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丹
目的 总结左半结肠和末端回肠病变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经手术治疗的9例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急诊行1期肠切除吻合术,通过阑尾根部置管于吻合口近端肠腔内减压引流,无吻合口瘘的发生.结论 在肠道未作充分准备条件下,肠梗阻患者,尤其是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急诊施行Ⅰ期肠切除术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朱炳榕;陈晓红;林美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针对患有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式.方法 11年来患有该病的所有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 大部分患儿在确诊之后,进行相应的治疗,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结论 早发现,早治疗,能提高患儿的治愈率,需要医院和家长双方进行紧密的配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丁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患频发呼吸暂停的早产儿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CPAP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的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78,P<0.05).结论 氨茶碱联合CPAP呼吸机治疗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新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胸导管结扎术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经验和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实施食管癌切除术203例,术中行胸导管结扎155例,未结扎48例.结果 全组203例患者无1例术后发生乳糜胸.结论 结扎胸导管可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作者:高延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胸部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肺部血管受到挤压,引起血小板的聚集,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另外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限制了下肢的活动,况且患者需要一段时间的静脉输液,这样具备了肺栓塞必备条件: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这样很容易形成下肢及盆腔静脉血栓,其病死率较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其病死率,其中护理也是治疗开胸手术后肺栓塞的关键,为提高护理质量,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对胸部手术后肺栓塞的护理进展情况阐述.
作者:蒋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母婴的健康与安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妇产科护理工作关系着母儿的健康,工作时的任何疏忽和纰漏都可能酿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2010年在各地的资料中妇产科护理一直是医疗事故的高发区.医疗纠纷和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主要是护理实习生的违规操作[1],因此,本文介绍了我院在提高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几个对策,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和防范意识,加强其工作责任心,加强护理工作与患者的沟通、加强药品和压疗设备的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等,以大程度的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妇产科护理全面整体质量.
作者:徐承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围治疗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28例慢性肾衰竭病人进行HP+HD治疗,做好围治疗期的护理,同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28例病人均能顺利完成每次HP+ HD治疗,病人无出血倾向,病人的透析相关性并发症如皮肤瘙痒、睡眠欠佳、食欲降低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有效率可达75%以上.结论 加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围治疗期的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治疗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丹;吴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留置胃管是护理的基本技能之一,传统的方法是胃管通过咽部(6-14cm)时,嘱病人作吞咽动作,吞咽时将胃管向前推进,使胃管进入食管,此种方法是使病人做空吞动作,因空吞很难做出且食管的扩张动作和其向远端的推动动作很小或几乎没有,胃管易在食管狭窄处形成夹角,我科应用饮水插管法(即少量饮水,在吞咽过程中把胃管徐徐插入)和口含维生素C插胃管法,以诱发和刺激唾液分泌,以激发生理性的吞咽动作配合插管,此两种方法成功率均高于传统方法.
作者:陈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符合标准的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局部外洗治疗:甲硝唑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100ml静脉滴注,1次/天;洁尔阴洗液(配置成10%浓度)分早、晚阴道冲洗及坐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1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均治疗两周,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作者:任玉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占所有卒中的0.5%-1%,在围生期发生更为罕见,对母婴损害严重.风险大的时期是妊娠晚期和产后1个月.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及2012年1月份两例孕妇发生该病的诊疗过程,旨在通过对其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作者:陈惠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的ICU实习带教方式,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 2011年7月到2012年5月对ICU实习的全体护生共80人,实施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带教方法:学生参与科室实习目的的制定,带教过程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解决问题.结果 学生对ICU的带教情况的的平均评分如下:带教安排89 3、带教方式91.0、带教内容89.3、带教质量90.2、ICU实习收获情况93.0,均高于上一学年学生的ICU带教情况评分.结论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新的带教方法能提高护理学生在ICU的带教质量.
作者:王利琴;王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早期治疗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疗效,探讨早期损伤控制技术(DCS)的合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并与传统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应用损伤控制性技术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疗效良好,其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ICU住院日数较早期全面治疗(ETC)组短(P<0.05),DCS组死亡率比ETC组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I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CS组26例痊愈出院,6例死于脑疝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采用损伤控制性技术治疗以腹部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璟锋;顾凌;梁卫东;刘文威;黄兴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经过正确干预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糖尿病的患者40例,经过糖尿病教育、饮食及运动、胰岛索治疗后,与同期住院的42例健康孕妇产后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低血糖率等情况.结果 妊娠糖尿病组患者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或(P<0.01),在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低血糖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及时地进行综合干预治疗,可以降低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更好的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董聪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目前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疾病的”流行”也导致其并发症--冠心病以及脑卒中的发病率表现出迅速升高的态势.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得到了不断的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针对社区卫生机构高血压的防治现状以及相关对策展开了详细阐述.
作者:杨永贵;胡卫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床边教学是护理教育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知识是在学校得到好的传授,而操作技能在临床床边得到好的练习.学生将知识转化为临床床边应用知识能力的重要链接点是临床教师,也称之为临床床边带教老师.床边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不仅影响实习生的学习质量,也影响整个科室的教学质量.本科室通过带教模式改进,制定出带教路径表格,使临床带教工作更加规范,取得不错的带教效果,现将方法和介绍如下.
作者:王勤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患病情况以及并发糖尿病的原因,为社区糖尿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0年10月共收治本社区8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明显要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因此加强预防,注意饮食、加强运动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方法.对270例骨科手术患者加强术前健康宣教,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准确用药等措施.结果 270例骨科术后患者,仅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9%.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针对性护理骨科术后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林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诊治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近期收治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而行胃镜治疗的54例患者的护理过程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治疗患者的护理包括手术期和围手术护理,我院54例病人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下,48例止血确切,3例患者再次出血,4例患者出血量较大且病因为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转行手术治疗.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干预以及术中、术后的生活饮食教育指导能显著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诊治的效果.
作者:张利敏;刘秋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22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院治疗的临床资料、病例、满意度调查表等资料,将224例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12例,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措施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有1 10例成功治愈出院,2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进行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的压力,稳定治疗情绪,提高治疗效率,促进健康恢复.
作者: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发布了关于加替沙星引起血糖异常的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起到一定宣传和临床用药指导的作用但是国内加替沙星的说明书还是不够完善,应添加较为详细的合理说明,以规范对加替沙星合理使用的.
作者:宋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