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案管理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重要性

霍莹

关键词:病案管理, 临床路径实施, 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事业, 管理模式, 管理理念, 效益高, 规范化, 质量, 医院, 效率
摘要:快速发展得医疗卫生事业要求医院实行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理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 way,临床路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作为一种高效益高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临床路径在医疗事业中越来越重要。临床路径对病案管理有新高要求,完善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和开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要作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20例 CT 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进行 CT 诊断的临床效果,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曾接收的20例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对这些均以 CT 方法进行诊断,观察其 CT 表现,并分析患者病因。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 CT 诊断,其影像学表现均为胰腺局部或者弥漫性增大,其边界比较模糊。在这些患者中,有8例患者显示小网膜囊积液混浊,其肾前筋膜有所增厚;有6例患者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另外6例患者合并胆囊炎;分析患者病因,主要包括胆源性、酒精性以及高脂血症并发脂肪肝。结论:利用 CT 方法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能取得较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能够为临床治疗提高科学理论依据,对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明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了解其病因和后续治疗情况,对其用药进行指导。方法:对从2012年至2014年入院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统计两组病患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种类对比有显著差异,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真菌感染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比有显著差异,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明显长于非真菌感染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时,尽量以口服作为给药途径,以一种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同时尽可能缩短抗生素给药疗程,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产后乳汁淤积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产后乳汁淤积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100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即在哺乳前进行按摩或热敷、哺乳后挤奶或用吸奶器吸空乳房。观察组50例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显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产后乳汁淤积,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肱骨外上髁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60列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肱骨外上髁切口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治疗中的疗效,为今后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含笔者原单位宜宾县骨科医院)收治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急诊手法复位,后由于骨折不稳定或对位不理想改行手术治疗;手术均选择肱骨外上髁切口,直视下对合骨折并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周,对患儿进行半年以上的随访,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随访中,60例患儿中优21例,良33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发生肘内翻3例,肘关节伸屈功能受限2例,未发生血管、神经并发症。结论:采用肱骨外上髁切口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组织损伤小、稳定性高、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而且手术操作简单,术后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江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浅谈产科护理中的安全因素与措施

    由于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保健知识的覆盖率扩大,加之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加强,促使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和谐社会需要护理安全,母婴安康更加要求护理安全。作为一名产科护理工作者,深知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和产科患者的独特心理特点,要求我们除了要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护患沟通能力,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才能确保护患安全[1]。

    作者:索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并研究手术室内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手术室环境、操作过程、手术人员等方面可能影响到手术室内感染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护理对策,以便减少感染率。结果:采取综合性临床护理措施后,手术室未发生任何感染事件,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完善管理制度、定期培训工作人员、加强管理、无菌操作等,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内感染的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管继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8例痔疮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及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享护理体会。结果: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及护理治疗后,痊愈36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9%。结论:对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的痔疮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田田;矫妮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卧床老年患者8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80名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名,依次设为预防组与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肺部预防感染知识教育,营养支持建议以及心理干预措施等。观察两组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预防组肺部感染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8例,发生率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性护理可降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喻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全麻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分为 A组(右美托咪啶组)和 B 组(咪达唑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插管时间与 B 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 组出现呛咳、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 B 组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 B 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其效果明显优于咪达唑仑。

    作者:李磊;常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股沟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历史已经超过100年,然而传统的修复手段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无张力修补术在较大程度上改观了腹股沟疝手术的状态。在复发率等方面有了显著的降低,病人的痛苦得到了有效的减少。尽管还有些问题有待于研究和改善,比如术后疼痛的问题。但是可以说,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多临床事实的证明。

    作者:杨步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留置导尿引发泌尿系感染护理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

    目的:从护理操作的角度分析留置导尿管引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和查找资料的方法。结果:留置导尿引发泌尿系感染与操作是否规范、导管留置时间、引流系统是否密闭紧密相关。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规范操作,加强护理管理,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同时应尽量避免膀胱冲洗。

    作者:冯娟;李艳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实践和体会

    管理是一个组织能以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医院良好的管理秩序是保证患者能够及时的治疗并恢复健康的保证,所以管理工作异常重要,为了更好的使管理人员行使其权利并尽到其应尽的义务,则应该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本文就以目前我院在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帮助医院能够更好的服务患者。

    作者:陆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哮喘患者呼吸护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干预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州市中医院呼吸科自2010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呼吸护理的干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有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轻了患者的压力,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值得向社会推广。

    作者:倪月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去甲肾上腺素与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体会

    支气管扩张是指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而咯血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及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和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镜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诊断治疗的作用。方法:根据2009至2013年我院的84例消化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接受普通胃肠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胃肠镜检查方式均可有效反映出病灶位置,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诊疗时,有18例患者由于无法耐受放弃检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50%、23.8%,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消化内科患者使用胃肠镜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因此应用价值比较大,该诊断方式又有无痛和常规两种,其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痛苦小,但缺点是费用高,后者则正好相反,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针对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有效护理措施

    目的:探析针对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0例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感染、造瘘管脱落等并发症,均康复顺利出院。结论:临床上运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例外用药引起的汞毒性皮炎

    目的:使用不明成分外用药治疗皮肤病,有可能导致汞中毒。应及时治疗。方法:根据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驱汞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体内汞达到正常水平,并使其因汞引起的皮肤改变好转,终治愈出院。结论:使用含有汞成分的外用药涂抹受损皮肤,可引起汞中毒。

    作者:何晓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护理与观察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护理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80例由于使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临床护理和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7.5%,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加强对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肝损伤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美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预防感染。方法:取2014年1-9月份在我院分娩新生儿1500例为实验组,出生时脐带用气门芯结扎离脐根部0.5cm 部位处剪断脐带。出生后24-96h 内再次取出气门芯使其自然脱落,出院前手把手教会产妇及家属脐部护理方法,并在产后访视时再次指导。再取2013年同期采取传统方法(出生时脐带用气门芯结扎离脐根部0.5cm 部位处剪断脐带)。出生后24h 再次剪刀修剪残端并用5%高锰酸钾溶液烧灼止血,同样教会产妇及家属脐部护理方法。也为15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脐带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脐部感染率为2%,而2013年因再次修剪脐带残端而引起的出血、脐炎或使用5%高锰酸钾溶液烧灼止血不当而发生皮肤烧伤等脐部感染率为6%,两组比较。结论:改进后的脐部自然脱落脐部护理方法较传统的脐部残端再次修剪脐部护理方法脐部感染发生率显降低[1],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出院后新生儿脐部家庭护理操作。

    作者:王莉云;彭嫦枝;管莉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沐舒坦作为辅助治疗,改善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我院2012~2014年期间确诊为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住院患儿,年龄2-6岁随机选取86例,性别不限,临床表现为发热3-5天,咳嗽有痰,伴或不伴有喘息,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胸片表现为小叶性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用沐舒坦)40例及对照组(未静脉用沐舒坦)46例。在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配合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沐舒坦,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体温正常、气促喘息缓解、肺部湿罗音消退及咳嗽消退时间。结果: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后,较对照组临床表现在24h 内就有显著改善,且湿罗音消退快,咳嗽缓解快。结论:静脉滴注沐舒坦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经济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韩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