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肿瘤术前动脉栓塞(附14例报告)

陈增;粟周海;张延平;杨昌录;胡敬仙

关键词:肾肿瘤, 肾动脉, 栓塞
摘要:目的:探讨肾肿瘤根治术前肾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患者在根治术前2-7天行胃动脉栓塞,结果:14例手术均顺利,出血60ml-220ml,平均120ml,无一例输血.结论:术前对肾脉肿瘤行肾动脉栓塞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增加手术成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及其实施效果,以进一步提高孕产妇的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月于我院产科住院的孕产妇99例,将实施风险管理的50例产妇列为观察组,余49例实施常规护理产妇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的顺产率,产后尿潴留、出血、感染、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99%,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产科护理风险较高,实施风险管理能够使产妇的心理状态在分娩全过程中相对稳定,增强产妇的信心及忍耐力,增加顺产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较高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生活方式与儿童健康教育探析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现代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孩子的健康.加上儿童处于人生的开始阶段,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成熟,所以要想促使儿童获得健康的成长,就必须在儿童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生活方式的科学化,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帮助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于生活方式和儿童健康教育的具体联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以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作者:杨梦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宫颈癌的防与治

    宫颈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健康与生命,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与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作者:熊素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消除宫外孕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

    宫外孕是现今案例较多的一种女性疾病,患者具有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给予宫外孕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如何通过有效护理,使宫外孕患者焦虑心理得到消除做出探讨.

    作者:郑巧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颗粒的三七薄层的研究

    目的:对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颗粒的三七薄层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研究中分别采取不同的提取方法、展开剂以及展开条件对相同的复方丹参片和复方丹参颗粒展开薄层色谱实验,并挑选出佳实验条件.结果:终确定采用硅胶G高效预制薄层板进行分离,展开剂为:以二氯甲烷-无水乙醇-水(70∶45∶6.5),相对湿度<18%的条件下为佳实验条件,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以及三七皂苷R1均存在清晰斑点,分离效果良好.结论:采取以上薄层色谱法展开实验,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可以对该类制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值得关注.

    作者:曹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心理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妇产科患者围手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妇产科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得知,观察组SAS评分为(36.8±7.1)SDS评分为(39.3±8.9),对照组SAS评分为(42.3±8.5)SDS评分为(44.1±8.6)观察组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好,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淑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心理辅导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康复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辅导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康复的价值分析.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用中药理气活血汤(主要药物:姜黄、五灵脂、香附、槟榔、柴胡、白芍),对照组口服氧氟沙星片和甲硝唑片.结果:两组治疗2疗程(6周),观察组取得愈显率87.88%,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取得愈显率53.13%,总有效率为81.25%,与对照组愈显率比较,P<0.01;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心理辅导与心理护理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可取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恒燕;吕海燕;亓立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行保乳手术治疗的3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年.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远处转移、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乳腺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低,术后随访复发率及转移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智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实施优质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院老年患者的实际心理特征进行实际观察,然后了解老年人患者的具体心理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优质护理,对护理前后进行效果比较,从而得出优质护理对于老年人患者的实际意义.方法:针对本院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的130例老年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而且也进行了相应的临床总结分析,并对老年人患者出现的特有心理特点,进行优质护理,对患者的血压、情绪、食欲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进行仔细观察,而且也对老年人患者进行评价护理人员满意度的调查,然后把具体资料和没有经过优质护理的老年人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学调查分析,发现老年人患者在经过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血压有所稳定、食欲好转而且睡眠质量明显有所好转,其他身体健康标准都有所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结论:老年人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情绪情况和自身的生理功能以及生命指征都有着深刻的联系.所以对老年人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对老年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以及提高老年人患者的生活质量来说,都有着明显的积极意义.

    作者:冯艳红;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及研究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对其行PTCD术放置胆道引流管,通过肝脏穿刺的次数、穿刺的时间、内引流及支架植入的例数、引流的有效时间等来观察通过改良PTCD与常规PTCD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所下降,改良PTCD术优于常规PTCD术(x2=61.4876,P<0.05).结论: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令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认真做好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反应、口唇、皮肤、粘膜的颜色,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结果:100例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中,96例顺利完成,2例不配合,2例气道反应性高,成功率96%.结论:对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李雪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预防与养生保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常见的病变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慢性并发症,只要糖尿病患者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预防和防治它的发生的.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将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水平,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在服用西药的同时配合一些中药来进行综合调理,可以有效预防和防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

    作者:张秀杰;杨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0例血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因素分析及质控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引起血常规样本不合格的因素,找出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血常规样本合格率.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的2010例血液样本,将其中的50例不合格血常规样本收集后认真分析其不合格原因,通过分析归类找出质量控制对策.结果:溶血、血液凝固、乳糜血、样本类型错误、样本放置时间过长、标本重复等是导致血液样本不合格的原因,且分别占血常规不合格样本的比例为1.19、1.69、0.99、0.79、0.19、0.09.结论:按照样本采集操作规程采集标本、加强对标本采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工作严谨性并加强医院科室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起到降低血样不合格率的作用,对于提高所采集的血样检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练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内科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共20例存活患者,其中观察组死亡6例,死亡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28.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不能进行盲目的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IKB激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IKB激酶(IKK-β)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IKK-β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法检测IKK-β、磷酸化IKK-β表达水平,并观察IKK-β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1) SLE患者TNF水平(242.88±49.9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5.23±31.5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LE患者IKK-β基因表达水平(1.61±1.3)与正常人(1.57±1.38)相比无差异(p>0.05);(3)SLE患者磷酸化IKK-β蛋白表达水平(1.55±0.21)显著高于正常人(0.9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LE患者 IKK-β表达与抗核抗体、dsD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IKK-β表达明显增高,与SLE发病及病情活动相关,提示IKK-β在SLE的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继云;王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胃肠道肿瘤术后肠内外营养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7至10天内)营养支持的合理途径.方法:分析在我科住院的4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途径,其中26例(EN+PN组)为术后1-2天给予肠内营养(加少量肠外营养),16例(TPN组)为术后7天内给予全肠外营养,术后第7天观察患者的营养指标、肝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给予EN+PN组患者营养指标及肝肾功能方面均优于TPN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TPN组患者.结论: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合理给予EN+PN优于TPN,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营养状态的改善及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洪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分析

    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因为地域原因,有着相对滞后的特点;临床护理现实情况,有着相对比较突出的特殊性,临床专人带教模式在实施过程相对艰难,总体呈现带教队伍年轻,带教意识薄弱,总体带教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对边疆相关的带教人员进行更为专业的培训,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带教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提升.本文即就如何加强边疆地区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培训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红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人类命运可能有规律性存在

    人的出生时间、地点对人的一生命运的方方面面都可能有着很大的关联.人的命运也可能有规律的存在的.

    作者:张霖;张重俊;李惠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苯扎贝特抗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苯扎贝特降血脂治疗外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将58例高甘油三脂(TG)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苯扎贝特组和对照组.苯扎贝特200mgTid治疗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苯扎贝特组TG、TC、LDL-C、IMT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苯扎贝特有效降血脂的同时有稳定甚至逆转动脉硬化的进程.

    作者:秦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行住院治疗的重症肾衰竭患者37例,给予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发现患者在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方面较治疗前都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随访调查发现患者的1年存活率为67.6%,高于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1年平均存活率(51.4%);结论: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在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疗效好、患者存活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下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