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RAS理念在肾囊肿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刘静;马明;宋巍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肾囊肿, 围术期,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168例肾囊肿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ERAS理念能促进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康复.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总结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彝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以提高中彝医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总结工作经验,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方案》以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比护理质量评价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态度的评分、技术操作的评分、病房环境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前后各项实验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实施后均明显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中彝医护理管理中可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业务能力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李晓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孕周在24~28周的初产妇糖筛查试验异常,进一步行OGTT试验,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58例.观察组30人,由营养师指导饮食控制,专科护士指导运动疗法.对照组28人,通过健康教育自行控制饮食.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并且对妊娠结局影响小.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分娩方式上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早期就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俊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在治疗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过程中国,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所具有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60例大面积烧伤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有40例,对照组有20例.对观察组采取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并分析和评估两组患者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评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效果与患者有、无配偶存在紧密的联系.结论: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相对来说,对于无配偶患者,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中可以大面积推广.

    作者:赵霞;王淑霞;杜英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渭南市2012~2016年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渭南市学生结核病疫情状况,为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6年“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对渭南市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2012~2016年渭南市结核病防治机构共报告学生肺结核36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41例;发病以高中生为主,占学生发病数的47.22%.结论:渭南市学生结核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作者:刘龙珠;程琳;赵险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法:由产房全体成员共11人组成一个品管圈,针对目前我科会阴侧切率较高的现状,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逐渐开展活动.结果:会阴侧切率有明显的下降,活动成功.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会阴侧切率的应用有效.

    作者: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1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舒适度为93.6%,对照组为8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8%,对照组为51.2%.观察组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良好.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的临床探析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使用有创机械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50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其中男69人,女81人,两组患者年龄均在50以上,因心脏或者肺部功能损伤引起的呼吸系统衰竭.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出院患者为96人(占总人数的64%),其中8人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插管和机械通气,给治疗救助过程带来了难度.因患者本身年龄比较大且身体机能衰退,有42(28%)名患者因抢救无效未脱机死亡;有12(8%)名患者在脱机后2~8d内死亡.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虽然对老年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患者耐受能力差发生了一些抢救无效的现象.具体治疗办法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

    作者:赵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责任助产士制度应用于产妇分娩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00例,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 =50)与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第三产程用时无差异(P>0.05).观察组孕产妇顺产率经统计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采用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居较低水平,观察组经统计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相较对照组居较低水平,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引入责任助产士制度,可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水平,对保障产科护理工作质量价值显著.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细菌性食物中毒出现的原因与微生物检验分析

    目的:探究细菌性食物中毒出现的原因与微生物检验分析.方法: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明确检测出细菌性食物中毒30起,对8起事件中销售者、厨师进行手拭子,对24起事件中的食品,所有患者肛拭子、呕吐物、粪便进行检查.采集涂抹样检查的是对13处食品操作间.结果:依据检出样品分类:检出率低的是厨具,其次是手拭子、食品、呕吐物,再次是肛拭子,而检出率高的是粪便.依据检出病原菌分类,检出率低的是蜡样芽孢杆菌,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非01群霍乱弧菌,再次是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之后是变形杆菌,而检出率高的便是副溶血性孤菌;分离到副溶血性孤菌66株,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04:K8其他16株,血清型9株;03:K6血清型41株.结论:进行的微生物检验,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可为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明确血清类型、菌属、菌种,可控制病因,寻找污染源.

    作者:王建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观察

    目的:探究将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来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常规化体检的患者184例,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患者均为92例,甲组受检者接受常规法实施管理,乙组受检者接受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乙组受检者的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甲组的87.0%,P<0.05,且乙组管理模式的服务水平评分较高,P<0.05.结论:将PDCA循环法用于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有较高的价值,不仅使质量管理效果获得提升,而且受检者较为认可,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涂锡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时机探讨

    目的:探究欣母沛对于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过程中的佳应用时机.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剖宫宫产产妇具有出血倾向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20例实施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治疗组患者实施用缩宫素后马上使用欣母沛,然后按摩子宫.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2h,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治疗组产妇在术中的出血量为(277.3±20.3)ml,术后2h的出血量为(70.5±5.93)ml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为(57.95±6.2)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治疗组产妇发生大出血1例,发生率为5%,对照组产妇大出血7例,发生率为35%.治疗组产妇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相比应用缩宫素后按摩子宫5 min,若效果不佳再使用欣母沛,在胎儿分娩完成时候实施缩宫素和欣母沛的立即注射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秦晓怡;王牧;黄小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儿科门诊输液室收治的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进行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67%(58/60),对照组患儿及家属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71.67%(43/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门诊输液室有必要实施优质护理以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陆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儿童急性白血病凝血变化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4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急淋组,39例非急性淋巴白血病为非急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分析三种凝血检查结果.结果:急淋组患儿的APTT、FIB及PLT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非急淋组的PT、APTT、FIB及PLT和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急淋组和非急淋组的PT、FIB及PLT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凝血指标变化检测可为儿童急性白血病分型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魏玉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ERAS理念在肾囊肿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168例肾囊肿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ERAS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情况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ERAS理念能促进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静;马明;宋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普米克令舒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06例毛细支气管炎恶儿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n=53)与对照组(n=53).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27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4%(49/53),对照组,19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1.1% (43/5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关金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企业年轻员工职业健康心理探析

    时代的变迁,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社会的变革,也是思想的变革.90后作为新时代的企业年轻员工,与70、80年代的人们有着很大的不同,与此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当下阶段90后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职业心理进行分析,接着主要针对企业如何对新时代员工进行健康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作者:刘雅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调节性内斜视应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调节性内斜视应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调节性内斜视5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予以1%阿托品散瞳治疗1周之后进行验光,20天复查之后进行配镜矫正,针对弱视患者实施综合训练,配镜1年之后针对无法矫正眼位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以及屈光状态.结果:配镜1年之后,眼位恢复正常的患者有49例,行手术治疗之后的2例患者,眼位恢复正常;经1年治疗,中度、轻度远视占比94.11%,经2年治疗后,中度、轻度远视占比98.03%.详情见表1.首诊时屈光度平均为(+5.69±1.45)D,经1年治疗后降低为(+4.77±0.89)D,经2年治疗后,降低为(+4.05±0.56)D;治疗弱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了90.19%.首诊时患者视力平均为(0.35±0.20),经3年治疗之后,视力平均升高到(0.72±0.36).结论:调节性内斜视患者临床治疗过程是一个长期综合性治疗过程,正规、合理的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视力,帮助患者眼位恢复正常,这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作者:赵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护理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2.00%),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显著,可以大程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萍萍;朱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方法:将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孕妇作为实验组,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00例首次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中应加强护理干预,进而来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肿瘤科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的思考以及长期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的总结进一步加强对肿瘤患者的护理以减轻肿瘤患者身体、心理上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并对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终从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症状护理以及肿瘤护理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这几方面进行阐述.结果: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肿瘤护理将逐渐成为一门专科护理,需要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属性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出一套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作者:周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