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刍议电子病历在价格监督中的作用

柯江;严宁;陆宝琼;徐宏;苗丽琼;陈立勋

关键词:电子病历, 价格监督, 作用
摘要:依托电子病历实施,探索电子病历对价格监督的有效办法,改进医疗费用审核模式,强化审核监督力量,提高审核质量,充分发挥医院内部价格监督作用,促使医院价格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痴呆的预防和保健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知识,提高老年痴呆的预防及护理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老年痴呆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前兆、发病过程和预防保健措施,综合各种信息,为老年痴呆的预防和保健提供科学有效措施。结果:目前预防、延缓老年痴呆病症的主要措施有药物预防保健,普遍预防保健,灸法预防保健,按摩疗法等,气功疗法等。各类预防保健方式在老年痴呆症防治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结论:老年痴呆症目前尚没有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为了避免老年人受到老年痴呆症的折磨,各种预防保健措施十分有必要,经验表明老年痴呆症应当以预防为主,在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后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患病期间生活质量。

    作者:张锦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的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病患80例及其亲属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与参照组各为40例。对于参照组病患实行的是一般性的访谈,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的护理。结果:在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顺从率96.5%参照组病患的总顺从率75.4%观察组病患的顺从性显然高于参照组病患,P小于0.05,从亲属角度来看,观察组病患亲属的护理满意度显然比参照组要高,P<0.05。结论:通过护理,病患在治疗中的顺从性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并且提高病患及其亲属对相关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霞;田泳;纪红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初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初次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护理的8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优质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

    作者:周在霞;李芹;孟宪良;梁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艾普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艾普拉唑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实验组同时服用艾普拉唑,对照组同时服用奥美拉唑,回顾分析两组观察对象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内镜下疗效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艾普拉唑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汤雅静;陈卫星;张小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刍议电子病历在价格监督中的作用

    依托电子病历实施,探索电子病历对价格监督的有效办法,改进医疗费用审核模式,强化审核监督力量,提高审核质量,充分发挥医院内部价格监督作用,促使医院价格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作者:柯江;严宁;陆宝琼;徐宏;苗丽琼;陈立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炙甘草汤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炙甘草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律失常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心律失常治疗情况好于对照组,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炙甘草汤加减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耀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的效果。方法:9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均4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结果:两组在呼吸改善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常规组有效率79.2%,观察组总有效率9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作者:刘群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对比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辅助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CAB)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CAB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可以提高CAB治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永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和相关护理。方法:从我院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样本,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采用股动脉穿刺,试验组采用桡动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重度不适情况,此外,自行设计调查表对上述60例患者的舒适改变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采用股动脉穿刺的对照组相比,采用桡动脉穿刺的试验组患者重度不适情况明显减轻,该差异性显著,即P<0.05。此外,对两组患者的舒适改变原因进行统计,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活动受限;穿刺点加压包扎以及床上大小便。结论:在PCI治疗中,若患者血管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桡动脉穿刺,此外,在治疗后的护理工作中应该从上述三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护理,降低患者的重度不适感。

    作者:薛冰冰;高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男性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20例男性尿道结石病人。结果:全组病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术后无明显出血、感染及尿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治疗男性尿道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容易操作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舒向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浅谈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接受健脾温肾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上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例数为39例,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治疗有效例数为45例,治疗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温肾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是消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

    作者:张立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口服采用西药疗法,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综合效果观察要求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炎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60例。治疗组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记录患儿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以及复发率,观察两组患儿的好转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平均恢复正常体温的时间而言治疗组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肺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具有很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作者:何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

    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为心内科对老年患者防治心源性猝死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的30例老年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结果:引起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其中患者在生活中的心理情绪、激烈运动及吸烟饮酒等都是引起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因素。结论:高血压、心力衰竭及基础性心脏病等症状都是心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要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肥厚性心肌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的心源性猝死给予高度的重视,对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老年患者的监护力度。

    作者:崔艳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奥曲肽单独与联合应用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近3年我院诊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奥美拉唑组、奥曲肽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比较三组胃液PH值、出血时间及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组胃液PH值、出血时间及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奥美拉唑组或奥曲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于单药治疗。

    作者:史文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就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术前静脉采血患者200例,均给予凝血四项检测,并对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00例患者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包括小凝块、血液凝固、采血量少、受检不及时以及溶血和脂血等因素,小凝块106例(53.0%)、血液凝固60例(30.0%)、采血量少20例(10.0%)、受检不及时7例(3.5%)、溶血和脂血7例(3.5%)。结论:临床静脉采血过程与凝血四项检测结果重要相关,临床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密切关注临床检验的每一个环节,保障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

    作者:轩翠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愈合快等优点,深受广大胆囊疾病或胆道疾病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必须施行全麻,使用人工气腹,因此对术中的护理要求极高,2013年1月一2014年10月我院施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5例,由于护理得当,手术成功率100%,现将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游振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麻醉方案将6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30例与对照组(全身麻醉)30例。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2h、术后24h 的血浆皮质醇(Cor)及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h、术后24h的Cor及CD4+、CD3+水平更为稳定,其中观察组Co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阻断手术创伤刺激向中枢神经传导,减少应激反应,避免全麻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十分适用于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

    作者:陈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强化健康宣教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宣教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应用强化健康宣教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容积(90.38±8.32)%,血氧饱和度(94.27±5.21)%;干预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状况,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强化健康宣教应用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中呼吸功能改善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利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药物中毒患者的操作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药物中毒患者进行分组,25例采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护理,分析观察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7例,病死3例,其中25例使用血液灌流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血液灌流方法对药物中毒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保证血流量,同时加强临床护理,关注生命体征监测,能够有效提高中毒病患生存质量。

    作者:李红彬;刘建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