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英;王云启
介绍刘福官教授治疗耳鸣、耳聋、鼻鼽与喉咳验案,分析其辨证思路和用药体会,刘师主张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因人、因时、因地、因证治疗疾病,即圆机才能活法.
作者:马胜民;张春建;陈培明;刘福官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SCI论文中的学科分布规律,为更好地利用学科交叉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1986-2015年,以5年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内,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收录的以“中医药”为主题词搜索到的全部期刊文献.结果:2001-2005周期发表的中医药相关文献,从之前15年总计15篇,骤增到了950篇,且之后保持快速增长,至2011-2015年增至近8000篇,涉及学科增长到了158个.药剂与药理学、药物化学等学科与中医药的学科交叉已成为中医药发展中公认的热点;更有一些在近五年才出现在学科分类列表中的学科,如细胞组织工程、应用数学等,可能成为发展的潜力所在.结论:中医药的发展应该充分利用、融会贯通其他先进学科的先进技术,利用学科交叉开拓研究思路,促进更多交叉学科的形成、发展.
作者:赵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舒筋洗外用颗粒治疗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舒筋洗外用颗粒浸洗肘关节及前臂,对照组采用温水浸洗肘关节及前臂,两组均进行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1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从肘关节Anderson-价标准、肘关节活动度及前臂旋转功能3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前臂旋转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洗外用颗粒配合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儿童陈旧性Ⅰ型孟氏骨折术后关节功能障碍,促进术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韦伟标;郭跃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总结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方法及可能作用机制;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特征;系统的探讨中药干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特点可以为进一步探究中药对变应性鼻炎的干预治疗提供信息基础.
作者:颜利晶;谭琥;李玲;白强;谭程丹;宁状状;王慧婷;靳皓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咳嗽病变部位在肺,但五脏六腑均能令人咳.不同的医家对咳嗽的治疗思路迥异,赵氏临床善用轻清宣透法治疗疑难咳嗽,其用药轻灵,效若桴鼓.
作者:崔健;赵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解郁汤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氟西汀以及常规的脑梗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脑梗死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通络解郁汤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SDS、HAMA、Barthel评分和血清5-HT含量.结果:治疗组HAMD、SD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SDS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Barthel积分和血清5-HT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5-H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络解郁汤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建东;王红军;秦合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辨证标准,32例为肝肾亏虚组,30例为肝郁痰凝组,31例为心脾两虚组,27例为气滞血瘀组.采用动态脑电图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各组动态脑电图异常情况、各组颅脑MRI异常与动态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动态脑电图异常例数从高至低依次为气滞血瘀组(81.5%)、肝郁痰凝组(56.6%)、心脾两虚组(41.9%)、肝肾亏虚组(37.5%);其中肝肾亏虚、肝郁痰凝、心脾两虚脑电图均以轻度异常为主,分别为21.9%、26.7%、25.8%;而气滞血瘀脑电图则以中度异常为主,占比51.9%,且与同程度其余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痰凝组、气滞血瘀组颅脑MRI异常与动态脑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亏虚组、心脾两虚组颅脑MRI异常与动态脑电图异常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脑电图与中医证型存在密切联系,实证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较高,虚证患者脑电图异常率较低,可能与不同中医证型对脑损害相关.
作者:曹巧凤;胡秋菊;董洁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用药频次及规律.方法:收集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处方1200张,构建方剂库,统计分析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用药规律.结果:共收集中药131种,其中清热、养阴、化痰、健脾、散结等几类药物多用;在高频药物的性味分析中,苦、甘、微寒、平类药物多用.结论:清热、化痰止咳、养阴、健脾等治法对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有较好疗效,能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参考.
作者:詹丹丹;谭晓云;李航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外科切要》是明清时期三峡库区名医王文选传世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序言、痈疽证治歌诀、痈疽各部图、外科便读、外科金口诀和外科药方五部分.书中以歌诀形式描述了外科疾病300余种,形象地概括了疾病的症状、辨证要点,提出了治法方药.全书记载了外科常用药方182首,对当时中医外科证治经验进行了较完整的总结.
作者:罗红柳;王家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建立气血宁口服液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lent HC-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05%磷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随时间依时间变化设定,依次为313、258、250、277、230、321、255、350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检测时间90 min.结果:确定了15个共有峰,12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3以上,指认了芍药苷、阿魏酸2个特征峰,并对其余各共有峰进行了药材归属鉴定.结论:该方法准确、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为气血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指标.
作者:林晓春;翁立冬;郑锦坤;李旭桂;黄升昌;陈静梅;林晓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玄参中以哈帕俄苷、桃叶珊瑚苷、哈帕苷为代表的总环烯醚萜苷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含量,以玄参总环烯醚萜苷(STI)提取率为指标先通过单因素筛选对STI影响较大的因素,再进行均匀试验,确定优工艺.结果:结合实际情况,STI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5℃,溶剂量1:14,提取次数2次,第1次8倍量,第2次6倍量,每次1h,STI提取率为1.88%.结论:此工艺基本可行,可为工业大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龚友兰;刘东亮;龙亦文;雷洋;黄惠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从产地历史沿革、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品种选育几个方面对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黄芪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建议.认为对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可科学地指导优质黄芪的栽培生产,提高黄芪栽培品的产量与品质,有助于保护和开发野生黄芪种质资源.
作者:吴宏辉;李红丽;侯俊玲;王文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介绍了慢性疾病的现状、国内外慢性病预防的健康管理,并着重阐释了中医在慢性病预防上的健康管理的优势,降低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以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的价值.
作者:陈燕;刘莎莎;洪净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予GP方案治疗,治疗组再予抑木扶土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力状况(KPS)、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治疗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而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产生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以损害患者WBC、N、PLT、HB、ALT、BUN、Cr为主;治疗后治疗组患者WBC、N、PLT、HB、ALT各指标损害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木扶土法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
作者:罗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从中医学的优劣势入手,对中医学在国际上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剖析.中医疗效已被广泛接受认可,整体医学的复兴、自然医学的热捧,以及东方哲学的人性体贴更是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由于受到疗效评判差异、中西医学哲学思想鸿沟、本土医学冲击等的影响,导致其发展传播面临一定的困难.提出要发挥中医优势,避免劣势,提高中医疗效,通过做好中医学的包装、强化组织管理等形式方法,铿锵有力地推动中医走向全世界.
作者:何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蒙药蓝刺头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及骨大变形挠度的影响.方法:将8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分别为蒙药蓝刺头高、中、低剂量组、骨疏康组、假手术组、己烯雌酚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饲养90 d后灌胃90d,检测离体骨骨密度及骨大变形挠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大鼠离体股骨检测部位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1);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骨疏康组、己烯雌酚组大鼠骨密度均低于做手术组(P<0.05);己烯雌酚组、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他6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实验大鼠左侧股骨变形挠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其中未给药干预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降低显著(P<0.01).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骨疏康组、蒙药蓝刺头3个剂量组、己烯雌酚组实验大鼠左侧股骨的大变形挠度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蒙药蓝刺头可提高去卵巢大鼠骨大变形挠度及离体骨骨密度,提高骨抵御外力冲击的能力,改善骨质量.
作者:高小明;常虹;丁超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包括降低颅内压、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两组患者共治疗14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脂水平、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区别.结果:在血脂水平上,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及LDL-C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5),而HDL-C高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TC、TG及LDL-C 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及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液流变学上,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上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具有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凝状态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降低血脂水平、纤维蛋白原及血清D-二聚体有关.
作者:王广梅;沈洋;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以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为主线,参考《奇经八脉考》,围绕治疗带下病的药物分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3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李氏对妇科带下病的辨治经验,将书中有关妇科带下病的相关认识进行归纳汇总,供同道参考,以便作更系统、深入的研究.
作者:杨小荷;张智华;余星玉;李秀君;李月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易层”贴敷疗法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AS统计软件,将54例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采用“易层”贴敷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贴敷疗法,28 d后对两组患者VAS评分、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第7、14、21、28天,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易层”贴敷疗法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KOA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袁蓉;曹鲁梅;李五妹;张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指标提供前期工作基础.方法:根据诊断和辨证标准纳入不同证型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局部血流情况,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不同证型子宫肌瘤血流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气滞血瘀、痰湿瘀结、瘀热交阻和气虚血瘀4证子宫肌瘤内部血流特征有区别,其中“周边环绕”以气虚血瘀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点状”则以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所占比例较大,“内部杂乱”以瘀热交阻证所占比例较大.4种常见证型间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瘀热交阻证、气虚血瘀证,痰湿瘀结证与瘀热交阻证,瘀热交阻证与气虚血瘀证的血流特征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证与痰湿瘀结证、痰湿瘀结与气虚血瘀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候动、静脉频谱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以及静脉流速有不同程度差异,但不同证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不同中医证候在其内部及周边血流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
作者:朱璐;陈红天;丁正香;尹天雷;戚磊;刘军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