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认知程度与活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护士66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神经内科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与活动现状不甚理想,其中护士进修情况、学历与职称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护士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认知与活动现状不佳,应着力加强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作者:顾亚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为提高该校高职护理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方法:以该校2014级高职护理5、6班为研究对象,5班为试验班,6班作为对照班。在试验期间,6班按照传统-灌输式教学;5班打破常规、实行学教方法改革,证实了其可行性。结果:通过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结论:通过为期一年的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改变我校目前教学现状的良好途径。
作者:卞加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了该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产妇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又给予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技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技能评分(18.4±1.1)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19.6±1.2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11.2±0.8)分均高于对照组(16.4±0.8)分、(15.9±1.0)分、(7.5±0.7)分,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到产科临床护理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而且还能使产妇更好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确保母婴的健康。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偏头痛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况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量表(简式PO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灿谨;张守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并且探讨其对卒中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且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中IL-1β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0 d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d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都无明显下降,而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1β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这可能与其减少IL-1β的表达有关。
作者:徐辰寒;汤武装;李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重症监护室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从该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重症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终,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采用心脏重症监护室优质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钱培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于儿童医院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患儿8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1例,风险防范式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防范式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并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呼吸衰竭病患在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之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一年中收治的在呼吸方面存在衰竭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0人。将60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对对照组的病患进行正常的护理工作,对观察组的患者除了正常的护理之外,再进行人性化优质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的稳定状况、住院时长和对接受的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观察之后,观察组的研究对象的平均住院时长是18~19 d,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为96%~97%;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平均住院时长是23~24 d,对于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为80%~82%。结论:通过对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观察,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所以,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莉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中医逐步走向世界,建立科学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越来越彰显重要性与迫切性。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已成为中医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本文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进而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苏婷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益肾化瘀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停药3个月的月经失调、疼痛等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较好,对于促进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罗向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适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复检规则,同时为其他医院制定自己复检规则提供依据。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标本2692份,比较按照国际血液学会(ISLH)推荐的复检规则所得数据和本室修改后的复检规则所得复检数据,计算并评估真、假阳性率,真、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有效率和复检率。分析本实验室调整后复检规则的效能。结果:ISLH推荐的41条规则数据和本室复检规则检测所得数据为真阳性率、假阳性率14.02%(10.61%),32.67%(16.89%)、真阴性率、假阴性率51.47%(69.52%),1.84%(2.98%)和复检率46.69%(27.50%);两个规则均无漏检幼稚细胞及血液病。结论:符合实际情况且合理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对保证检验结果的高质量,提高检验效率,减轻工作量有很大帮助;血细胞复检规则应该循序渐进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限制条件由宽到窄,检验效能由低到高,不断改进和完善。
作者:孙巧敏;尹志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文分析和探究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并为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随机抽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急诊科工作的4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可能发生的暴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对策,然后对其预防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急诊护理中的暴力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然后制定一套有效的预防对策,不仅可以降低暴力风险发生率和投诉率,而且还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近年来,医院临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经皮肾镜碎石术获得极为广泛的应用,同传统治疗方法比较,其表现出的治疗优点较为突出,可以准确对患者实施定位,不会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造成严重创伤,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为了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研究有效方法加以手术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手术配合方法进行研究。
作者:莫芳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对中医挂线治疗肛裂疗效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该院的96例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中医挂线治疗后再进行中药药浴辅以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中医挂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周内研究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 d内研究组疼痛缓解率33.33%和7d内伤口愈合率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14.58%、6.25%(P<0.05)。结论:患者中医挂线治疗肛裂后,再应用中药药浴及云南白药辅助治疗,能显著增加临床疗效且恢复质量较好。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手术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70例,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病患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患在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前、后进行有效护理;对照组,在使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为进行相应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0.5±20.5)min、(7.5±0.5)d、1(例);对照组病患的中位手术时间、中位住院期间、胆漏分别为(125.5±25.5)min、(8.5±1.5)d、5(例)。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发现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病患进行有效的护理能够降低发生胆漏的概率,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医院必须重视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手术护理。
作者:胡玉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该院心内二科接受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诊治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治疗后病症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症复发率5.0%(3/60)明显低于对照组21.7%(13/60),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侯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验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及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输血治疗患者17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检验患者不规则抗体在输血前,并分析检验患者的阳性率、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抗体筛查结果。结果: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170例输血患者中,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4例(2.35%),其中男1例,女3例。结论:不规则抗体检验在输血中具有较好临床意义,其能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从而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
作者:刘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在围术期全程干预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例患者,且患者的基本病情、心理情况差异较小(P>0.0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要求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全程干预。然后分别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手术时间和手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低,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全程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抑郁情绪,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降低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进行,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中选取78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胃溃疡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健康教育干预,探究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在胃溃疡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总有效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李小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不良患者接受消化酶制剂治疗的效果。方法: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对80例消化不良病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吗丁啉治疗,观察组使用消化酶制剂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67.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消化不良患者接受消化酶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不良反应较低,临床中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于丹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