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

侯芳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将280例高血压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口头教育,实验组患者在采取口头教育的基础上发放书面健康教育材料。出院后随访半年,每月随访一次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肝癌诊断中甲胎蛋白异质体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份期间的140例甲胎蛋白阳性血清样本,其中肝癌患者40例、肝硬化患者60例、肝炎患者20例、排除相关肝病者20例,对照各组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肝癌组的 AFP -L3比值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排除相关肝病组(P <0.01)。结论:原发性的肝癌临床治疗和诊断可以用于 AFP -L3比值作为分子标志物,对临床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陈黎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慢性乙肝治疗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慢性乙肝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春青;景育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和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调节性 T 细胞与肿瘤免疫密切相关,是致免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深入了解调节性 T 细胞与肿瘤免疫、肿瘤免疫治疗关系,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次研究从调节性 T 细胞概述出发,概括近年来关于其肿瘤免疫、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研究成果,并作出展望。

    作者:许伶;储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分析探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2性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40例和采用饮食连续护理的观察组患者40例,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医院生活质量的良好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保证患者平衡饮食,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解日益紧张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袁芳;蒋良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论药学职业道德在药房工作中的意义

    药学职业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药学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之外,还要求药学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药学知识与技能,以及对社会、对公众、对患者健康高度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本文结合多年工作实践,阐述和分析药学职业道德在药学窗口服务中的重要性,外在树立形象标杆,内在提升业务技术水准,完善药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应用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盐酸环丙沙星溶解于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止咳平喘胶囊3粒/次,3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咳平喘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显著的提高疗效,缩短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增强患者免疫力。

    作者:王占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强辛汤治疗维持性透析心衰患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强辛汤治疗维持性透析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将60例维持性透析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强辛汤口服治疗,治疗三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此期间两组缓解心衰疗效、以及血清BNP 治疗前后变化,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并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心衰症状与体征,治疗组总有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77.8%(P <0.01);本组自身前后比较,治疗组能明显提高心功能检测指数(P <0.05);两组治疗前后 BNP 值以及两组间运动平板试验各项指标比较分析,治疗组能明显降低 BNP 值,增加大负荷量,延长运动诱发 ST 段下压0.1mv 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达目标心率时间,能明显缩短 ST 下移持续时间以及心率恢复时间,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辛汤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肖永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盆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骨盆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开始接受治疗的8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采用传统中药热敷治疗,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骨盆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测定治疗前后腰腿痛 VO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直腿抬高素数的差值,分析其差异。结果:经过随访,观察组在 VOS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以及直腿抬高指数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盆牵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较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程彦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远端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及手术技巧的探讨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死亡率高,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多已属晚期[1]。近来,我们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41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思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实践中实施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6例孕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被给予常规护理与在此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乙组孕妇关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自然分娩率显著优于甲组(P <0.05)。结论:结合临床产妇的特点,给予其孕期健康教育,可使产妇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提升其自然分娩率,效果显著。

    作者:梁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回顾性探析

    目的:研究探讨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对目前常见的病毒性肝病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并作回顾分析,建立评估模型,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肝病筛查的健康志愿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清进行常规生化指标(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以及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和新指标(前白蛋白、腺苷脱氨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检查,随机抽取我院数据库中收集记录的因乙肝病毒导致的急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及肝硬化患者300例作为对照组,从患者的病历中找出相关记录数据,并与健康志愿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在生化指标的检查中,观察组和对照组被检测者的正确率分别为90.7%和95.0%,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观察组,两组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和诊断准确率都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常规生化检验指标的检查对于提高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新指标的检查则检查中发挥独特的优势,为病毒性肝炎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向,对其进行联合检测能为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

    目的:重点探索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具体方法。方法:通过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检测铅的含量,给予样品恒温消解之后,选择佳的测定条件和佳仪器条件进行测定。结果:在不同时间内测定3次铅0~50.0μg/L 标准系列,结果发现平均相关系数是0.9983,荧光值和浓度呈现的是线性关系。终计算出检出限是0.40μg/L。得到回收率在100.7%以下94.4%以上,而相对标准偏差在2.8%以下2.4%以上。结论: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测定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中铅的含量,不仅操作简单,而且灵敏度高,准确性强。

    作者:李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绉议微生物细菌培养鉴定工作

    目的:对微生物细菌培养鉴定工作进行分析。方法:探讨微生物细菌培养鉴定工作中临床标本应依据的留取原则,临床细菌学检验标本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各种标本接种的平皿程序,以及开展常规微生物监测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分析、研究并建立精确的检验方法、药敏实验方法以及分离鉴定方法,为合理用药提供临床指导。结论:做好微生物细菌培养鉴定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原则进行合格标准的采集,确保采集过程的无菌操作,为临床病情的诊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可参考依据。

    作者:陈义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麻醉中辅助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50例 LC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DEX 组(D 组)和对照组(C 组),每组25例。通过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 DEX 对围术期循环、呼吸指标、及苏醒和术后镇痛的影响。结果:患者清醒时间:D 组(11.2±4.5)C 组(11.4±5.5)min;拔管时间:D 组(14.1±5.4)、C 组(14.2±6.2)min;无统计学意义。应用 DEX 组术后2 h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 C 组(1.8±0.7、(2.5±1.3)、(P <0.05);D 组在应用 DEX 后血压和心率(HR)明显降低(P <0.05),与C 组比较也明显下降(P <0.05),但2组患者围术期循环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D 组在麻醉维持中应用的镇痛、镇静药物的总量与 C 组比较明显减少(P <0.05)。结论:DEX 用于 LC 麻醉中辅助镇静,可使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反应减轻,可使麻醉维持期更易管理,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恢复质量更高,可以避免气管拔管时出现血压、心率异常生高,以及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

    作者:杜崇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访视护理在肿瘤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访视护理应用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访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积极采取访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病房管理、护理操作、安全防护、患者满意度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加强细节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乔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溃疡应用兰索拉唑前后血浆多种因子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胃溃疡患者应用兰索拉唑治疗前后的血浆多种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求诊的胃溃疡患者90例,观察胃溃疡患者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的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 -1)的变化情况。结果:胃溃疡患者在服用兰索拉唑后,血浆 MDA、SOD、NO 及 ET -1的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 <0.05。结论:兰索拉唑在治疗胃溃疡的过程中有很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定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然分娩中限制性会阴切开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限制性会阴切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300例为限制会阴切开组,接产医务人员对母儿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对具有明确会阴侧切适应证者实施会阴切开助产,对于无必要者则严格限制会阴切开,目的在于保持患者的会阴完整性。以常规会阴切开同等条件的产妇300例为常规组。结果:限制组会阴切开率为19.5%,会阴完整率13.6%,I 度裂伤56.2%,II 度裂伤11.7%,常规组会阴侧切率为100.0%;两组中均未出现Ⅲ度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低于常规组,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早,会阴部疼痛轻微,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限制性会阴切开可有效增加会阴完整率,减少产后会阴疼痛,产妇满意度较高且对新生儿出生评分影响不明显,临床值得推行。

    作者:谭美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中我院收治的1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治疗,给予治疗组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并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正骨联合手术治疗比单纯的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好,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作者:袁小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麻醉,实验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为(3.9±0.6)分,短于对照组(3.9±0.6min)(P <0.05);实验组5min 时 VAS 评分为(7.2±2.1)分、90min 时评分为(2.2±1.5)分,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P <0.05)。结论: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多为老年人,临床上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