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桥英
易筋功十八式是传统山西太极内家功法与中医相结合的一种医疗养生功法,以经筋论和平衡论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抻筋拔骨,调息吐纳,达到对颈、肩、腰、腿痛的预防及康复治疗作用。一、一鹤冲天身体直立,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头正直,眼前视,身体放松,自然呼吸,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双手自身体两侧缓缓上举,掌心相对,两肩相合,举至与肩平,手与背拔长。放松,双手内旋,掌心向下,同时身体松腰松胯下蹲,掌心随身体下沉按至胯前,坐腕,双掌指尖相对。双掌向身体两侧抹开,同时双掌下按,身体直立,百会穴上顶把脊柱拔长。
作者:邵继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吐鲁番地区艾丁湖乡干店村2014年10~12月发病并经实验室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48例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附近范围内无胃肠炎症状的6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中儿童有吮指习惯15例,占31.25%;近1周内一同玩耍同伴中有腹泻或呕吐症状21例,占43.75%;出生后有腹泻或呕吐类似疾病43例,占89.58%;居住于同一楼内5岁以下儿童≥3个27例,占56.25%。对照组中儿童有吮指习惯 5例,占7.69%;近1周内一同玩耍同伴中有腹泻或呕吐症状 7例,占10.77%;出生后有腹泻或呕吐类似疾病35例,占53.85%;居住于同一楼内5岁以下儿童≥3个11例,占16.92%。两组以上4个因素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纠正婴幼儿的吮指习惯、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 RV 腹泻高发季节减少外出和与其他儿童接触可降低婴幼儿 RV 感染性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外科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后14d NIHSS 评分(19.52±4.13)、(25.29±4.08)显著优于治疗前(36.48±6.12)、(35.62±6.04),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100%)高于对照组(77.8%)。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
作者:董美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引发的主要原因是为下肢浅静脉出现血流障碍所致,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会进一步发展为小腿慢性溃疡。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浅静脉伸长、扩张以及四肢乏力等。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在小腿内侧,严重的可向上扩展,直达大腿内侧,甚至全下肢都可看到迂曲成团的曲张静脉。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大隐静脉曲张占90%以上。然而,在目前治疗中,常采用的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后并发症也相应而来,优质安全的围手术期护理很重要。
作者:刘彩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于高血压疾病临床医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78例高血压病患,对其危险性实行分层,开展针对性的医治措施,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78例高血压病患,治疗之前高度危险性组有25例(32.05%),中度危险性有35例(44.87%),低危险组18例(23.08%);通过治疗之后高度危险性组有10例(12.82%),中度危险组有20例(25.64%),低危险组有48例(61.54%)。治疗后危险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能够有效指导病患的临床治疗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产生率。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采用沐舒坦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新生儿肺炎64例,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n =30)与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 =34)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新生儿肺炎总有效率经统计示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咳嗽、肺部罗音、呼吸急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肺炎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可取得理想疗效,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对健康生长意义重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白军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粉碎性骨折术后骨性卡压康复治疗的一个案例进行报告,以便了解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本院收治的一个案例,对康复治疗过程和效果等进行报道。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粉碎性骨折术后恢复良好,康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结论:针对骨性卡压,新的治疗模式可能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邵修超;田梦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及对预后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对200例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病因及预后。结果:意识障碍病病因学构成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中毒、休克、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低血糖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肿瘤致意识障碍、癔症、电解质紊乱、新型毒品吸食过量、各种意外。中毒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其他组(P <0.05),神经系统疾病动脉压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以神经系统疾病及中毒为主,程度越严重病死率越高。
作者:赵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成为医院就诊人群中的主流。静脉穿刺是老年护理中的一项操作技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能有效减少老年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和急诊时争取治疗和抢救机会。
作者:谢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3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加强救治过程中的急诊护理,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例,经急诊整体全面的护理后,治愈29例,占96.7%,1例死亡。患者护理度为96.7%。相较干预前 SAS、SDS 评分,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有这意义(P <0.05)。结论:急诊救治镇静安眠类药物引发的中毒患者中,需加强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与医生救治配合,重视开展心理干预,可加快病情康复进程,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董顺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误区并探讨应对的策略。方法:对某社区的15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其使用血糖仪在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中对仪器的操作准确度和对自测血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得知患者在自我血糖检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是对血糖仪使用、对血糖监测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而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等。通过干预后,患者增加了对血糖检测相关知识的了解,能正确使用血糖仪的患者明显增加。结论:为了减少患者在自我血糖监测中的误区,我们要加强对自我血糖监测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作者:陈铁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替硝唑片三联疗法,而研究组实施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替硝唑片三联疗法,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溃疡总有效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治疗后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 C -反应蛋白与白细胞介素6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胃溃疡采取奥索美拉唑三联疗法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推广。
作者:谢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50例初产妇,按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7d 后泌乳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缺乳、乳汁不足例数更少,乳汁足够量例数更多(X2分别为4.348、6.640、5.333,P <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满足产妇哺乳知识需求,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泌乳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寻求提高压疮患者压疮治愈率的新型方式。方法:通过对临床22例严重压疮患者分别给予两种治疗方式,在对应综合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给予应用新型药物康复新液治疗的患者压疮治愈效果明显优于未应用患者。结论:新型药物康复新药液在配合压疮治疗应用过程中有明显的帮助。重度压疮病人治疗中康复新液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刘晓伟;林娜;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对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性抽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感染性发热患儿,分别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和单纯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用药4h、6h 后研究组患儿退热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赵绍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胆石症通常是由于胆汗分泌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是一种常见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对本病治疗手段单一,疗效不佳,中医有汤药,针炙等几种方法,因此临床可用多种方法共同治疗。
作者:李彦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索研究中药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胃肠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46例,再将这46名患者再随机地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对照组化疗后用我院常规的西药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的给药基础上加以中药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对胃肠道反应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 <0.05)。结论:使用中药的患者恶心、呕吐明显减少,食欲也增加,这说明中药可以有效的缓解和治疗化疗后患者胃肠道反应,临床上可以联合西药或者单独进行使用。
作者:叶荣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疗法在肩胛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共计10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非手术疗法,观察组则使用手术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4%,疼痛评分为(38.1+2.5)分,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0%,疼痛评分为(67.3+2.7)分,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 均<0.05)。结论:在肩胛骨骨折的治疗中,与非手术疗法相比,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效果满意,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分析近十五年来,解放军第十七医院和解放军第二七三医院,5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病例的影像资料,参考中外主动脉壁间血肿的理论文献,对照 CT、MRI、TEE 及动脉造影进行综述性研究分析,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志杰;李富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常见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1例成人先心病确诊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31例成人先心病患者中曾被误诊28例,漏诊3例。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诊断成人心脏病,懂得心脏超声知识的临床医师和懂得临床知识的超声医师是减少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误诊漏诊的保障。
作者:杨艳琳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