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辛承瑞

关键词:联合用药, 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用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是目前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而其中以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用药的治疗效果为佳。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苯磺酸氨氧地平在社区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时使用苯磺酸氨氧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硝苯地平,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苯磺酸氨氧地平,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苯磺酸氨氧地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更加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加味小建中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律失常120例的临床回顾

    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律失常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因其具有心电图的特殊变化及发病时伴随的心慌、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易被临床医师诊断,但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比较困难,虽然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种类较多,但副作用明显及疗效不太确切,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改善[1-3]。近两年作者通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了加味小建中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律失常21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林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护理分析

    目的:探析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3例,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评分相对较高,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缩短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赖凤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围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医疗机构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老年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变差,致使患上疾病的概率居高不下。在医疗逐渐进步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体机能而引起的并发症却又是医学较为头痛的课题。本文将围绕老年患者围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来进行其安全性的研究发展。

    作者:马伟;姚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7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例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实施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其中治疗组另加用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通气功能水平。结果:①治疗效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通气功能水平。治疗组 PEF、FVC 等通气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莫西沙星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水平,疗效较好,当给予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蔡金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实践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小儿腹泻患儿100例,按临床护理意愿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儿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对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好转率、止泻时间、退烧时间、停止呕吐时间、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可缩短腹泻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意义重大。

    作者:高灵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综合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目前仍是导致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学有效的管理是降低母婴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环节,对母亲和后代的远期健康也有深远影响。

    作者:姜克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法对母体乳汁分泌及恶露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对母体乳汁分泌及恶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入住我院的4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分娩不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发,观察组产妇采用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的母体乳汁分泌和恶露的情况。结果:通过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泌乳情况和恶露情况,可以看出选择拉玛泽呼吸分娩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妇的泌乳量,提前泌乳时间,而且能减少恶露发生的情况。结论:拉玛泽呼吸减痛分娩方法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英英;鲁益萍;莫晓莉;陈本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临床分析。方法:我们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发现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1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并在新生儿出生3月内对胎儿进行随访。结果:肾脏发育异常的109例胎儿中,肾盂增宽88例,占总数的80.7%,重复肾 8例,占总数的7.3%,多囊肾3例,占总数的2.8%,多囊泡肾2例,占总数的1.8%,肾囊肿 8例,占总数的7.3%。12例失去联系,25例进行引产,3例流产,出生胎儿仅为69例,新生儿正常为47例,进占总人数的43.1%。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病情多样、详细,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作者:连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3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的体会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各16例患者,一般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理干预。结果:综合干预组护理组治疗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治疗后有效率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果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龚竞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114例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配合全国食物营养监测调查,了解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贫血状况。方法:采取儿童及其母亲左手无名指血液10ul,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值。结果:114例儿童贫血率9.64%,其母亲贫血率3.5%,男孩贫血率10.8%,女孩贫血率8.2%,性别无差异。0-11月龄儿童贫血率高(16.7%),各月龄无差异显著性,随年龄增大,贫血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结论:儿童贫血率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应加强这部分儿童的监测,合理膳食。加强农村孕妇、哺乳期妇女、婴幼儿的营养及铁的补充。

    作者:李玉忠;王玉财;张月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用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甲硝唑联合用药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联合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是目前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而其中以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用药的治疗效果为佳。

    作者:辛承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分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于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的护理评分及护理相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级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梅;王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进展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冠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其具有恢复快、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及效果显著等优点,目前已被更多患者接受。但是介入治疗属于创伤性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甚至死亡。临床上充分认识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危险因素,采取积极预防、护理措施,对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罗桥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对乙酰氨基酚片联合布洛芬在52例小儿感染性发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对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性抽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感染性发热患儿,分别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和单纯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用药4h、6h 后研究组患儿退热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赵绍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同意,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月9月间收治的70例痴呆患者分为病例分别为35例的对照组和干预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后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借助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实施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均显著提高,和对照组相比所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痴呆患者施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便于其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齐丽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健康体检中质量控制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健康的观念逐步确立,并开始重视健康体检工作,使得健康体检行业迅速发展,因此,保证健康体检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2015年间参加健康体检的90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健康体检的基本方法,探究提高健康体检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李利华;徐洪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7%,而对照组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出现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 <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纪玮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85例,分组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分析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方法。结果:85例患者中,对照组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为92.5%,总有效率为89.4%。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QT 间期、QT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碘胺酮用于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莫仲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