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龋齿病因综合分析与防治

王丽茹

关键词:儿童龋齿, 病因分析, 防治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在该所接受口腔检查的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存在龋齿的儿童作为实验组,牙齿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儿童的刷牙状况、漱口状况以及饮食状况。结果:实验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正确方式刷牙、饭前后漱口人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喜好甜食及零食人数显著高于健康组,四项数据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儿童龋齿的发生主要因素为高糖饮食和不正确刷牙方式及次数,为了规避儿童龋齿,应当采用综合性口腔保健,降低龋齿发生,提升儿童口腔健康。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躁狂症患者临床中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和满意度情况。方法:根据该院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50例躁狂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 GAS、BRMS、CGI 评分比对照组优秀,观察组满意度是96%,对照组是76%,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躁狂症患者临床中接受优质护理的效果突出,临床中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孟令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围妊娠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合并妊娠围产期的特殊专科护理。方法:该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的5例患者,对她们围产期的服药、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护理。结果:5例患者通过门诊的正常引导及治疗护理,均安全生产,母子平安。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只要正确地按照医生的方案治疗,是能够顺利生产的。

    作者:刘红梅;田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故意伤害案指的是犯罪分故意对受害人进行的非法伤害。在故意伤害案中,受害人身体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何对这些损伤进行科学鉴定是对犯罪人进行量刑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求法医必须要就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进行科学鉴定。本文先简要概述了故意伤害案,然后就故意伤害案中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的原则和鉴定程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作者:余朝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的意义初探

    目的:探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产妇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助产方法,对观察组产妇采取一对一责任制助产,观察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妇及其家属满意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7.34%,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8.1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次措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分型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对中医辨证分型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方法:择选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病情症状采取中医辩证分型分经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取得良好效果,肩关节 VAS 评分和 Constant 评分得到显着改善,优于治疗前(P <0.05)。结论:针对肩周炎疾病患者应用中医辨证分型分经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加快关节功能恢痊愈速度,提高关节灵活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和东;武胜花;张立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进展

    目的:分析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新治疗进展,进一步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概括。结果:影响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包括患者自身、社会、家庭等种种因素,目前治疗进展主要是对患者自身心理、社会等因素进行干预。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因素进行干预,并得到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作者:何丹;吴玲玲;吴遵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乙肝疫苗接种控制儿童乙肝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中心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儿童160例,经过1个月的随访,观察研究对象免疫应答效果。结果:160例儿童,142例儿童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有效率为88.75%。与此同时,<3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94.34%,3~5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90.15%,5~8岁年龄段儿童,免疫有效率为77.78%,差异显著(P <0.05)。结论:乙肝疫苗接种,是控制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然而,年龄不同,疫苗所介导的应答量存在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应答随之降低,保护效果呈下降趋势。因此,应及早给予儿童乙肝疫苗接种。

    作者:魏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剖宫产术致瘢痕子宫孕妇78例做为研究对象,按首次剖宫产术腹壁切口选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横切口组39例与纵切口组39例,当两组孕妇行二次剖宫产术时,将其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种腹壁切口致盆腹腔粘连发生率比较:腹壁纵切口组患者盆腹腔粘连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两种腹壁切口对再次行剖宫产术治疗孕妇术中相关指标影响:腹壁纵切口组孕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两种腹壁切口对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娩出困难发生情况影响:腹壁纵切口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娩出困难发生率均低于腹壁横切口组(P <0.05)。结论:将腹壁纵切口方式应用于首次行剖宫产术孕妇治疗中,其对盆腔干扰性较少,有利于在行二次剖宫术时快捷、顺利取出胎儿,减少术中孕妇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对保证母婴安全及健康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改进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改进护理流程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马俊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 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单纯 CRRT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四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谷丙转氨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CRRT 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肺心病整体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老年肺心病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抽签原理,将选自该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间的98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分成甲、乙两组,每组都有49例病例。甲组行整体护理,乙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病情变化,比较 ADL 评分、患者满意率。结果:甲组 ADL 评分为(74.5±2.3)分,乙组为(52.1±2.9)分。甲组明显高于乙组(P <0.05)。甲组患者满意率为95.92%,乙组为81.63%。甲组明显比乙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整体护理法对老年肺心病者进行施护,可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归转。

    作者:蔡瑷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查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均予以彩超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总结彩超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点。结果:彩超良性乳腺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6.77%,误诊率为3.23%;彩超恶性乳腺肿瘤诊断准确率为92.59%,误诊率为7.41%;良性乳腺肿瘤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1、无钙化、腋窝淋巴结正常者均多于恶性乳腺肿瘤(P <0.05);良性乳腺肿瘤恶性乳腺肿瘤 Adler 分级为0级、Ⅰ级、RI <0.7、PSV <20 cm/ s 者均多于恶性乳腺肿瘤(P <0.05)。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操作简单、准确率高,可作为检测乳腺肿瘤的首选方式。

    作者:罗春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和评价针对泌尿外科患者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2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每组泌尿外科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试验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治疗。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的尿流率、膀胱压力、尿量残余量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泌尿外科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有着较好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治疗的整体满意度。

    作者:冯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酶联免疫法筛查 HIV 抗体的艾滋病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筛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艾滋病(AIDS)诊断效果。方法:选择该中心10000份待检测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实施 HIV 抗体筛查,采取的方法包括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筛出 HIV 阳性情况,初筛 HIV 阳性品再送到省疾控中心实施补充实验,明确诊断HIV 抗体阳性,比较两种方法筛查结果。结果:10000份标本经金标法筛查初筛 HIV 抗体阳性标本52份,而酶联免疫法筛查初筛 HIV 抗体阳性标本35份,终经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 HIV 抗体阳性30份,金标法筛查假阳性率为42.31%,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14.29%(P <0.05)。结论:金标法筛查 HIV 抗体敏感度较高,但同时也存在假阳性率较高的缺陷,而酶联免疫法尽管敏感性不及金标法,但其假阳性率低,临床筛查及诊断建议采取酶联免疫法。

    作者:孟宪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与行为态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与行为态度。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健康咨询的儿童家长120名,对其展开自编问卷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与职业是影响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了解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家长对健康知识宣教内容的需求率为71.43%,家长对儿童健康知识需求率相对较高;家长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以电话咨询、专家讲座以及电视宣传为主。结论:要着重对儿童家长展开健康教育宣传,使儿童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相关知识及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提高儿童家长健康教育的意识,为规范儿童家长的教育行为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于品管圈护理在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当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以该院肿瘤科在职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品管圈,来进行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的调查以及分析,并且通过探讨相关的因素,并且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的建立,来对于品管圈建立前后手卫生已从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与实施品管圈以前相比,实施品管圈以后,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前面的61.54提升至,90.41%整体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护理方式对于提升肿瘤内科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传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消化性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时候,对照组喊着接受常规化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形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时候,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均高于观察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时候,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于时雨;田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栓弹力图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的有效性及对患者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应用于指导围术期输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且需术中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依次编号01至100,以双号患者为对照组,单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输血,观察组50例患者在血栓弹力图的指导下进行输血,比较所有患者在不同方法指导下输血后术中所需输血量以及患者术后凝血机制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指导方法指导后,观察组患者输注滤白红细胞悬液(22.70±5.78)U、滤白单采血小板(3.68±1.99)U、红细胞比容(412.77±66.09) ml 显着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输注量;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5.23±1.46)s 以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28.66±4.93)s 显着短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101.07±8.25)g/ L 以及红细胞比容30.55±4.09)%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围术期输血患者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进行输血,可快速增加血容量,减少失血量以及输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患者生命安全做出保障。

    作者:邱玉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进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经护理后对比两组,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以 P <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较高,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玺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 T2、T3、T4 SBP、DBP、HR 指标变化情况存在差异(P <0.05),对照组 T2、T3、T4 SBP、DBP、HR 指标明显高于 T1,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 T2、T3、T4、T5、T6各指标与 T1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SBP 在 T2、T3有所下降,但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促使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武建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