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刘霞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
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了解其病因和后续治疗情况,对其用药进行指导。方法:对从2012年至2014年入院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统计两组病患的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种类对比有显著差异,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明显高于非真菌感染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比有显著差异,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明显长于非真菌感染组患者,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用药时,尽量以口服作为给药途径,以一种抗生素控制感染,避免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同时尽可能缩短抗生素给药疗程,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CT 引导下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软组织肉瘤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 CT 引导下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3年11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软组织肉瘤患者22例,采用 CT 引导下组织间插植放射进行治疗,主要利用的是直线加速器6-MVX 线,外照射20-30Gy,后同步开始高剂量率铱-192后装对患者进行治疗,每次剂量在9Gy 左右,总剂量要求在24至30Gy 之间,患者在进行组织间插植治疗的同时不能开展外照射,外照射的总剂量要求在50至60Gy 之间。结果:经过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后,软组织肉瘤患者压迫症状缓解率为82%,其中3例发生远处转移,2例带瘤生存出现副反应,总体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利用 CT 引导下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软组织肉瘤患者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在软组织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作者:丁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体会

    探讨推拿手法治疗婴幼儿泄泻的效果。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采用中医辩证施术,用捏脊法、补脾经、点揉足三里穴、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七节骨等推拿手法对30例不同证型的患儿施与不同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96.6%。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如何适当控制乳糜血液的采入

    目的:分析乳糜血浆对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保证输血安全。方法:使用不同程度的乳糜血浆组与澄清血浆对照组经确认阳性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谷丙转氨酶(ALT)血液分别稀释至临界值附近,进行监测并与对照组分别使用 t 检验进行比较。结果:HBsAg 和 anti-TP 检测各个时段中度乳糜血浆与对照组结果无显著差异,重度乳糜血浆结果高于对照组。ALT 检测各个时段中度、重度乳糜血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乳糜血浆结果略高于于对照组。结论:轻度乳糜标本可直接进行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严格控制中、重度乳糜标本的采入。

    作者:周正茂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科呼吸疾病中效果探究

    目的:对不同给药方式的盐酸氨溴索在儿科呼吸疾病中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均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与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与静脉注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吸痰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吸痰次数比对照组少,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方面,其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有利于减少患儿的吸痰次数,缩短患儿的氧疗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色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人工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诊治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在术中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的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流产综合征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45%,对照组为14.5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来讲,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燕;李相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2011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10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比对照组的84.31%要高一些;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要高一些。结论:临床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高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现状与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状况和具体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新生儿共3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小分子代谢物的含量以及相互间的比值,筛查有机酸、脂肪酸和氨基酸代谢病症。结果:其中检测出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例,脂肪酸氧化代谢病1例。结论:串联质谱技术能够很好的筛查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从而能够很好的避免由于疾病导致新生儿智力障碍情况,因此值得在新生儿的遗传性代谢病筛查中进行推广。

    作者:曲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巴胺受体对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人,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多巴胺(DA)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系统之一。所有多巴胺受体亚型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尿钠排泄和血压调节[1]。已有的研究表明,多巴胺递质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多巴胺通过自身以及其他血压调节系统之间的作用,阐述其在血压调控及高血压形成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高亭;冉兵;胡东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诊就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急诊就诊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急诊就诊心肌梗死病患作为对象,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为其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对患者心肌梗死改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加以分析。结果:本组58例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33例显效,22例改善,2例无效,1例死亡,总体有效率为94.83%(55/58)。治疗期间,8例休克,14例心律失常,21例心力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74.14%(43/58)。结论:为急诊就诊的心肌梗死病患实施早期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治疗期间的并发症需加以针对性控制。

    作者:李淑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36例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之后,有28例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0%。有30例患者以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满意,满意度为85.7%。结论: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滨海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滨海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2例手足口病病患的一般资料,病患均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52例病患中,2013年手足口病共发生62例,2014年发生90例;2013年重症病例3(4.84%)例,死亡0例,2014年重症病例3(3.33%)例,死亡病例1(1.11%)例,本病高发于4-6月,患病人群多为5岁以下男童。结论:我县手足口病常发于4-6月,多发于5岁以下男童,且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钠肽水平与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 N 末端脑钠肽前体与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63例,NT-pro-BNP<1000pg/ml 组(132例)和 NT-pro-BNP>1000pg/ml 组(131例)。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1)NT-pro-BNP>1000pg/ml 组入院时血氧饱和度低于 NT-pro-BNP<1000pg/ml 组,心功能分级3或4级高于 NT-pro-BNP 组,右心室内径、右肺动脉内径均高于 NT-pro-BNP<1000pg/ml 组(P<0.01或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1000pg/ml 组一年内再住院率、一年内死亡率高于 NT-pro-BNP<1000pg/ml 组。(2)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 与心功能分级(r=0.192,P=0.03)、右肺动脉内径(r=0.227,P=0.04)相关。结论:NT-pro-BNP 与肺源性心脏病预后相关。

    作者:赵鸿圣;王安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的效果评价探讨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64例重症监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镇静。结果:镇静后,观察组的Ⅲ级、Ⅵ级镇静率分别为50.00%、4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18.75%,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镇静期间的心率、血压的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患者采用咪达唑仑镇静,起效快,苏醒快,镇静效果良好,且能有效保持患者镇静期间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黄雪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特定地区的居民因自然污染或人为污染,导致体内摄入过量的砷化物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人体高砷暴露的主要途径是饮用被高浓度无机砷天然污染的地下水。除了慢性饮水型砷中毒外,煤型砷中毒有着病情严重、病区分布广和受危害人口多的特点。下面本研究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爱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观察选择奥曲肽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C1组(观察组4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奥曲肽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在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两方面,C1组少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在胰腺水肿症状缓解率方面,C1组高于 C2组患者明显(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选择奥曲肽进行治疗,针对胰腺酶的抑制作用以及消化作用可以进行有效抑制,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表现,终将患者血尿淀粉酶水平有效恢复,有效避免临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碧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皋埠镇农村妇幼保健现状调研报告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妇女发展既是一项重要的标志;在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中,妇女发展有事一种重要的尺度[1]。在维护我国妇女、儿童权益之时,在90年代颁布了一项法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在绍兴市个级别的妇幼保健院的支持下,及社会相关部门的全力辅助下,实行了一系列的保障妇女权益的措施,更好的保障了我市妇女及儿童的健康权益,现将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农村妇幼保健现状归纳如下。

    作者:娄菊花;吴黎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到2011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疗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57.1%,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3.3%,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迟雯雯;孙绍娜;徐国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例 HIV 感染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

    报告1例 HIV 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的护理、专科护理等,由于患者家庭条件有限,经治疗,患者终临床死亡。患者虽入住的是普通病房,但由于采取了适当的防护措施,未对病房造成不良影响,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均无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高克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对我院例75例阑尾炎患者的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所见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75例中经高频与低频联合应用超声诊断阑尾炎51例(符合率68.0%)。病理诊断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4例,超声诊断13例(符合率92.9%);病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1例,超声诊断18例(符合率85.7%);病理诊断为坏疽性阑尾炎6例,超声诊断6例(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一例,超声诊断1例(符合率100%);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总计42例,超声诊断38例(符合率90.5%);病理诊断为慢性阑尾炎33例,超声诊断13例(符合率39.4%)。结论: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相结合对阑尾炎尤其是急性阑尾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对慢性阑尾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尚有很大的不足。

    作者:汪凤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平产分娩产房"管理模式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针对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平产分娩产房"管理模式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住的产妇58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与试验两组各29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管理,试验组产妇接受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平产分娩产房"管理模式,对两组产妇干预后母亲与胎儿的结局以及顺产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产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 <0.05),新生儿结局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分娩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将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平产分娩产房"管理模式引入对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可提高产妇顺产比例,新生儿结局较好,且不增加母亲的分娩风险。

    作者:贾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