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联护理疗法在骨关节炎的应用探讨

周佳燕

关键词:骨关节炎, 三联护理疗法,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三联护理疗法在骨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骨关节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给予治疗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三联护理法干预,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及出院后半年的随访结果。结果:经随访结果得知,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通过5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经过由责任护士实施三联护理法,包括实施中药涂搽、中药热奄包、中药贴敷护理,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关节功能训练后,患者在关节疼痛、活动度、肿胀消除、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在骨关节炎患者中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病案管理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重要性

    快速发展得医疗卫生事业要求医院实行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理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 way,临床路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作为一种高效益高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临床路径在医疗事业中越来越重要。临床路径对病案管理有新高要求,完善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和开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要作用。

    作者:霍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ITGB1及 Bmil 基因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 ITGB1及 Bmil 基因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新鲜口腔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30例,并且选择正常体检者的口腔黏膜组织样本30例形成对照,在冰冻切片上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和比较 ITGB1及 Bmil 基因表达的阳性率。结果:口腔鳞癌组的组织样本中,ITGB1及 Bmil 阳性标本百分率平均为58.89%,对照组基本无 ITGB1及 Bmil 表达。结论:ITGB1及 Bmil 基因检测可作为口腔鳞癌的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庭庭;马洪;段晓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胺碘酮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1月期间确诊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胺碘酮,对照组则给予利多卡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显效6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共显效25例,有效40例,无效35例,治疗总有效率65.0%,二者对比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减少死亡率,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郝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结合依那普利在老年高血压疗效探究

    目的:探究采用氨氯地平结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比较两组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1.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采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相比单独用药疗效较优,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曹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胃溃疡3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采取中医辨证来治疗胃溃疡的实际疗效。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人,对照组采取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比较两者在治疗后的实际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显著率为55.5%,优于对照组27.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61.1%,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胃溃疡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模式,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卧床老年患者8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8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名,依次设为预防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肺部预防感染知识教育,营养支持建议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等。观察两组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预防组肺部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8例,发生率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可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喻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尿沉渣显微镜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尿沉渣显微镜检及干化学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检验人员完成相关检验工作。记录1889例患者尿沉渣显微镜检、干化学分析检验尿液中红细胞阳性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1889例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尿沉渣检验结果符合率为90.93%,其中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率为23.88%,干化学隐血试验红细胞阳性率为26.26%,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项尿检方法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方法完成检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检验假阳性及假阴性率,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作者:杜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孕期营养指导应用于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接诊的106例围产期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孕期营养指导,检测两组孕妇微量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量,记录围产期不良妊娠反应。结果:实验组孕妇摄入的微量元素钙、锌、铁、硒以及蛋白质、维生素等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实验组脂肪及钠摄入量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不良妊娠反应发生率为2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应用孕期营养指导,可以明显提高孕妇营养状况和母婴安全,降低妊娠并发症。

    作者:王爱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面优质护理服务,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死亡现象。结论: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化的综合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极大程度上降低患儿受到病痛的折磨,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与广应用。

    作者:王珍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王希胜教授应用健脾补肾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浅析

    王希胜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40余年,认为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其虚多责之脾肾,临床治疗注重健脾补肾,自拟健脾补肾方并随症加减,在控制肿瘤、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放化疗耐受性及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等方面收效颇著,现略述其要佐之。

    作者:穆美玲;王希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接诊收治的106例采取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征,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相差不多,术后都能明显提高视力,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2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17.5%,观察组9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5.77%,在术后并发症对比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同超声乳化相差无几,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可以在基层医院广为推广。

    作者:鲍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 超在肝胆脾胰疾病检查中的诊断分析

    目的:观察在肝胆脾胰疾病检查中采用 B 超的检查结果,分析 B 超的运用价值,以提高肝胆脾胰诊断准确率。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我们选择了于2013年2月-2014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受诊断、治疗的疑似肝胆脾胰患者,共300例。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取其仰卧位,接受了 B 超检查,检查部位为肝脏、脾脏、胰腺以及肾脏,重点观察患者腹部器官是否异常。结果:300例接受 B 超检查的患者中阳性者为290例,病理结果为262例,B超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0.3%,即诊断率是90.3%;检查出的疾病排名靠前的分别是脂肪肝73.7%(193/262)、胆囊炎5.7%(15/262)以及肝囊肿5.0%(13/262)。结论:B 超可以检查出多种良性病变,且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应用于肝胆脾胰疾病检查中。

    作者:金广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联检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观察并探讨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所具有的意义。方法:监测分析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 组)、57例糖尿病患者(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多个指标(TC、TG、LDL-C)的水平都比 NGT 组高,只有 HDL-C 的水平是较低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同时,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增加的同时,空腹血糖也是随之而增加的。结论: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这是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糖尿病的。

    作者:武林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结合氨氯地平对中轻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结合氨氯地平治疗中轻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美托洛尔结合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各40例。治疗6周后比较三组间血压变化值、血压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6周后联合用药组血压变化率和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氨氯地平组,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相比于氨氯地平单用,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具有降压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俞陈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加强沟通,提高内科护理人性化服务

    目的:通过以我院2013-2014年内科600例病人为研究样本,说明护理人员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2014年内科病患样本600例,作为研究组,再择取60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进行研究对比分析,找到不同,做以总结。结果:对照组中患者满意度为79%,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中患者满意度为89%,护理满意度为98%,两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加强沟通,提高内科护理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大幅度提升,为护理工作的更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安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31碘治疗甲亢的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及体会

    目的:保障使用131碘的医务人员、患者及公众安全,避免发生放射性事件。方法:依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要求,在使用131碘治疗甲亢的工作方法中,对工作场所的设计布置、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放射性污染的清除、放射性工作操作的安全和应急处理流程、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和保健、患者和公众的防护等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结论:遵循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防止其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性效应,使其发生几率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作者:莫春荣;莫建勋;叶烨;黎升志;柯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7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眼压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帮助患者恢复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立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产科护理中的安全因素与措施

    由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保健知识的覆盖率扩大,加之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加强,促使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和谐社会需要护理安全,母婴安康更加要求护理安全。作为一名产科护理工作者,深知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和产科患者的独特心理特点,要求我们除了要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护患沟通能力,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才能确保护患安全[1]。

    作者: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某医学专业76名医护人员,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教学模式同时,接受护理安全教育,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及护理安全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能力,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作者:燕秀红;姜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的2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部患者共有20例使用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手术患者情况为,18例胆囊切除手术、1例胆囊部分切除、1例胆囊造瘘。结果:保守治疗患者治疗无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0例手术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囊肿大、充血、水肿等情况,其胆囊壁有坏死现象,胆汁浓度较高,似胆泥。结论: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发病率较高,存在穿孔的情况,比较危险,在患者的发病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并发症产生,提升患者生存几率。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