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凤
目的:对行滤过性手术的青光眼患者滤过泡形成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滤过泡形成不良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50例青光眼患者行标准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其滤过泡形成情况并分类。结果:术后早期31.3%患眼出现滤过泡形成不良,术后6个月时60.9%患眼滤过泡形成良好,39.1%患眼滤过泡形成不良。结论:滤过泡形成不良与眼内眼外等多因素相关,应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多环节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
作者:张筠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术后出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总结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手术处理切除病灶后,患者切口均在 I 期愈合,术后并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经过6个月时间随访,并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及早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是临床处理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临床应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在剖宫产术后保护切口,可有效降低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
作者:彭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全麻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分为 A组(右美托咪啶组)和 B 组(咪达唑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插管时间与 B 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 组出现呛咳、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 B 组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 B 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其效果明显优于咪达唑仑。
作者:李磊;常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发生哮喘病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随机收集100例哮喘病儿童为观察组,同时收集100例非哮喘病儿童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儿童的相关资料,探讨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生产方式、父母年龄与职业、儿童用药过敏史、儿童家族用药过敏史、调查时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等21因素与儿童哮喘的发病有关(P<0.05)。并且,用药过敏史、家庭用药过敏史、被动吸烟、经常吃零食、挑食、室内装修、家具并非实木、饲养宠物与花卉是导致儿童患哮喘的危险因素,且分析发现 p<0.05。结论: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过敏原的接触、避免被动吸烟、培养良好习惯等可有效预防儿童哮喘的发生。
作者:赵占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介导着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等免疫学功能,在肿瘤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淋巴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作者:罗劼妍;袁志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可达龙与西地兰治疗窄 QRS 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窄 QRS 心动过速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收治的70例窄 QRS 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分别使用可达龙和西地兰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可达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西地兰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57%;可达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西地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达龙治疗窄 QRS 心动过速效果明显,可有效终止窄 QRS 心动过速,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左室肥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可通过调节用药速度及部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赖迪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选择奥曲肽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两方面,C1组少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在胰腺水肿症状缓解率方面,C1组高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选择奥曲肽进行治疗,针对胰腺酶的抑制作用以及消化作用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终将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有效恢复,有效避免临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碧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进行 CT 诊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曾接收的20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对这些均以 CT 方法进行诊断,观察其 CT 表现,并分析患者病因。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 CT 诊断,其影像学表现均为胰腺局部或者弥漫性增大,其边界比较模糊。在这些患者中,有8例患者显示小网膜囊积液混浊,其肾前筋膜有所增厚;有6例患者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另外6例患者合并胆囊炎;分析患者病因,主要包括胆源性、酒精性以及高脂血症并发脂肪肝。结论:利用 CT 方法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能取得较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能够为临床治疗提高科学理论依据,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明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的脐带的不同护理方法及其相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的12个月,每个月不少于50名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脐带护理法进行研究。结论: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修剪并采用暴露法的护理方法,有助于减少新生儿脐部渗血发生,缩短脐带脱落时间,加速创面愈合,有效的避免感染发生。
作者:赵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临床治疗的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不用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临床治疗时,要加强应用的合理性,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其疗效。
作者: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观察并探讨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所具有的意义。方法:监测分析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 组)、57例糖尿病患者(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多个指标(TC、TG、LDL-C)的水平都比 NGT 组高,只有 HDL-C 的水平是较低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同时,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增加的同时,空腹血糖也是随之而增加的。结论: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这是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糖尿病的。
作者:武林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王希胜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认为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其虚多责之脾肾,临床治疗注重健脾补肾,自拟健脾补肾方并随症加减,在控制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放化疗耐受性及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等方面收效颇著,现略述其要佐之。
作者:穆美玲;王希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结核病是指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儿童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获取标本困难等原因导致结核病诊断非常困难,故每年都有不少儿童因结核病死亡,能早期得到诊断及治疗,大多数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本文主要就儿童结核病诊断方法进展进行综述并评价。
作者:薛佳琴;陈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应用于肥胖中学生的效果。方法:抽取张掖市第一中学肥胖中学生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健康干预,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肥胖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 BMI、腰围、胸围及皮脂厚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肥胖中学生中实施健康干预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生长水平的改善,控制和降低学生 BMI和肥胖增长速度。
作者:秦玉芳;薛华;庆海英;王新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病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诊疗资料以及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查阅总结,同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中医治疗高血压多将其以症候进行分型,同时在治疗方法上有古方治疗、经验方治疗、单方治疗或中成药治疗。除上述几点治疗针灸治疗以及贴敷治疗、药枕治疗、足浴治疗等在中医临床的诊疗上也有一定应用。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见效时间虽远不如西药快,但中药治疗具有兼顾全身、控制血压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等优点,故其具有一定的临床深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丘志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消化道溃疡性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奥美拉唑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消化道溃疡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奥美拉唑钠组25例,对照组-雷尼替丁组25例。各连续5d 静脉滴注。观察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n=25):有效24例(占96%),无效1例(占4%);对照组(n=25):有效18例(占72%),无效7例(占28%)。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奥美拉唑钠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李毅;郑燃;侯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AC-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效果比较。方法:选取40为受试者分别采用 AC-OCT 和 OCT 测量其40只左眼 CCT,对测量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 t 检验对比分析,采用变异系数作为判定表针,比价测量值的可重复性。结果:AC-OCT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和 OCT 测量平均值进行对比 t 检验,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值较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偏大,两种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相关性。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培养病原菌及对抗菌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太原市太钢总医院呼吸科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抽取191例,其中68例痰培养结果阳性,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痰培养结果阳性者中有革兰阴性细菌51例(75.00%),革兰阳性细菌14例(20.59%)。真菌3例(4.41%)。COPD 患者细菌感染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高检出率为主。结论:对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痰细菌学培养结果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的危害和合理使用策略,为提高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保障抗生素使用的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0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用药总金额、用药年增长率、抗生素类药物总金额、百分比、抗生素类药物年增长率等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3年,我院用药总金额2654.81万元、用药年增长率-7.64%、抗生素类药物总金额493.55万元、百分比为16.54%、抗生素类药物年增长率为-0.63%,均较2010年和2011年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药学服务和抗生素合理使用策略,可以有效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改善不合理用药情况,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万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