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林;王力坚;黄智敏
麻醉药品都是具有较强的成瘾性的,如果对其管理有所疏忽,造成药品的流失或滥用,会对病人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定造成负面的影响,加强社区医院管理会对减少麻醉药品的滥用起很大的作用。
作者:陈金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方法及效果,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联合西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等明显比对照组减轻,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0.00%,对照组有效率达到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复发性胰腺炎患者行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光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未经血压干预的16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因素给予 TOATS 分型;按照病变部位以及病灶大小给予 OCSP 分型,对各分型1周内的血压变化规律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科学合理的护理路径。结果:首次血压测量中曾有药物治疗史患者的平均收缩明显高于其他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总体变化规律:首次测量血压高,随后1周内呈递减趋势,明显时段在前24h,7d 内基本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以收缩压为明显代表,不同的 TOATS 与 OCSP 分型患者表现出的血压分布水平也各不相同,其中腔隙性梗死以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收缩压平均值明显高于其他 TOATS 分型患者(P <0.05),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未见下降;后循环性患者收缩压平均值显著低于其他 OCSP 分型患者(P <0.05),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未见回升。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给予针对性护理后多数患者均可在发病7d 内恢复至正常水平;发病原因、曾用药物史以及病灶范围、发病部位等均会导致急性期血压值出现变动;在临床护理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乾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血清总胆固醇检验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索。方法:通过统计方差分析不同的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测定同一个血清样本中总胆固醇含量的差异(偏倚)情况,讨论影响血清总胆固醇检测的相关因素。结果:在方差分析后发现不同的仪器、不同的试剂和不同的校准标准品在测试同样的血清样本的总胆固醇含量时的偏倚情况差别十分明显(P <0.05)。结论:在临床应用酶法测量血清样本的总固醇含量时,仪器、试剂和标准校准品由于生产厂家等的不同会对同一个样本的测量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倚和影响,从而较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说明酶法测量容易受到干扰,在临床中应尽量规避以上影响因素。
作者: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妇女疾病的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以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我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妇女很少参与到常规的体检中去,而据相关调查报道[1],农村妇女在接受妇科检查后,妇科疾病的检出率高达65%,且仅有50%的农村妇女在检出妇科疾病后会选择赴医院接受治疗。由此可见,在农村、社区等处加大对妇女疾病普查普治的力度对改善妇女的生存质量,防止某些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某院眼外科收治的患者22例,共22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的玻璃体切割仪进行手术,术后向患者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疗效。结果: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变化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感染率为4.5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4%,总治愈率为90.90%。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对感染性眼内炎疾病有很好的治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皇甫昌涛;唐香;刘艳;李慧;杨瑛;杨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以往临床医学中的采供血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论证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对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为提高今后的临床采供血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站在临床中所收集的18例采供血液质量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血液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追溯和分类,并根据事件发生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控制预防措施。结果:经过对所选取的18例采供血液质量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血液采集环节所引发的血液质量安全事件所占比例高,有9例;其次是血液成分制备环节,有5例;再次是血液血液检验环节,有3例;在所有案例中由储运环节失误所引发的血液质量安全事件少,仅有1例。结论: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加强采供血的环节质量控制对血液的质量安全十分必要,在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时应着重对采供血环节进行管理,建立全面的安全质量监控体系,从根本上确保医学临床中的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唐冲;易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无痛分娩对产程以及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实施镇痛分娩的55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未实施分娩镇痛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有关因素。结果:在镇痛之前,两组产妇宫缩痛均比较明显,利用 CSEA 以后研究组患者疼痛显著减轻或者消失,和对照组对比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在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上组间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两组患者在产程期间胎心率变化、羊水胎粪污染程度和新生儿生后1min Apgar 评分对比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无痛分娩不管是对孕产妇,还是对胎儿和新生儿,均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可推动产程进程,使阴道自然分娩率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杜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在医护类教育教学中,内科护理作为不具体的一门课程,其内容具有复杂多变性,课堂上乏味的讲解并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应对问题能力,通过进行案例教学法,可对学生实现思维的启发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甚至以后的工作中去。同时,如果有效选取案例内容并成功设置问题,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感兴趣,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并认真进行实践。
作者:余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声像图特征以便临床更好的开展诊断。方法:对65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结果:本组65例确诊甲状腺癌患者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5%(51/65),甲状腺癌声像图特征以不规则低回声肿块为主,少数可表现为近等回声和高回声,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边界欠清晰,肿块内部可见散在微小钙化斑。结论:超声在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樊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住院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疾病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未见足部溃疡病例,对照组足部溃疡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介入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与疾病了解程度,改善护理效果,减少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71.05%),且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34.2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莫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门诊职业健康监护体检现状。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6000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00名受检者体检未见恶性肿瘤,但是3600名受检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健康问题者比重达60.0%,其中检出率高的是代谢系统健康问题,其检出率为35.0%,其次是循环系统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8.0%;男性受检者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受检者(P <0.05),35-59岁年龄段受检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 <0.05),一线工人血压异常、心电图异常、血脂异常、脂肪肝、X线检查结果异常检出率与管理人员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职业人员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与管理。
作者:崔海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社区预防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近年本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43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复发率、患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社区预防及健康教育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解剖型钢板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的治疗效果,为今后的骨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治疗中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比较两组方法对胫骨远端骨折的修复效果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疗效的优良率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2.5%(37/40),同时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胫骨远端 Pilon 骨折患者的过程中,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才元;张治建;代联乡;何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和樟脑酚对根管封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分别记录氢氧化钙和樟脑酚作为根管封药的前后疗效比较以及出现的不适症状。结果:氢氧化钙作为根管封药出现的副作用和疗效明显小于樟脑酚。
作者:袁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张光华教授为四川省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教研五十余载,在治疗慢性肝病方面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学贯中西,成就卓著。现总结他关于慢性肝病血瘀证的体征辨识和用药特点。
作者:何玲;张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2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的护理结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28例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临床护理结果。结果:经临床护理发现,28例患者26例引产成功,成功率92.9%,护理总满意度96.4%(27/28),且产后没有出现大出血、子宫破裂等情况。结论:针对剖宫产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有效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引产风险。
作者:邝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痛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持续半年以上的无月经周期性的盆腔痛,严重的则需要药物或者手术治疗。由于病因较为复杂,因此不容易治愈,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治疗主要包括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和对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疾病的病症的治疗,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粘连等。终帮助患者解除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1年于我院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未实行心理护理组)各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良率达87.5%,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宫颈癌患者化疗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