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住院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贺桂英;钟菊玲

关键词:高血压,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对住院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优质护理),每组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 SF -36评分。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60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 =30)和对照组(n =30),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膜性肾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术莲;蒋松;刘学永;李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比较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不同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共70例,按进入医院诊疗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时,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孙伯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甲泼尼龙鼓室注射组及空白对照组,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纯音听阈情况及血糖情况进行分析,听力取250-4 kHz 听力的平均值,血糖监测晨空腹、三餐后及睡前,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泼尼龙治疗组治愈10例(33.33%)、显效4例(13.33%)、有效6例(20%)、无效10例(33.3%);对照组治愈6例(20%)、显效5例(16.67%)、有效6例(35%)、无效13例(43.33%)。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情况均控制平稳,两组间各个时间点血糖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室注射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伴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改善有一定意义且对血糖无明显影响。

    作者:徐盛男;高刚;钱茂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及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压变化情况,并研究抗血压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治疗划分为降压治疗组与非降压治疗组,分别为53例、40例,动态的对本研究的两组患者发病7日内的各级高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两组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1级高血压的住院天数在7 d 以已恢复正常的有效率明显优于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患者(P <0.05);抗高血压治疗组的恢复明显优于未进行高血压治疗的患者(P <0.05)。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根据高血压分级,为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抗高血压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控制,促进患者的更好恢复。

    作者:梁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评价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80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对照组使用止血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患儿的尿蛋白、关节症状、出血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比对照组的65%要高,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关节症状、出血情况要比对照组短,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肾脏受累发生率是15%,对照组的肾脏受累发生率是42.5%,4个月时,观察组肾脏受累率17.5%,对照组肾脏受累率5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选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肾脏受到的损伤,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因此我们推介推广使用。

    作者:李明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及控制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9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9例病患有25例术后有感染迹象,占22%。之中有4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7%;13例为呼吸道感染,占47%;消化系统感染为5例,占19%;其他因素感染为3例,占12%。在通过研究分析后发现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主要受病患治疗期间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药物方面应用情况以及病患受感染的区域等方面影响。结论:对耳鼻喉外科手术中应密切留意各个环节尽量避免病患的术后感染现象发生,从而有助于降低并发率,使病患的身体得到快速恢复。

    作者:岳苏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量输血患者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及时输注血浆的意义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索大量输血患者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及时输注血浆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80例大量输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检测凝血四项,对照组仅输入悬浮红细胞,观察组输入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TT、APTT 指标低于对照组,而 FIB 指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及时检测凝血四项与输注血浆在大量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大出血症状,缓解其凝血功能。

    作者:李艳青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55例对照组以及55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治疗,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盆腔炎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维护患者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教学中案例模拟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结构,它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实现教师与学生有机的结合,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质的飞跃。国内对于案例教学的研究十分丰富,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介绍案例模拟教学法在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丁战玲;刘军杰;李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来该院治疗弥漫大 B细胞淋巴瘤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单独采用 CHOP 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 CHOP 方案治疗能有效的提高完全缓解率、3年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对比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诊断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的效果差别。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 组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B 组进行活检病理检查,比较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A 组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54例,占54%;B 组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72例,占72%。结论:活检病理对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的诊断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价值。

    作者:周姝雯;罗骏;余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选择性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选择性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两种生产方式对产后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其中60例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进行分娩,作为研究组,60例产妇经阴道分娩,作为对照组。在产后1个月及3个月时,对上述产妇进行POP-Q评分、超声检测残余尿、尿垫试验及会阴超声检查,将两组产妇的SUI(压力性尿失禁)、POP(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和膀胱颈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在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在SUI及POP的发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在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角度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行剖宫产可以减少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率,长期影响还有赖于进行多中心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陈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计划生育服务在药物流产后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服务在药物流产后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12例药物流产患者,按照药物流产后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行计划生育服务。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避孕知识知晓、避孕措施应用率、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措施应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意外怀孕率及再流产率,提高患者避孕知识,临床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泽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倍他司汀联合地芬尼多治疗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对周围性眩晕患者采用倍他司汀与地芬尼多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接诊的患周围性眩晕的2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包含100例患者,给予传统对症治疗;研究组包含100例患者,给予倍他司汀与地芬尼多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 <0.05)。结论:对周围性眩晕患者采用倍他司汀与地芬尼多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社区治疗高血压及高危人群的效果初步研究

    目的:探索社区治疗高血压及高危人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100例高血压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指标、舒张压指标存在差异(P <0.05)。结论:社区治疗高血压及高危人群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罗吉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心外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心外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其细节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对所有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病程记录、细菌培养、用药情况、体温单,比较两组患者变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在年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的数据明显更高,二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引流与心外科院内感染密切相关。

    作者:赵冬梅;姜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性的探讨分析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治疗中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1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分析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7例发生变性标本中,脂肪变性7例,玻璃样变性9例,红色变性5例,肉瘤变性3例,囊性样变2例,特殊组织类型的肌瘤1例。(2)B 超结果显示:患者子宫和卵巢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不规则团状物与周围的肌组织的界限明显,不同大小和位置瘤体回声强弱不同且多呈后方回声衰减。(3)180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肌壁间肌瘤、粘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和混合性肌瘤的符合率分别为96.8%,86.4%,94.1%,100%和80.0%,总符合率为93.2%。其中8例患者诊断结果不一致。结论:病理诊断对子宫肌瘤的确诊率高,在临床上值得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同时应用于女性子宫肌瘤的诊断。

    作者:史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早孕行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早孕行米非司酮配伍新生化颗粒药物流产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该院妇产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接收的151例行药物流产患者为对象,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76例与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常规药物流产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伍配伍新生化颗粒进行药物流产。对两组患者药物流产疗效、流产有关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97.3%,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9.9%,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在孕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恢复月经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 <0.05)。在阴道出血量上,观察组接近月经量患者62例,对照组41例,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1.5倍月经量和2倍月经量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常规药物流产前提下配伍新生化颗粒,有利于早孕药物流产成功率的提高,同时能够有效改善药物流产患者相关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林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石膏外固定在第五掌骨颈骨折应用24例临床分析

    第五掌骨颈骨折手法整复后维持复位较困难,本文探讨巧用手背侧石膏在第五掌骨颈骨折复位中的应用。

    作者:丁友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本文分析了流行性感冒的病学现状,周期性及流感病毒的变异,流感的发病机理进展,并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对抗感冒药治疗流感的药物成分中药理进行研究,旨在为临床抗感冒的药物应用提供科学用药依据。本文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300例感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所有的感冒药物成分药理及用药情况。经研究得知,药物不对症用药、药物成分重复现象。主治医师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有着清晰的认知,可以更好的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对症下药,防止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

    作者:安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