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宝莲
目的:探讨湿化与未湿化低流量(1-2 L /min)双鼻塞吸氧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双鼻塞吸氧>12 h 的 COPD 患者随机分为湿化组(100例)和未湿化组(1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的反应。结果:鼻咽部干燥为本研究中出现的唯一症状,常规湿化组有4例鼻咽部干燥主诉,未湿化组有9例主诉鼻咽部干燥,两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患者呼吸道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需常规湿化。
作者:刘晓梅;陆淑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介绍了闭合性胫骨骨折的成因和分类,并总结了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对比了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发现了石膏外固定法和髓内钉法各自的优势。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42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社区干预,对比观察8周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调查结果,研究组知信行行为改善情况更优,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翠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细化办理入院指引工作进行研究,提出患者入院流程中的存在问题,探索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因素,制定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入院服务流程,为有效提高住院病人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供参考。
作者:殷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轻接种 DPT 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9月768例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接种期间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 DPT 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3%(P <0.05),而不良反应程度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循证护理明显降低儿童接种 DPT 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对不良反应程度无明显影响。
作者:郑新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颅脑外伤是外科常见损伤,病情复杂、进展快,并发症多,存在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其临床治疗困难,也是临床重点关注治疗问题。院前急救是挽救颅脑外伤患者关键环节,及时到达现场,控制出血,延缓病情进展、降低颅内压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治疗原则。本文就针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予以一一综述,以此为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提供必要参考价值。
作者:姚金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神经根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5例,行常规护理)和早期护理组(45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下腰痛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术后2周、3、6、12个月早期护理组患者下腰痛功能评分、康复效果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神经根粘连,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应用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10例慢阻肺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营养支持及免疫调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营养水平和免疫状况等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调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的营养支持和血气分析结果明显提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老年慢阻肺急性发作应用营养支持和免疫调节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恢复肺功能,促进通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蔡竹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对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8%,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结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梗后期低血压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提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卫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索"培菲康散剂"在1-6岁婴幼儿自然人群中预防腹泻合适的口服剂量、剂次和用药时间,研究和评价其对腹泻病发病率的影响及预防效果。方法:采取双盲法定期对观察对象服药,采集腹泻儿童的腹泻物,监测致泻性病原菌。结果:五个周期中共发生腹泻180例,其中1组95例,2组85例,统计学分析提示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药对健康儿童预防腹泻病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郇树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中选出50例,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两组患者之间差距明显。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作者:刘雪平;李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国已经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养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必--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体制。公办养老机构在众多的养老组成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从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方面,都能够以老年人的感受为首要条件。老年人在休养过程中,能够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公办养老机构休养员的幸福指数80%来自心理感受,物质与精神双重体恤,才是大型公办养老院的工作宗旨。本文从二个方面阐述了大型公办养老机构休养员幸福指数的参考标准。
作者:任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心律不齐症状在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心律不齐状况的统计,合理的对照相关数据分析,观察慢性冠心病的相关口服临床治疗过程,对比相关临床治疗效果,合理的分析相关数据差异,确定胺碘酮治疗过程的有效性比例,观察临床研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状态情况,分析胺碘酮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的心律不齐症状是否有较为明显的效果。结果: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实现了患者的心律稳定,降低了不良问题的产生。结论:临床性胺碘酮治疗过程,保证老年性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潇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在医院治疗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是医院工作管理的一个新视角。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镇静护理在医院的工作方面也是重点,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当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镇静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加强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镇静护理在医院治疗工作中的应用,不难看出,得到了极其优异的成绩,对医院的医务人员整体水平有极大地提高作用,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对待患者的态度,为广大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增进了医院各个层次的竞争态度,彻底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值得广大医院的推广,为新医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作者:孙长安;刘珊;许岩岩;白雪;杨斌;路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流感预防二次感染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流感患儿家属120例,按照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家属在患儿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流感二次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流感患儿二次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流感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对二次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对于提高流感预防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作者:薛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超声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治疗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甲状腺超声有无异常,把其分成正常组(70例)与异常组(90例),对两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等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异常组患者的高灵敏度 C 反应蛋白与正常组进行比较(P <0.05);而异常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与糖化血红蛋白等与正常组进行比较(P >0.05);同时,异常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明显的比正常组高(P <0.05)。结论:就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超声异常患者而言,其具备着较高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腺瘤的发生率,由此临床中应该足够的对其进行重视。
作者:王玉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湿证难治,因其性缠绵,又每多兼寒;燥证亦然难治,因津液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亦或输布不调,燥湿不能相济,又每多兼火;再者,湿燥相兼似于理又不能成立,而临床每每每有之,代表证是真湿假燥之证,笔者用《河图》象、数理论为说理依据,用临床病例加以佐证,《河图》:一六北,一者一阳之象之数也,阳者火象燥也,六者六阴之象之数也,阴者水象湿也,北者北方之天地,玄武之星象,天寒地温之谓也,寒与水结合,冰坚之象呈现,冰天雪地是它的写照,是真湿假燥之证的原原本本的形态,笔者通过对《河图》象数的解读,将其鲜亮亮、活灵灵地展现于临床。
作者:田庄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000例高校教工,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和 BMI 指数增高而上升。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BMI、家族疾病史、血糖、睡眠状况。结论:针对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应做好健康宣教。
作者: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持续引流,术后加强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本组65例,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21例(32.30%);中残26例(40.00%);重残10例(15.38%);植物生存5例(7.69%);死亡3例(4.6%)。结论:脑室出血术后患者行腰池引流,加强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早期应用此法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荣玉;吴斌斌;李艺婷;陈英;许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肾病48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甲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乙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临床可推广。
作者:孟利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