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临床研究

王义红

关键词:疤痕子宫, 再次剖宫产, 新式腹壁横切口术
摘要:目的:对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剖宫产手术,即新式腹壁横切口术进行,而对照组采用传统剖宫产方式。对两组产妇的手术指标以及腹盆腔粘连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腹盆腔的粘连率为39.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00%,并且实验组产妇在手术期间的手术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以及进腹到娩出胎儿所用时间都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临床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各项剖宫产指标需要完全掌握和了解,同时采用改良的剖宫产手术即新式腹壁横切口术进行,对保障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研究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人,试验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的住院时间(6.2±1.9)d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9.5±3.1)d。结论:综合性护理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田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54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以及空腹血糖检测,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空腹血糖值。结果:在经过测定后发现,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9.97±0.71)mmol /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9.34±1.22)mmol /L;对照组空腹血糖值为(5.32±1.23)mmol /L,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5.60±1.29)mmol /L。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检验中,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诊断,及时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旭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健康体检路径的价值。方法:以180例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体检,观察组予以路径式健康体检,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体检效率、可信度以及受检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服务质量、工作态度、健康宣教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体检路径能够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同时还能锻炼护理人员各种能力,终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于文化;卢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补阳还五汤和针灸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0例痊愈,5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10例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黄孝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观察在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6例。对所有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等。结果:在护理后,所有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等观察指标的情况,显著优于护理前。故此,对比护理前后,重症结核病患者的观察指标情况有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 <0.05)。结论:针对呼吸内科重症结核病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治疗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杨子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关于女性生殖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观察

    目的:对女性生殖激素的临床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美国贝克曼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所有患者的生殖激素进行检测,主要包括促卵泡成熟素(FSH)、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孕酮(P)、睾酮(T)以及泌乳素(PRL)等检测指标。结果:10~19岁:E2达到高峰;20~29岁:PRL 分泌量达到高峰;30~39岁:P 分泌量达到高峰;60~69岁,FSH、T 以及 LH等分泌值达到高峰。结论:随着女性年龄的不断在增长,FSH、LH 分泌量在逐渐增多,E2分泌量不断减少,T 分泌量间断性增高,PRL 分泌中间低两头高,P 分泌两头低中间高,整体变化规律较明显。

    作者:蔺静;王红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感冒后咳嗽患儿8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改善程度与临床总有效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给予小儿感冒后咳嗽患儿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吕金夏;吕金珊;刘林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产后大出血危险因素与护理措施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发生产后大出血的74例产妇临床资料,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胎儿数≥2、胎盘残留、前置胎盘、绒毛膜羊膜炎、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合并中重度贫血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经护理干预后,74例产后大出血孕妇死亡1例(89.19%),66例成功止血(9.46%),7例行子宫切除(1.35%)。结论:产妇分娩中多种因素可引起产后大出血,临床中需加强护理干预,以大限度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改善产妇预后。

    作者:段凤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无创机械通气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探讨及对策

    无创机械通气(NPPV)是指通过鼻罩、鼻面罩等无创方式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的人工通气方式,NPPV 具有非创伤性,并发症少和脱机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插管率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然而,伴随着取得的治疗成果它的不足之处也逐渐凸显,NPPV患者的"不耐受"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让患者在安全尽可能舒适的前提下得到佳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对60例患者在无创机械通气过程进行临床观察监测患者不耐受的原因并予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克服或减轻各种不适使患者配合 NPPV,保证了通气过程顺利,终撤机成功,避免了气管插管。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探讨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全方位护理在手术室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80例创伤急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方面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手术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平均送患者入病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抢救成功率、医生、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率,提高手术室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月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从肝论治脾胃病的临床研究

    脾胃病系所包含的疾病种类众多,而脾胃功能的强弱则关乎一个人健康与否,因此,脾胃这一对脏腑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对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脾胃病系中,与脾胃关系为密切的脏腑有心、肝、肾,其中肝与脾胃失调的关系则更为密切。临床常表现为各种肝脾失调的相关证候,而相应采取的治法也很多,如:疏肝健脾法、柔肝滋脾法、暖肝温脾法等,往往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着重论述肝与脾胃病的密切关系。

    作者:李彦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浅谈风湿性关节炎的腔内治疗效果的治疗性研究

    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在临床的病理中极为常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肿痛、酸疼、对日常活动产生一定的障碍问题,长期不治疗会造成关节畸形。通过有效的抗炎类药物控制,配合口服激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的控制或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从而减轻病痛,延缓病情的发展。但系统性的长期药物控制会造成系统性抗炎的同时,降低了人体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造成人体多个器官会产生机体系统的损伤问题,当这些药物的效果不佳,不能得到良好的耐受效果的时候,可以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相关药物从而达到保护关节,防止关节变形的目的。在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药物可以有效的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的相关病症,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整体疗效,缩短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局限性,保证合理的临床实验用药。

    作者:高泽锋;王娜;许楠;崔庆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后早期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共80例。观察本组急性重型脑外伤与中型脑外伤患者及不同 GCS 评分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80例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中,经脑电图测定表现出癫痫样表现16例,发生率为20.00%;急性重型脑外伤者中4例(10.00%)出现癫痫,中型脑外伤者中12例(30.00%)出现癫痫(P <0.05);GCS 评分3~5分患者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33.33%,显著高于6~8分的12.00%及9~12分的6.67%(P <0.05)。结论:针对急性重型、中型脑外伤患者行脑电图测定,便于临床掌握早期癫痫的发生情况,为进一步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

    作者:庞静欢;王峥嵘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临床体会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体会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对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给予观察。结果:对70例患者给予抢救和急诊护理后,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有12例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的患者有16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有42例,抢救和急诊护理的有效率为40%。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抢救的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可以使抢救效率明显提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许彩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睾丸及附睾腺瘤样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睾丸和附睾腺瘤样瘤病例10例,选用AE1/AE3,Vimentin,EMA,CEA,CK5/6,Calretinin,WT -1,SMA,CK7作为第一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例睾丸和附睾腺瘤样瘤的 AE1/AE3、CK7及 Vimentin 均呈强阳性,8例呈 WT -1及 Calretinin 阳性,5例呈 CK5/6阳性,2例呈 EMA 阳性,CEA 及SMA 均无表达。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睾丸、附睾及其附近为常见部位;免疫组化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良性。

    作者:沈国菊;肖华静;徐红雁;张奕杰;王代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评述整体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80例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血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干预肺功能明显改善,而且 PaCO2和 PaO2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整体护理干预,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探析

    目的:对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利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而治疗组患者要利用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数、身体反应情况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前后的血压、治疗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氨氯地平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得到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效果要强于硝苯地平,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谈有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T 肺血管成像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探析螺旋 CT 肺血管成像分析肺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例确诊为肺栓塞患者,均进行 CT 肺血管成像检查,依照患者心脏影像的显示,分析患者是否存在右心增大及右心功能情况。此外,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经肺血管成像分析,本组1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血管异常情况。且3例患者肺栓塞的程度较为严重,患者肺动脉管腔完全闭塞;5例患者肺栓塞轻度,血管中央显示动脉异常,且周围有对比剂环绕;10例患者肺栓塞症状轻,肺动脉管腔内充盈缺损不规则、偏向管壁一侧,边缘不整齐、不光滑。对照组15例健康者右心室 RVs(大横截面积)与 RVd(大短轴直径)显著小于肺栓塞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健康人群的 RVd /LVd 及 RVs/LVs 均<1,而肺栓塞患者的以上比值均>1,说明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结论:CT 肺血管成像能够准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栓塞程度及右心功能,是一种简单、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戴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IA 的社区健康教育

    TIA 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种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急性梗死或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1]。其临床特征为:①突然起病②具有脑或视网膜的局灶缺血症状③持续时间短暂,大多数在1小时内缓解④恢复完全,不留任何后遗症⑤反复发作。TIA 是脑梗塞的先兆,严重者可出现猝死。所以 TIA 被公认为是严重的、需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也是二级预防的佳时间。在我国,多数患者及家属对此病认识不足,加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短及恢复完全的临床特点,常被忽视,延误诊治,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因此,进行 TIA 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现将TIA 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薛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在治疗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到2013年年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子宫动脉栓塞与 MTX 灌注联合 B 超监护清宫术的治疗,观察组则进行经宫腔镜下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上,观察组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只有8%,对照组则为2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临床治疗上,经宫腔镜下子宫瘢痕病灶切除手术不仅缩短了病人的手术和住院时间,而且减轻了手术痛苦,并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