邓祥春;李贵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穴位注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注射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予以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全露婕;李琳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止血方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引流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止血方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患者血清D-二聚体及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12h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止血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5、7d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肢体肿胀程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血清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后开始逐渐降低,至术后7d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节点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膝上15 cm及膝下10 cm处肢体周径及患肢肿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止血方可明显降低THA患者术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患肢周径,其在抗凝、减轻患肢肿胀方面与低分子肝素具有相同的效果,但其在减少术后出血风险方面优于低分子肝素.

    作者:陈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低嘌呤、低热饮食,大量饮水,口服苏打片,治疗组给予痛风康方颗粒冲服,对照组予以双氟芬酸钠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均降低;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服用秋水仙碱患者治疗组为2例,对照组为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肿痛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康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减少秋水仙碱的使用.

    作者:肖群飞;邵先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杜仲对骨形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从杜仲对干细胞增殖及成骨性分化的影响、对脂肪干细胞增殖及成骨性分化的影响、对成骨样细胞增殖及骨形成的影响、对成骨细胞增殖及骨形成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阐述,总结杜仲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陆成龙;范鑫梅;郭艳幸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耳穴贴压对脑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的评价

    目的:评价耳穴贴压对脑卒中患者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为社区脑卒中防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陕西省泾阳县城关区选择脑卒中患者100人和脑卒中高危人群150人,将脑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再按照干预类别分组,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西医管理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干预.结果:脑卒中患者经耳穴治疗,其血糖、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下降更为明显,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耳穴治疗组仅在血压达标人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开展的一级预防中,耳穴治疗组在血糖、血压及体重指数的控制上都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对比,脑卒中高危人群耳穴贴压组的血糖达标人数、血压达标人数、舒张压、胆固醇及体重指数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脑卒中高危因素,用于脑卒中一、二级预防效果显著.

    作者:张慧;闫咏梅;谢福恒;张焕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通元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将70例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元针法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的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而反映偏瘫侧痉挛肌的IEMG则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偏瘫侧肢体的FMA评分、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而IEMG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元针法结合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提高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细华;罗玳红;刘小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MOOC时代对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和思考

    在介绍慕课发展背景和分析中医基础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慕课时代中医基础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发展思路,并就慕课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思考.认为通过慕课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必将推动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作者:陈聪;李定祥;廖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油橄榄叶中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橄榄苦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测定油橄榄叶中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Syncronis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4,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橄榄苦苷分别在295 μg· mL-1~7.375 μg· mL-1(R2=0.9999)、558 μg·mL-1-13.95 μg·mL-1(R2=0.9999)、980μg·mL-1~24.5 μg·mL-1(R2=0.9993)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36%(RSD%=1.88%)、98.85%(RSD%=1.33%)、100.42%(RSD%=2.1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油橄榄叶中毛蕊花糖苷、木犀草苷和橄榄苦苷的鉴定及质量评价.

    作者:王和宇;李春娜;王旭;张晶;徐暾海;刘铜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黄褐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埋线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E内服和氢醌乳膏外涂,中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内服,埋线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联合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逍遥散内服和穴位埋线治疗.观察4组治疗后的皮损面积评分、皮损颜色评分、下降指数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积分低于其余3组(P<0.05),中药组和埋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4组下降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联合组高于其余3组(P<0.05),埋线组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埋线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对照组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高于埋线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埋线组均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和逍遥散治疗肝气郁结型黄褐斑均有较好的疗效,二者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作者:华敏;夏开莉;游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首都中医高校视频资源的调研与分析

    通过调研,梳理北京地区中医药视频资源的脉络,基本掌握目前北京地区中医高校中医药视频资源的数量、分布、应用等情况,为全国中医药视频资源的调研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并为中医药视频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奠定工作基础.

    作者:王蕊;李斌;符永驰;李兵;于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味频率分析

    目的:探讨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总结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中药方剂35首,常用中药45味,进行用药频率分析.结果: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疏松症使用频率居前45位的药物中,补虚药23种(51.11%),活血化瘀药6种(13.33%),祛风湿药5种(11.11%),利水渗湿药4种(13.33%),清热药4种(8.89%),利水渗温药、收涩药各2种(4.44%),平肝熄风药、温里药、解表药各1种(2.22%).35首中药方剂中用药频率居前45位的药物中常用的中药有牛膝、当归、木瓜、苍术、独活、川芎、防风、桂枝、红花、威灵仙等.结论:平乐郭氏正骨治疗骨质巯松症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为主;平乐郭氏正骨认为补肾填精、强筋壮骨、活血化瘀是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法.

    作者:孟璐;张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伤寒杂病论》对湿痹的论治探讨

    痹证,《黄帝内经》多单称之为痹,也有很多复合名称,如行痹、痛痹、着痹、五脏痹、五体痹等.本文着重论述以关节及肌肤疼痛为主的湿痹.历代医家所谓的风湿、历节、热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风湿热痹等名称多与此相关.本证常见于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等症.

    作者:尤志强;林松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西药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3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达帕林凝胶外用、中药泡洗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多发性跖疣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中药泡洗疗法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维A胶囊.在治疗第1个月和第2个月时各观察1次且同时记录患部皮疹情况.记录治疗组治疗结束时的肝、肾功能及血脂情况.比较两组终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5.0%,治疗组为5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3.1%,治疗组为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外用、中药泡洗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作者:鲍希静;荣光辉;席建元;陶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补气生血口服液何首乌渗漉工艺优化研究

    目的:优选补气生血口服液中何首乌提取方法与生产工艺条件.方法:以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比较何首乌提取生产工艺,选择佳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该方法的不同影响因素(加醇倍数、含醇浓度、渗漉时间)的影响,从而优化何首乌生产工艺.结果:何首乌佳提取工艺方法为渗漉法,佳提取条件为:含醇浓度55%,加醇倍数30,渗漉时间36 h.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稳定可靠,具可操作性和重复性.

    作者:陈璐;李晋奇;汪洋;胡远;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方中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复方中药对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转阴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复常率的影响,从而了解复方中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论文、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查找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表的关于复方中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11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分析,共7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HCV-RNA转阴率[OR=1.73,95%CI(1.19,2.53),P=0.004<0.05],ALT复常率[OR=2.28,95%CI(1.45,3.59),P=0.0004<0.05]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AST复常率[OR=2.33,95%CI(0.88,6.20),P=0.09>0.05]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中药对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华;周珉;薛博瑜;孙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玉女煎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玉女煎联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自愿的条件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玉女煎.治疗两周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脂含量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6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5),而HDL-C治疗后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孕妇剖宫产、羊水异常以及胎膜早破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以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女煎联合胰岛素泵短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血糖,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向华;田辉;欧阳蜜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