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民赫
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20例患者随机列入三组,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对照 A,B 组则分别单用盆腔炎治疗仪与盆腔炎二号方灌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效率为93.33%,对照 A 组的有效率为56.67%,对照 B 组则为50.00%,观察组与对照 A,B 两组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和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输血路径方式使用在临床输血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我校附属医院100例临床输血患者使用输血路径进行输血护理,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与护理效果。结果:10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输血过程,输血过程中没有一例出现不良输血反应,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对100例患者使用输血路径输血护理,能够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应用,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率的发生概率,切实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翟凡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和非尿毒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观察组透析前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 一6)、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C 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评价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纵向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身体指标差异大,患者病情逐渐好转,P <0.05;横向比较,观察组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干预后,虽然 Hcy、IL 一6、MDA 水平明显下降,血清 CRP 水平升高,但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差别依然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血液透析能够降低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提高 CRP 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清除一定的 MDA、Hcy 及 IL 一6,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应用于肥胖中学生的效果。方法:抽取张掖市第一中学肥胖中学生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肥胖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BMI、腰围、胸围及皮脂厚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肥胖中学生中实施健康干预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的改善,控制和降低学生 BMI和肥胖增长速度。
作者:秦玉芳;薛华;庆海英;王新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产后乳汁淤积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100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即在哺乳前进行按摩或热敷、哺乳后挤奶或用吸奶器吸空乳房。观察组50例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产后乳汁淤积,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感染性疾病是癌症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笔者作为肿瘤内科临床药师参加一例化疗引起粒细胞减少发热患者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全过程,其中粒缺发热患者的体征、症状,主要病原菌,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等方面深的体会,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作者:木拉塔力·克力木;沙尼娅·吾马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腹泻婴幼儿不同喂养方式与乳糖不耐受关系的探讨,指导婴幼儿的合理喂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417例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资料,根据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母乳喂养组148例,奶粉喂养组126例,混合喂养组143例,比较分析喂养方式与乳糖不耐受的关系。结果:比较分析母乳喂养组、奶粉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母乳喂养组中,母乳喂养时间小于4个月和不小于4个月的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的发生与喂养方式具有相关性有关,且母乳喂养婴幼儿中,母乳喂养时间的长短也与乳糖不耐受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刘亚萌;陈岩红;陈春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药材在应用与临床治疗之前,需采取一定的特殊工艺对中药材进行处理,将不利于治疗、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偏性和毒性进行有效去除,使中草药更好地发挥其临床功效,将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降低到低。炮制是常用的中药材处理工艺,本文以下就对中药各类毒性成分中毒机制及炮制减毒原理进行分析。
作者:史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消化道溃疡性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奥美拉唑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消化道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钠组25例,对照组-雷尼替丁组25例。各连续5d 静脉滴注。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n=25):有效24例(占96%),无效1例(占4%);对照组(n=25):有效18例(占72%),无效7例(占28%)。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钠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李毅;郑燃;侯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外科收治的4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108例血糖水平较高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08例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除一例死亡,其余患者血糖均控制较满意。结论: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高度重视围手术期高血糖的发生、控制,并给予积极干预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柴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肱骨外上髁切口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今后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含笔者原单位宜宾县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急诊手法复位,后由于骨折不稳定或对位不理想改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选择肱骨外上髁切口,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周,对患儿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中,60例患儿中优21例,良33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发生肘内翻3例,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2例,未发生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采用肱骨外上髁切口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稳定性高、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江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接诊的106例围产期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孕期营养指导,检测两组孕妇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量,记录围产期不良妊娠反应。结果:实验组孕妇摄入的微量元素钙、锌、铁、硒以及蛋白质、维生素等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脂肪及钠摄入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妊娠反应发生率为2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可以明显提高孕妇营养状况和母婴安全,降低妊娠并发症。
作者:王爱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采用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单纯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的37例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HP 根除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体检健康职工30人作为对照组。以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样本进行血生化检测,检测指标为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胰岛素(Ins)指标,并于治疗后2d 再次进行血生化检测,比较两组调查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 GLU、TCh、TG 及 Ins 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 GLU、TCh、TG 及 Ins 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与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 GLU、TCh、TG、Ins 指标均较健康人升高,并随着治疗的进行可降低以上指标,因此,可通过 GLU、TCh、TG、Ins 监测及比较判断老年Ⅱ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并提供临床治疗指导。
作者:周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由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保健知识的覆盖率扩大,加之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加强,促使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和谐社会需要护理安全,母婴安康更加要求护理安全。作为一名产科护理工作者,深知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和产科患者的独特心理特点,要求我们除了要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护患沟通能力,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才能确保护患安全[1]。
作者: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操作技术量化体系构建在血液采集中的应用与实证研究。方法:本次应用采血岗位已构建的操作技术量化体系,评估员工实际工作能力,在招募环节、体检环节、初步检测环节、血液采集环节工作的人员中分别抽取20人,共80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划分,展开比赛,观察组量化采供血操作技术,对照组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采血技能平均得分、献血反应处理平均得分、团队礼仪/配合协作技能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后服务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量化采供血各环节的操作技术,可使培训员工的效果提高,培训时间缩短,培训成本降低,明显增强了社会效益和技术效益,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例75例阑尾炎患者的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75例中经高频与低频联合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51例(符合率68.0%)。病理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超声诊断13例(符合率92.9%);病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超声诊断18例(符合率85.7%);病理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6例,超声诊断6例(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一例,超声诊断1例(符合率100%);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总计42例,超声诊断38例(符合率90.5%);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33例,超声诊断13例(符合率39.4%)。结论: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相结合对阑尾炎尤其是急性阑尾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对慢性阑尾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尚有很大的不足。
作者:汪凤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的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护理工作已经由以患者为重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重心,服务也更加的科学和标准。为了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本观念的培养,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加强人文教育,让学生们在掌握科学的护理技术的同时,也能够具备良好的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
作者:矫非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40例,将产妇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产妇在常规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延伸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产后护理一个月,比较两组的母婴身心健康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产后护理一月后,观察组母婴整体身心健康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延伸护理模式下行产后康复护理,促进了母婴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接诊收治的106例采取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征,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相差不多,术后都能明显提高视力,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2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17.5%,观察组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5.77%,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同超声乳化相差无几,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可以在基层医院广为推广。
作者:鲍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