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静;王红武
目的:探讨儿童义眼佩戴的护理,为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眼球摘除的60例14岁以下儿童的义眼佩戴护理情况。结果:通过与儿童家长的交流与沟通,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眼球摘除术后义眼佩戴对儿童成长的影响及对后期整形手术的意义,从而关心照顾患儿,手术后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诊及按时到院安放义眼。结论:通过义眼佩戴的护理可以提高眼球摘除儿童家长的依从性,为眼球摘除儿童后期整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饶义;杨红云;胡力生;周丽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其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住院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二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状分析,探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对策,达到人们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的目的。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的规定,对目前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医师的违规操作、患者自身不合理及滥用抗菌药物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等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医师及患者规范用药的操作,及严格遵守国家用药规定,是确保患者合理用药、高效用药、安全用药的前提。
作者:杜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外伤或(和)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颈段脊髓及神经根,引起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痛等症状。目前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可归纳为三类:1、传统保守治疗;2、微创介入治疗;3、手术治疗。传统保守治疗包括传统中医手法理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1-2],优点是治疗简单、安全,缺点是治疗时间长、疗效差、易反复,尤其对于巨大颈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包括颈前路减压融合术、颈后路扩大成型术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既往颈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选择治疗手段,但手术存在创伤大、并发症多,风险大,影响椎体稳定性等原因,不易被患者接受。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原因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认同。常见的微创介入包括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射频热凝消融术、医用臭氧注射、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经皮穿刺激光气化椎间盘减压术等。本文就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介入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刘丽;刘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国家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越来越多。目前剖宫产孕妇中因疤痕子宫指征而选择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占所有剖宫产指征的比例约50%,再次剖宫产是导致产后出血更重要的因素[1],疤痕子宫再次分娩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手术难度增加,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增加,住院费用增加及死亡率增加。子宫下段疤痕子宫的剖宫产指征并非绝对剖宫产指征,首次剖宫产并不需要永久剖宫产[2]。国内外已有诸多对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报道及研究,国外 Darid 报道对7322例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其成功率为87%[3]。有研究表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尽管存在一定风险,但是经过认真评估试产条件,慎重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掌握适应症,严密观察产程,做好产时监护,以及必要的心理护理及镇痛处理,行阴道分娩仍是可行的。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喻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综合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大专护生,随机将两个班级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实训后对操作进行考核,并调查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方法认可度均有明显差异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两组护生技能考核成绩也有显著性差异性(p <0.01),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角色扮演法能激发护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邓雪冰;王学峰;阳海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达到以小的投入,取得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减少或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毒性、过敏、副作用等不良反应。
作者:杨新龄;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我院于2014年9月收治2例百草枯中毒[1]误诊急性咽喉炎病人,因病员主诉,隐瞒病史致误诊,后及时更正诊断,对症治疗,挽回病员生命。
作者:欧世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手段多样,可明显缓解疼痛、促进疱疹干涸吸收、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等,且经济安全。本文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吴壮;贾维中;王思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门诊疼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状况。方法:调查近2年我院门急诊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处方的一般情况、使用金额、使用频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门诊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频数(DDDs)多的是阿司匹林,少的是吗啡。费用高的是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低的是吗啡。结论:我院癌痛患者的镇痛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规范,符合肿瘤止痛的三阶段用药原则。
作者:高连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方式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炎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复常时间、肺炎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对患有卒中相关性肺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方法:54例恶性腹水病人回顾性分析。观察组27例采用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7例单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近期疗效、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腹水的吸收情况、KPS 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结论:热疗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显著提高恶性腹水的近期疗效,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改善,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
作者:刘红;高玉凯;杨会利;崔洪霞;李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妊高症产妇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病率以及胎儿体质量和 Apgar 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高症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和子痫发病率,提高胎儿的体质量和 Apgar 评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赵莉芳;卫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上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物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脾虚湿热型腹泻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6例,对比组病人给予西药药物治疗该病,研究组病人则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在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剂实施治疗后,其在疾病的治疗效果方面的情况如下:有18例(39.13%)病人经过治疗后得以痊愈,有17例(36.95%)病人显效,有8例(17.39%)病人有效,另外只有3例(6.53%)病人没有明显变化,其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3.47%;对比组病人在经过西药治疗后,其在疾病的疗效方面的情况如下:有9例(19.58%)病人经过治疗后得以痊愈,有13例(28.26%)病人显效,有12例(26.08%)病人有效,另外有12例(26.08%)病人没有明显变化,其治疗的有效率达到73.92%。研究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功能性腹泻疾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药物进行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极大的提升疾病的治疗有效率,从而有效改善病人身体健康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因而该中药药剂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我科6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饮食规划,心理护理,日常运动指导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病患经过为期3至4个月的营养护理干预后,其血压和血糖值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进行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根本上将其血糖、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进而减少了病患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临床护理方式。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多,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广泛的社会问题。本文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分析入手,总结心血管病的特点,后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发病原因,从治疗、保健等方面提出对老年人心血管病风险预防的相关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力争从跟本上强健人民体质,缓解老年心血管疾病为社会带来的压力。
作者:侯建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情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外科护理学作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其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注重考核结果,加强护生储备期的护患沟通和临床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同等重要。为使学生今后进入临床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关注学生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重视护生更高教育层面的培养,以达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情商提高的同步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史小慧;师艳萍;陈春燕;要雪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构建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促进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12月开始实施血液透析护理环节质量评价指标管理,分析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等指标,以此来证明质量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实施血液透析质量评价指标之后,护理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即护理缺陷发生率有所降低,杜绝护理缺陷和护理文书的真实完整性都比之前有所优化。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应用质量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透析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使血液透析护理过程更加安全,得以进一步发展。
作者:方胜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在恢复期行以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具体措施,并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择取2014年6-12月这半年间本院所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塞并已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共60例,全部行以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式,并实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显效率为63.33%,有效率为31.67%,无效率为5.00%。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恢复期接受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身体健康的恢复,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发热诱导的学龄儿童难治性癫痫性脑病(FIRES)是近年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类综合征,常由发热诱导、好发于既往健康的学龄儿童,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抗癫痫药物无效,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幸存者多合并严重认知障碍及难治性部分性癫痫。病因及发病机制不详、治疗困难、预后不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 FIRES 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的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徐洪波(综述);束晓梅(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