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研究

朱璐;陈红天;丁正香;尹天雷;戚磊;刘军

关键词:子宫肌瘤, 中医证候,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指标提供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不同证型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局部血流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瘀热交阻和气虚血瘀4证子宫肌瘤内部血流特征有区别,其中“周边环绕”以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点状”则以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杂乱”以瘀热交阻证所占比例较大.4种常见证型间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瘀热交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湿瘀结证与瘀热交阻证,瘀热交阻证与气虚血瘀证的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痰湿瘀结证、痰湿瘀结与气虚血瘀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动、静脉频谱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静脉流速有不同程度差异,但不同证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候在其内部及周边血流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
中医药导报杂志相关文献
  • ISO国际标准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从ISO9000标准在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ISO9000纳入中医药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把ISO引入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思路3方面进行阐述,认为ISO体系对中医药院校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和伟;刘师嘉;王晶;孙莹;王丛悦;陈亚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予GP方案治疗,治疗组再予抑木扶土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KPS)、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产生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以损害患者WBC、N、PLT、HB、ALT、BUN、Cr为主;治疗后治疗组患者WBC、N、PLT、HB、ALT各指标损害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

    作者:罗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药血清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的抗菌活性.方法:以DimonsilC18(2)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水-甲醇-乙腈(42∶20∶3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在波长为240 nm时,用HPLC法对血清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定量;并用比浊法测定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8种临床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伤寒杆菌(MICEV为0.4329 μg/mL,MICRU为0.3784 μg/mL)、甲型副甲伤寒杆菌(MICEV为1.0824 μg/mL,MICRU为0.9465 μg/mL)、痢疾志贺菌(MICEV为2.1645 μg/mL,MICRU为1.8921 μg/mL)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菌(MICEV为1.0824 μg/mL,MICRU为0.9465 μg/mL)作用.结论:吴茱萸生物碱含药血清对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和福氏痢疾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作者:吴方评;金苹;蒲洪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薏苡仁油交联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薏苡仁油交联环糊精包合物(CSO-CDP)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均质法,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方法优化薏苡仁油交联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优选出的佳工艺为薏苡仁油(CSO)与CDP投料比为1∶10,包合温度25℃,溶解薏苡仁油的溶剂量为1.92%,在此条件下的包封率为72.76%.扫描电镜法、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均表明形成了包合物,且包合物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湿稳定性.结论:以佳工艺条件制备的薏苡仁油交联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有显著提高,且重复性良好.

    作者:周云龙;徐蓉蓉;王冬东;李小梅;张婉菁;陈琳;胡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药乳膏外治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润肤止痒乳膏外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皮损处外涂润肤止痒乳膏,对照组皮损处外涂维A酸乳膏,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红斑积分、鳞屑积分、浸润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外用中药乳膏润肤止痒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好.

    作者:庄小梦;辛卫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辅助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辅助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接收控制血糖、每天洗足、正确修剪趾甲、修除胼胝等糖尿病足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固定人员协助下接收“足底操”护理,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压力、总冲量、局部压力和局部冲量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桂英;何宏;刘声;孙书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药干预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结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及可能作用机制;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征;系统的探讨中药干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特点可以为进一步探究中药对变应性鼻炎的干预治疗提供信息基础.

    作者:颜利晶;谭琥;李玲;白强;谭程丹;宁状状;王慧婷;靳皓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均匀试验法优选玄参总环烯醚萜苷提取工艺

    目的:研究玄参中以哈帕俄苷、桃叶珊瑚苷、哈帕苷为代表的总环烯醚萜苷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含量,以玄参总环烯醚萜苷(STI)提取率为指标先通过单因素筛选对STI影响较大的因素,再进行均匀试验,确定优工艺.结果:结合实际情况,STI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5℃,溶剂量1:14,提取次数2次,第1次8倍量,第2次6倍量,每次1h,STI提取率为1.88%.结论:此工艺基本可行,可为工业大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龚友兰;刘东亮;龙亦文;雷洋;黄惠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三橘荔核汤对CAP/CPPS患者前列腺液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橘荔核汤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前列腺液IL-1β、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AP/CPPS(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三橘荔核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前列腺汤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NIH-CPSI积分及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1β、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NIH-CPSI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的表达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橘荔核汤治疗CAP/CPPS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相关.

    作者:袁轶峰;袁博;刘涛;朱文雄;谭谈;傅显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舒筋洗外用颗粒对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筋洗外用颗粒治疗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舒筋洗外用颗粒浸洗肘关节及前臂,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洗肘关节及前臂,两组均进行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1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从肘关节Anderson-价标准、肘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功能3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洗外用颗粒配合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促进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韦伟标;郭跃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针灸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40例初发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接受脑卒中急性期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再接受12周的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者Barthel指数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灸治疗后、随访结束时,治疗组抑郁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症产生.

    作者:彭劲;彭文达;朱茂;陈玲;顾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浮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浮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肩)和对照组(83肩)各75例.治疗组给予浮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松解联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均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均增加;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共发现不良反应频次179肩次,对照组184肩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刀结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盛超;王蜜;巩尊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指标提供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不同证型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局部血流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瘀热交阻和气虚血瘀4证子宫肌瘤内部血流特征有区别,其中“周边环绕”以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点状”则以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杂乱”以瘀热交阻证所占比例较大.4种常见证型间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瘀热交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湿瘀结证与瘀热交阻证,瘀热交阻证与气虚血瘀证的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痰湿瘀结证、痰湿瘀结与气虚血瘀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动、静脉频谱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静脉流速有不同程度差异,但不同证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候在其内部及周边血流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

    作者:朱璐;陈红天;丁正香;尹天雷;戚磊;刘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论强化中医思维是中医护理专科发展的关键

    探讨了中医思维和中医护理的特点,分析了中医护理专科发展的现状,认为强化护理人员中医思维的培养是中医护理专科发展的关键.中医思维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掌握中医知识,强化中医思维,二是加强临床实践,注重经验积累.

    作者:廖若夷;张月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包括降低颅内压、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两组患者共治疗14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区别.结果:在血脂水平上,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及LDL-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5),而HDL-C高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TC、TG及LDL-C 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及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流变学上,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上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具有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降低血脂水平、纤维蛋白原及血清D-二聚体有关.

    作者:王广梅;沈洋;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药SCI论文学科分布规律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药SCI论文中的学科分布规律,为更好地利用学科交叉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1986-2015年,以5年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内,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收录的以“中医药”为主题词搜索到的全部期刊文献.结果:2001-2005周期发表的中医药相关文献,从之前15年总计15篇,骤增到了950篇,且之后保持快速增长,至2011-2015年增至近8000篇,涉及学科增长到了158个.药剂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学科与中医药的学科交叉已成为中医药发展中公认的热点;更有一些在近五年才出现在学科分类列表中的学科,如细胞组织工程、应用数学等,可能成为发展的潜力所在.结论:中医药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融会贯通其他先进学科的先进技术,利用学科交叉开拓研究思路,促进更多交叉学科的形成、发展.

    作者:赵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苏格木勒-3汤中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部位体外GC-MS分析

    目的:建立苏格木勒-3汤中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部位体外GC-MS图谱,分析其体外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格木勒-3汤中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部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从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各色谱峰中共鉴定出59个种化学成分,其中“表观丰度”大的为10号峰桉油精(73.73%),2、5号α-蒎烯(2.30%、9.96%)、23号α-松油醇(6.46%)、4号峰α-水芹烯(1.00%)、6号峰α-月桂烯(0.82%)、12号峰γ-萜品烯(0.81%)、15号峰β-芳樟醇(0.72%)7个成分为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中主要特征性成分.结论:苏格木勒-3汤中白豆蔻-白苣胜挥发油部位是主要药效组分,且分析得到的成分均为本方有效物质基础;建立的方法可作为本方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敖道夫;呼日乐巴根;阿拉坦敖日格乐;萨础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从产地历史沿革、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品种选育几个方面对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黄芪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认为对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可科学地指导优质黄芪的栽培生产,提高黄芪栽培品的产量与品质,有助于保护和开发野生黄芪种质资源.

    作者:吴宏辉;李红丽;侯俊玲;王文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药治疗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

    从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辨证及治疗原则等方面进行综述,其辨证当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证为目,补益是其基本治则,并从中医的中药、情志、艾灸及其他疗法方面总结了癌因性疲乏的中医治疗现状.

    作者:林学英;王云启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气血宁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气血宁口服液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HC-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随时间依时间变化设定,依次为313、258、250、277、230、321、255、350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检测时间90 min.结果:确定了15个共有峰,12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3以上,指认了芍药苷、阿魏酸2个特征峰,并对其余各共有峰进行了药材归属鉴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气血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指标.

    作者:林晓春;翁立冬;郑锦坤;李旭桂;黄升昌;陈静梅;林晓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中医药导报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