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卜宝莲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和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56例,对他们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关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仅有1例患者出现手足抽搐,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1例患者切口出血。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四缝穴临床应用研概述

    四缝穴乃经外奇穴,位于第2至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该穴在历代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并对其定位、刺法及主治进行了阐述。现今,该穴在临床中的应用多继承了历代对该穴效用的阐释,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儿科相关疾病的诊治,如小儿厌食、小儿疳积、小儿腹泻等,并多有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更加明确了其效用,使其在相关临床领域得到推广。

    作者:刘利;冯启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拟益气活血养营汤对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防治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活血养营汤对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患者血浆白蛋白和 C -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患者100例入院时、治疗(包括术后)时、治疗一周时血浆白蛋白、C -反应蛋白指标统计,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一周后,观察益气活血养营汤对血浆白蛋白和 C -反应蛋白的影响。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白蛋白,C -反应蛋白治疗组一周后与治疗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 >0.05)。

    作者:禄田保;任杰;李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侵袭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侵袭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齿松动度等检测指标给予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菌斑指数等检测治疗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对侵袭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炎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临床效果较高,在临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陶立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100起外来器械,对接收、清洗、包装、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清洗合格率和灭菌合格率均为100%,2013年使用满意度为98%,2014年使用满意度为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预防院内感染,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中的相关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中的作用,提高孕产妇保健水平,帮助其顺利度过孕产期,实现优生优育。方法:对参加过健康教育的孕产妇50例和未参加健康教育的孕产妇50例妊娠情况及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健康教育传授的内容使孕产妇及家属掌握了一定的孕产知识和家庭护理,能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母婴健康,参加过健康教育的孕产妇具有更好的分娩结局。结论:健康教育是实现孕产妇保健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倪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不全闭塞33例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不全闭塞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及中药足浴(活血通脉汤)。治疗3周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疼痛评分、踝臂指数(ankle -brachium index,ABI)及双下肢血管超声;半年后随访双下肢血管超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及 ABI 升高(P <0.05),双下肢血管超声无明显变化;半年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双下肢血管闭塞。结论:综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不全闭塞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估

    目的:分析和评估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估的有效运用。方法:在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过程中使用逆向案例法,然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结果: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注意紧扣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热情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结论:逆向案例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祖桂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外科手术中伴发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疗效。方法:将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且需要瓣膜置换手术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和心脏瓣膜手术[1],比较两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测定左心房直径及射血分数,统计房颤消除率。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4个时间点房颤消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年左心房直径及射血分数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瓣膜病同期伴发房颤,安全性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都沙拉木·吐尔逊;阿吉托合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杂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杂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复杂腹股沟疝治疗的78例老年患者,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不显著,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杂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膜外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仲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现如今我国的肺癌患者在大幅增加,然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在面对化疗时,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及心理问题:焦虑、恐慌、愤怒,更为严重的自杀行为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全程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和洞察整个化疗会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根据此问题从患者入院,化疗前、中、后期及饮食等方面给与心理护理及相关指导,从而使患者消除对肿瘤的恐惧心理,稳定病人情绪,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结合治疗肺癌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研究进展

    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肺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与传统的化疗比,分子靶向治疗有更高的选择性,特定的临床反应率也比较高。但其毒副反应与传统化疗有所不同,目前西医针对于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相关治疗未达到满意效果,本文主要对现有的一些主要的肺癌靶向药物的毒副反应及其中西医治疗方法进行论述。

    作者:洪碧玲;孙建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灌注(顺铂)治疗消化系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腹腔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均使用腹腔化疗,现探讨其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接受腹腔化疗后 PR 率为33.33%,19.05%患者出现一过性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给予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与骨髓抑制现象。结论: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使用腹腔化疗有较高 PR 率,可增强腹腔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与癌细胞接触时间,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可对患者生活质量予以显著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许小丽;许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精神的特征和作用

    医院精神是医院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所认同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群体认识。它是通过全体医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精神风貌等表现出来的具有医院独特个性的共同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集中表现,能够将医院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之下,形成一股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医院精神作为医院的灵魂,是医院长期文化建设的结晶,它一旦通过富有哲理性的文字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就会成为医院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从而对内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对外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

    作者:管森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支肺气肿合并肺炎的X线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研究慢支肺气肿合并肺炎的 X 线诊断特点,以期提高 X 线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支肺气肿患者中选取40例,均合并有肺炎,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 X 线诊断特点。结果:32例患者 X 线胸片特点为网状、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内含有密度减低区,呈囊状。经痰液培养后发现相关致病菌25株,其中,以革兰氏阴性菌(G -)为主,共19株,革兰氏阳性菌(G +)6株。因此,治疗时主要采用抑制 G -菌的相关抗生素,占比为67%。本组患者中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结论:深入研究慢支肺气肿合并肺炎患者的 X 线胸片特点对提高该病临床诊断率有积极的意义,也为临床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黄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布洛芬在儿科感染性发热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洛芬治疗儿科感染性发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对乙酰氨基酚加以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不良反应加以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布洛芬可有效治疗儿科感染性发热,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脑血栓56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治疗药物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共28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血塞通注射液,共28例。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流状况改善较好(P <0.05),治疗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脑血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丁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研究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对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肢骨折原因导致压关节屈伸功能发生障碍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把76例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经过骨外科处理应用物理因子治疗,患者自行完成患者肢的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应用肱尺分离技术后配合患者主动运动锻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尺关节分离技术治疗上肢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能促进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极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研究和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56例,对他们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密切关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后均康复出院,仅有1例患者出现手足抽搐,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1例患者切口出血。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卜宝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综述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总结间歇性导尿术的分类,导尿管的分类,导尿的间歇时间及并发症。结果:间歇性导尿术可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技术,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及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导尿管根据粗细可分为不同的型号,使用时导尿管粗细与长度有性别差异性。导尿管顶端部分可分为竖直与弯曲两类,导尿管材料多种多样。导尿频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主要可依据饮水计划,膀胱内尿液容积或膀胱内压力间歇导尿。尿路感染与泌尿生殖道并发症是间歇性导尿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间歇性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首选方法,需要采用合理的间歇导尿频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覃永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0例对照组与30例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的甘舒霖30R 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 血糖(2hP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2hP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2型糖尿病应用甘舒霖30R、阿卡波糖联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利用价值。

    作者:白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