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肝胆术后胆漏患者护理

左晓玲

关键词:肝胆手术, 胆漏,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肝胆手术术后胆漏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肝胆手术后胆漏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27例胆漏患者治疗后痊愈,平均住院25~28 d,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感染3例,便秘3例,微循环障碍4例,肝肾综合征1例,1例肝脏移植后胆漏患者进行再次手术。其中肿瘤患者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严密护理观察,做好护理记录,营养护理,冲洗护理和心理辅导对降低胆漏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94例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骨关节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儿童造口袋在葛西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葛西手术后引流管周围渗液患儿应用儿童造口造口袋收集渗液,同时加强护理。结果:引流管口周围渗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周围皮肤无发红、破溃,引流物观察清晰,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儿的舒适度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结论:儿童造口袋应用在葛西术后引流周围渗液的管理中,可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准确记录渗液量,提高患儿的舒适度。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当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宫腔面以外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如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以外的盆腔内组织如卵巢、子宫韧带等处时。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至子宫体肌层时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前者远为多见。因而临床上一般所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均指前者而言,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多次刮宫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约15%患者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

    作者:刘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数字记忆广度性别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60名大学生进行数字记忆广度实验,研究男女生记忆广度间的差异。方法:采取顺背数字和倒背的实验方式,搜集实验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顺背数字记忆广度平均值为(7.95±1.25),倒背记忆广度为(6.52±1.53);顺背数字记忆广度男女无统计学意义(P >0.05);倒背数字记忆广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男女学生顺背数字记忆广度无差异,倒背数字记忆广度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蒋锦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并研究该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手术患者共计11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手术患者56例,对照组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满意度和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21%;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9.29%,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度17.86%,对照组焦虑度为55.36%,观察组患者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患者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雪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层级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所得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从该院工作中的护理人员抽取100名,按照临床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层级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40名。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方案前后所得效果,例如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工作状态、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等。结果:经过对比,层级管理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技术等均优于常规管理组(P <0.05);对比患者对于两组护理人员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层级管理组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之中开展层级管理,对于护理人员总体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洪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一例肺部感染致重度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

    总结一例肺部感染致 ARDS 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肺复张的护理,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营养支持及渐进式功能锻炼。经过38 d 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好转,成功撤机后转普通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作者:刘仁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袋鼠式护理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并且探讨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对于缓和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出现疼痛反应当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150例不需要辅助呼吸并且没有应用过镇痛和镇静药品,日龄在10天的34周作用早产儿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例数为75例。对照组患者不需要实行干预,研究组选择袋鼠式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啼哭的维持时间。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持续啼哭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 <0.01)。结论:选择袋鼠式的护理措施可以将早产儿实行静脉刺穿时产生的疼痛感有效减轻。

    作者:沈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肿瘤标记物 CA125在子宫肌瘤病变程度判断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类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 CA125含量,探讨 CA125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江苏通州人民医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施行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手术前血清标本,运用ELISA 法检测血清 CA125含量;术中行病理检测。结果: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和子宫肌瘤直径≥5 cm 患者的 CA125含量明显高于单纯子宫肌瘤患者;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患者(OR =7.7,95% CI 2.6~23.0,P <0.001);子宫肌瘤直径大于等于5 cm 患者(OR =5.6,95% CI 1.4~22.8,P =0.016)。结论:血清 CA125异常增高可作为在子宫肌瘤病变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患者病情复杂程度密切相关,我们推测腹膜刺激可能是 CA125升高的可能原因。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该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小儿腹泻88例,患儿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将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9.55%)高于对照组(54.55%,P <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的缓解患儿的腹泻症状,有效的使患儿的住院时间缩短,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代群;罗冰梅;文亮;梦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分析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该院住院部在时间段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区间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确诊后用药利巴韦林,观察组确诊后用药更昔洛韦。以临床有效性以及用药期间安全性为评价指标,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干预后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 <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 <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综合价值突出,有效性高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应用中医治疗方案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方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周桂红;周艳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采用的药物种类和用药方法。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选出32例,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记录患者药物使用种类、频率、药物联用方式、用药途径。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使用克林霉素的几率大,占31.25%(10/32);其次是炎琥宁,占比25.00%(8/32);第三是赖氨匹林,占比15.63%(5/32)。联用方式当中单用比例大,为87.50%(28/32);二联用法占比9.38%(3/32);三联占比3.12%(1/32);用药途径中单纯注射治疗占比大,为78.13%(25/32);单纯口服治疗占比12.50%(4/32);静脉注射联合口服占比9.37%(3/32)。结论: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需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规范性。

    作者:王泽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某部官兵海训致日光性皮炎158例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参训官兵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基层军医海训中的卫生防病能力。方法:选择参加海训的官兵,统计官兵游泳情况,分为会游泳组和不会游泳组。结果:在同等训练强度下,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与参训官兵是否会游泳相关,不会游泳组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会游泳组。结论:在海训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参训官兵的日照时间;已发生日光性皮炎的,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和外涂“湿润烧伤膏”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陈建设;李庆亮;许军委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临床路径护理在小儿肺炎的护理方面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儿科收治入院的小儿肺炎患儿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儿肺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上的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人力成本,有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严玉洁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驻京某部队干部2013年睡眠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驻京某部队干部睡眠状况及其主要表现及影响。方法:采取团体抽样的方法,使用阿森斯(Athens)失眠评定量表对驻京某部队干部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8名接受阿森斯失眠评定问卷调查的干部中,27名(30.68%)干部存在失眠问题,以总睡眠时间不足为显著,其次为睡眠质量下降。因失眠问题引起的精神状态改变为:白天情绪低落、身体功能下降、思睡。结论:失眠问题已普遍存在于驻京某部队干部之中,并且对干部白天的精神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故关注部队干部的睡眠状况并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丽;崔莲;王光辉;霍文静;郝淑芳;马建新;张金萍;沙杭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3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采用 LC -DCP 材料,对照组采用 LCP 材料;分析两种材料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平均手术持续时间方面、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方面、X 线骨痂评价标准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两种不同材料的钢板联合植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都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丁斌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在急性中耳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采用头孢地尼治疗设为观察组,40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高于对照组的(87.5%,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地尼治疗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满意,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以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海门第四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68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通过对68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疾病的认知、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锻炼、合理用药、规范饮食、家庭氧疗、有效排痰、预防感冒、防范并发症、避免疾病复发等方面知识有了显著性提高。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孙爱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VSD 治疗38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 VSD 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骨科收治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为 VS 组和传统组,每组38例。VS 组采用 VSD 技术给予患者创伤口感染治疗,传统组采用一般常规技术给予患者创伤口感染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半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VS 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5.2±14.9)d、半个月后治疗有效率为94.74%均优于传统组[(24.7±12.5)d、81.58%,P <0.05]。结论:VSD 技术可加快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运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