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

马福新

关键词: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家长参与
摘要:目的:探讨在家长中实施健康教育对其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选择本乡镇卫生院辖区内婴儿及家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特殊健康教育,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婴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疫苗按时接种率。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均较实施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P<0.05),婴儿定期健康体检参与率及疫苗按时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家长实施综合性、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提高其参与儿童保健的积极性。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结石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结石病患者64例,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利用中医内科排石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内排石情况均比较良好,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内科排石法对结石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并发症少、创伤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建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采用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3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单纯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的37例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HP 根除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清胃散加味方联合三联疗法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比较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青白联合手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单纯白内障摘除也可以达到手术目的,且具有手术简便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因为晶状体摘除可以解除瞳孔阻滞,增加前房深度,防止周边房角粘连。本文就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比较,包括其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面等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陈婷;武耀红;王万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生物膜中白念珠菌的耐药性研究

    针对生物膜中白念珠菌的耐药性研究和分析对于相关工作的进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探析白念珠菌的耐药性。

    作者:菅彦丽;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液灌流抢救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百草枯中毒患者中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接收并进行血液灌流抢救的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施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行全面护理,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显著。结论:血液灌流抢救百草枯中毒患者中对患者行全面的临床护理,能够优化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秦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分析血小板聚集检测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76例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比浊法和阻抗法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并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发生和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8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无不良事件组以 ADP 为促凝剂的比浊法和以胶原为促凝剂的阻抗法与不良事件组的差异显著(P<0.05);以 ADP 为促凝剂的阻抗法和以胶原为促凝剂的比浊法的无不良事件组与不良事件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与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作者:文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胃肠镜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诊断治疗的作用。方法:根据2009至2013年我院的84例消化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对照组接受普通胃肠镜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胃肠镜检查方式均可有效反映出病灶位置,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诊疗时,有18例患者由于无法耐受放弃检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50%、23.8%,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消化内科患者使用胃肠镜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因此应用价值比较大,该诊断方式又有无痛和常规两种,其各有优缺点,前者的优点是痛苦小,但缺点是费用高,后者则正好相反,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固定针柄法减轻脂肪乳输注中疼痛的效果

    目的:探讨减轻输注脂肪乳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输注脂肪乳药物患者75例。采用自身对照法,第一天为常规固定对照组,第二天为改良固定针柄实验组,连续两天。由患者评判疼痛程度。结果:改良固定针柄法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固定针柄法是减轻输注刺激性药物所致疼痛的一种有效护理办法。

    作者:周援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20例患者随机列入三组,观察组使用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对照 A,B 组则分别单用盆腔炎治疗仪与盆腔炎二号方灌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效率为93.33%,对照 A 组的有效率为56.67%,对照 B 组则为50.00%,观察组与对照 A,B 两组的比较差异均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治疗仪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和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病案管理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重要性

    快速发展得医疗卫生事业要求医院实行高质量、高效率的管理理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 way,临床路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作为一种高效益高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临床路径在医疗事业中越来越重要。临床路径对病案管理有新高要求,完善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和开展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病案管理对临床路径实施的重要作用。

    作者:霍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和非尿毒症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观察组透析前后,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 一6)、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C 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评价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纵向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身体指标差异大,患者病情逐渐好转,P <0.05;横向比较,观察组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干预后,虽然 Hcy、IL 一6、MDA 水平明显下降,血清 CRP 水平升高,但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差别依然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血液透析能够降低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提高 CRP 水平,促进肾功能恢复,同时还能清除一定的 MDA、Hcy 及 IL 一6,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主要讨论静脉留置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体会。方法:对本科室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共200例患儿使用静脉留置针效果的分析讨论。结果:在20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留置时间短2d,长8d,平均留置时间5d;留置成功率为95%。结论:由于静脉留置针减少了大量的静脉穿刺的现象,尤其在儿科的护理中,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儿科患者对穿刺的恐惧感,减少感染的发生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鑫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巴胺受体对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目前我国居民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高,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人,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多巴胺(DA)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系统之一。所有多巴胺受体亚型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尿钠排泄和血压调节[1]。已有的研究表明,多巴胺递质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多巴胺通过自身以及其他血压调节系统之间的作用,阐述其在血压调控及高血压形成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高亭;冉兵;胡东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寻找慢性盆腔炎的佳治疗方式。方法:以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的144例患者作临床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者和对照组,各72例,研究者采用腹腔灌洗+甲硝唑+乳酸左氧氟沙星;对照组采用甲硝唑+乳酸左养氟沙星,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的65例治愈,治愈率为90.3%。对照组60例治愈,治愈率为83.3%。结论:腹腔灌洗联合西药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明显的提高了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大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等。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36例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都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之后,有28例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0%。有30例患者以及家属对治疗和护理满意,满意度为85.7%。结论: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观察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予以对照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取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疗效确切,止血时间短、疼痛评分低,且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黄朝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情商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意义

    当前医患、护患关系空前紧张,医患、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暴戾程度令人发指,弑医弑护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护患纠纷发生率达9.2%,且有逐年增加恶化趋势,以至致瘫、流产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如何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保护每个护理人员的健康、生命,是我们认真思考面对的问题。情商是人类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与环境的基础,提高护理人员的情商水平,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春青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分析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到我院进行生产的240例产妇,在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之后,分为对照组120例和护理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产后优质护理,对两组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护理组的 HAD、BSES 量表评估结果以及排气、初乳、恶露排清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史春花;尤霞红;沈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的2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部患者共有20例使用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手术患者情况为,18例胆囊切除手术、1例胆囊部分切除、1例胆囊造瘘。结果:保守治疗患者治疗无效,因多器官衰竭死亡,20例手术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囊肿大、充血、水肿等情况,其胆囊壁有坏死现象,胆汁浓度较高,似胆泥。结论: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发病率较高,存在穿孔的情况,比较危险,在患者的发病48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并发症产生,提升患者生存几率。

    作者:张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