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李杰

关键词:糖尿病, 整体护理, 血糖控制, 依从性
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其血糖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血糖变化及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各方面依从性得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从多方面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血糖并提升治疗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商环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总结成年男性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对210例成年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均采用商环包皮环切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66±0.799)min,术中出血量(3.36±0.885)ml,术后伤口感染8例,伤口出血2例,伤口裂开1例。结论:应用商环包皮环切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外观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卢文武;张选志;刘榕臻;张建育;王明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人参气雾剂中挥发油成分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

    目的:优选人参气雾剂中人参等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 IIA 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 HPLC 测定丹参酮IIA 含量,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及萃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人参气雾剂处方中5味药材的 CO2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3小时。结论:优选的挥发油萃取工艺稳定可行,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庆杰;张琦;丁云录;陈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发生中的应用

    目的:寻求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发生凝血的根本原因并实施预防措施降低凝血事件的发生。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透析室2014年1月-2014年3月出现的全部凝血事件,找出根本原因并实施对策。结果: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使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

    作者:王明霞;谭君;张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愈合状况,寻找出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并对这150例患者在手术后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患者术后切口的的观察与护理。结果:经过护士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患者手术后疼痛感减轻,腹部切口愈合状况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加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促进切口的愈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明显比对照组减轻,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有效率达到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行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光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远端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及手术技巧的探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死亡率高,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多已属晚期[1]。近来,我们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41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思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忻州市2008至2013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整理分析2008至2013年忻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的流行性特征,为卫生管理部门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08至2013年忻州市疾病检测系统中有关乙型肝炎个案相关信息,分析其所表现出的特征。结果:本次共分析报告10884份,6年平均发病率为;发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不呈现季节性变化;发病人群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P <0.05);发病人群职业偏向于农民与工人;忻州市乙型肝炎发病率在这6年里波动性较大,不表现出逐年增加或减少的趋势。结论:2008至2013年忻州市乙肝发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未表现出稳定变化趋势,发病率存在波动性,卫生监管部门要根据这一发病特点,适时调整防治方案,有效降低乙肝发病率。

    作者:崔爱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随机选取因患有支气管炎而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患者共60例,并将他们随机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当中,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在采用了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法后,其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采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炎具有,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显著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姜桂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在风险评估基础上另加监测及感染筛查的抗生素应用策略对治疗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评估联合监测与感染筛查的抗生素使用策略对婴幼儿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收治的感染性婴幼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按照风险评估策略使用抗生素,治疗组40例按照风险评估结合于监测与感染筛查策略使用抗生素,探讨对治疗结局存在何种影响。结果: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再住院率以及病死率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抗生素为4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后不会影响患儿治疗结局,且会明显减少抗生素使用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后引发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本次选取50例围产期保健及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于产后不同时间段行75g 葡萄糖耐量试验,依据检测结果按糖代谢异常组和正常组划分,分析影响产后糖代谢的因素。结果:分娩后8周,GDM孕妇糖代谢异常率为34%,6个月为30%,1年为18%。异常组诊断 GDM孕周较正常组早,糖化血红蛋白(HbAlc)、OGTT2h 血糖、空腹血糖(FPG)、GCT 血糖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GDM的孕周诊断的越早,取胰岛素在孕期控制血糖,产后高脂血症等,均为影响产后糖代谢恢复因素,故需加强此类人群重视,完善产后血脂、血糖随诊及孕期营养健康管理,以延迟或预防糖尿病发生。

    作者:梁婉迪;高冬梅;韩秀林;许辉;赵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62例的体会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发生股骨转子下骨折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髋关节评分比较 t =0.0180(p =0.9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髋关节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上 t 分别为8.2301、2.2176、13.8053,p <0.05,总并发症率的比较上 X2=6.5067(p =0.0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固定稳定,对后期关节功能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开展使用。

    作者:陈文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百枯草中毒救治疗效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百枯草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和救治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诊治的百枯草中毒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4例(20.0%)治愈,6例(30.0%)好转,10例(50.0%)死亡,总有效率为50.0%,对照组中有2例(10.0%)治愈,2例(10.0%)好转,16例(80.0%)死亡,总有效率为20.0%,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百枯草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对2011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105例患者102例切口愈合,其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3.80%。结论:术中切口恰当合理处理,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可明显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金质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30例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而治疗组要成立循证小组,针对提出的护理问题,综合分析,制定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抢救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达到93.3%和93.3%,均高于对照组的80.0%和86.7%,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取循证的护理方法,有效额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于洪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风险防范

    随着人们法律权利意识的觉醒,保护个人尊严和健康权利的社会化要求与现实的医疗护理技术等物质投入条件反差越来越大,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冲突,不断增多的医患纠纷、医闹事件无不包含着护理安全和护理风险问题。因此,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和护理风险防范,这对我们的工作是迫切的,现实的,同时也是立足医疗护理事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考虑的,属于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

    作者:王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急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7月的妇产科急性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动脉栓塞治疗,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术后平均出血量为(990±340)ml,栓塞有效率为1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具有显著疗效。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止血速度快,疗效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范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71.05%),且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莫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38MAPK 信号途径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的研究进展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是生物体内细胞将信号由细胞膜传递至核的主要传统系统,其中 P38MAPK 为 MAPK 亚族之一,于糖尿病肾病(DN)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识,细胞内高糖刺激下多种因素的作用可激活 p38MAPK,进而磷酸化转录因子,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1、葡萄糖转运体等太影响细胞生长、增殖的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 DN 病变过程。故而本文旨在通过对既往研究成果分析以探讨P38MAPK 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和联系,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璐珈;王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7.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30%,对比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68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护理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对168例住院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未发生器官功能障碍及严重的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口腔及饮食护理,同时做好心理护理,通过实施专科性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作者:黄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