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佩丹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应用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PCOS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西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两组的T、FSH、LH及FINS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PCOS能够有效调节激素代谢,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的重点内容,也是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简称,“基药”)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讨解决对策,确保基药的顺利实施。
作者:王文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每组各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宫外孕大出血中的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满意率高。
作者:程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与胰岛素强化降糖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2例初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应用胰岛素泵持续进行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FPG(空腹血糖)及2 hPG(餐后2h血糖)变化及胰岛β细胞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研究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β细胞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发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泵治疗,有效降低血糖同时,还可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爱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66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66例纳入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肿瘤放疗患者经舒适护理,满足了其护理需求,提高了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许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计180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脑梗塞患者则在治疗期间进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临床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比率。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住院时长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78.8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研究单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方法:将该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取非手术方案治疗,实验组采用单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评估两组疗效并对比术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远高于对照组的66.7%,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6月、12月时病情复发率均为0.0%,同期对照组病情复发率分别为23.3%、4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钻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术后病情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和解决缩短儿童门诊患儿及家属排队等候输液时间较长的方法。方法:为输液2天以上的患儿提供预约服务,制定预约输液服务方案、张贴温馨提示、制定流程、制定预约输液卡并实施,对实施预约服务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约输液治疗组的患者等待时间要短于未预约输液组(R未预约组=1876.15,R预约组=2356.03,Z=-13.622,P=0.000)。结论:预约输液的实施可以让患儿等待输液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显著的分流的拥堵的病人,减轻了高峰期护士的压力,改善了输液秩序,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协同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Ⅳ度、Ⅲ度缓解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干预在癌症晚期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严亚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连续低效每日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透析性心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在该院诊断并治疗的尿毒症并发透析性心包炎患者共计48例相关资料。结果:在治疗4 w时,对照组患者治愈、好转、无效人数分别为0例、3例、21例,有效率为12.5%;观察组患者治愈、好转、无效人数分别为6例、15例、3例,有效率为8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2周时,对照组患者治愈、好转、无效人数分别为1例、4例、19例,有效率为20.8%;观察组患者治愈、好转、无效人数分别为4例、13例、7例,有效率为70.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低效每日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透析性心包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正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36例患肛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观察,找到引起患者焦虑、无助等负面情绪的原因,为以后的肛肠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择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该院接受过肛肠疾病治疗并且接受了围术期的护理的患者36例,对其进行专业的围术期的心理以及生活上的护理,保证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有29例患者经过围术期的护理得到了痊愈,这些患者都是在开始就很配合护理以及其他工作的患者,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在生活上难以进行自我约束。结论:围术期的护理要想得到一个好的效果,就要得到一个完整的护理周期,并有患者积极的配合的基础。
作者:宋丽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本科12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120例患者,1例因操作失败,发生气胸;2例发生导管移位;5例发生局部感染;5例出现导管轻度阻塞。结论:做好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的护理,对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及早进行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使用时间和利用率。
作者:雷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整体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肝脏恶性肿瘤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并采取整体护理,以患者并发症情况、满意度及住院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整体护理,3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4%,且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并发症全部消除;再有,经过整体护理,有32例患者满意,满意度为91.4%;另外,患者住院时间为(9.8±2.1)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8.12±1.32)h,可见住院情况良好,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整体护理,针对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满意度、优化住院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褚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该院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总耗时、湿罗音消失时间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可促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恢复,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朱兴婕;陈永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72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治干预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联合饮食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糖尿病诊治组)各36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分析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意义。结果:联合饮食干预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血糖控制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饮食干预治疗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与判定。方法:该院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不仅如此,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深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相应的预防护理,本次研究80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感染3例、深静脉置管脱出2例、穿刺点淤血1例、血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2%。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均消失,导管均成功置留。结论:深静脉置管后患者可能发生静脉炎、感染、深静脉置管脱出、穿刺点淤血、血栓等并发症,通过护理人员加强导管置留期间的护理,可大限度的降低其损害程度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疗费用的支付,值得护理人员重视。
作者:李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医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组方法:编号单双数方法。83例患者分为三联组和中医组。三联组以西药治疗;中医组给予中医半夏泻心汤治疗。研究评估:(1)总缓解率、治愈率、愈合率;(2)副反应率。结果:(1)中医组对比三联组总缓解率、治愈率、愈合率更高,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2)中医组对比三联组副反应率更低,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半夏泻心汤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病情,促进溃疡愈合,用药安全性高于西医用药,值得推广。
作者:柏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4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各62例,分别采用常规修复和口腔种植修复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数值。结果:乙组患者治疗结果总评分(93.6±3.3)分,明显高于甲组分值[(77.5±3.9)分,P<0.05]。结论:针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方案,与传统修复相比,前者在固定、咀嚼、舒适、美观及语言表达上效果更佳,更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王宁;丁志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给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护理手段,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及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且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低。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童文婕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