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骏康;邱明莉
目的:分析无痛胃镜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临床麻醉应用。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接受胃镜检查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6例以及对照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患者 HR、SpO2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选择采用丙泊酚复合苏太尼麻醉效果优于单纯采用丙泊酚麻醉效果,同时安全性更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前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 =24)和对照组(n =24)。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产前护理,即心理护理、产科知识宣教及支持干预等。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更高(P <0.05)。结论:系统化产前护理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100例除烦宁心汤对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门诊收治的难治性上神经分裂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抽选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除烦宁心汤。结果:经过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可以知道,实验组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有显效下降,p <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总有效为6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00%,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除烦宁心汤对于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增加知觉、思维、情感的感知,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孙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78例,调查其社区干预情况、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年龄、病程、患者的行为习惯、高血压管理规范性、应就诊而未就诊次数均为影响高血压控制效果的高危因素(P <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控制影响因素较多,建立规范化管理对策并根据血压级别进行针对性管理有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陈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维生素 C 保护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通过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包括糖尿病组和维生素 C 治疗组在内的造模组和正常对照组。连续治疗4个月后对大鼠 G -LDL、HbA1 c、HDL、LDL、TC、TG、BG 等指标变化进行观察。麻醉处死大鼠后,对其主动脉进行分离,分析 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主动脉内膜 FN 表达情况。结果:造模组大鼠发生血脂异常和主动脉病理形态改变情况。维生素 C 不会影响大鼠血糖,但可显著降低 G -LDL、HbA1 c、LDL、TC、TG 以及主动脉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并显著升高 HDL。结论:维生素 C 无明显降糖功效,可通过降血脂及抑制主动脉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形式的方式保护糖尿病大鼠主动脉。
作者:郭欣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措施、和预后的影响。抢救过程中,应早期、足量、反复、联合的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尽快达到阿托品化。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肝叶切除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相关临床经验,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肝叶切除手术,观察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和随访结果。结果:①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2.22%,胆瘘感染率为16.66%,肝断面局部积液发生率16.66%,术后胆道出血率为5.55%,上述患者及其它无并发症患者均于(14.2±2.4)天后痊愈出院。②患者均接受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结石残留率为11.11%,行排石治疗后痊愈,疾病复发率为16.66%,另3例合并肝内胆管腺癌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目前生存状态尚好。结论:肝叶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上的应用,安全有效,但是因肝内胆管结石病症的复杂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也存在复发风险,故而,单行该项手术虽为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术式之一,但是仍不可忽视其它治疗方法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李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文章分析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现状,探析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研究和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避免儿科护理出现风险,减少儿科护理的风险系数,确保儿科护理的安全。方法:讨论儿科护理工作容易出现风险的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病人的沟通技巧,完善护理记录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结果:减少护理出现差错,加强医患的关系和谐,减少医患纠纷。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盛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揿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随机两组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别采用电针配合揿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60%。结论:电针配合揿针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该社区从接收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状况以及采用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明显降低,跟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体治疗状况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少量患者出现了服用药物后的腹泻和恶心现象,但可以承受。结论:针对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逐渐降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乌维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血透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长期血透患者6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护理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血透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血透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透期间均发生便秘现象,干预组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给予长期血透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少便秘发生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陶肃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危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自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是甲亢危象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1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观察患者意识状况。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及积极护理,观察组有7例患者病情改善,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仅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不治死亡,5例痊愈出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亢危象十分危急,对患者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综合护理,可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时芳;丁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的体会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住的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护理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各16例患者,一般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理干预。结果:综合干预组护理组治疗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一般护理组治疗后有效率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效果,可以有效果提高患者的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龚竞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针灸推拿和康复理疗结合是目前中医研究的课题之一,想要全面的了解其应用的范围和要点就要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和患者的病情治疗需求进行分析,本文就将其应用范围和要点等进行简要的探讨。
作者:刘高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有效的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降低发病率。方法:采用促使髋臼的骨折快速治疗的方法,提高康复时间,缩短了在医院的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有效的降低髋臼的骨折的并发症的产生,从而降低髋臼的骨折致残效果。结果:通过分析髋臼的骨折问题,认识髋臼骨折关节问题的相关致病因素,合理的认识现代科技医疗发展中对于髋臼骨折问题的复杂治疗方法。结论:采用手术疗法可以提高髋臼骨折的恢复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保证治疗质量。
作者:孙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应用 B 超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主要的方法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治疗的11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对其 B 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的 B 超诊断价值实施总结与分析。在114例急腹症患者中,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诊断结果实施分析比较,其中有103例患者符合 B 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其诊断符合率是90.35%,而发生误诊情况的患者为11例,其误诊率是9.65%。对于急腹症患者来说,超声检查既操作简便快捷,且具备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急腹症检查方法,但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应该严密的对声像图变化特点进行观察,以此降低误诊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3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加强救治过程中的急诊护理,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例,经急诊整体全面的护理后,治愈29例,占96.7%,1例死亡。患者护理度为96.7%。相较干预前 SAS、SDS 评分,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有这意义(P <0.05)。结论:急诊救治镇静安眠类药物引发的中毒患者中,需加强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与医生救治配合,重视开展心理干预,可加快病情康复进程,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董顺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患者在科学饮食、用药管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上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寻求提高压疮患者压疮治愈率的新型方式。方法:通过对临床22例严重压疮患者分别给予两种治疗方式,在对应综合治疗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给予应用新型药物康复新液治疗的患者压疮治愈效果明显优于未应用患者。结论:新型药物康复新药液在配合压疮治疗应用过程中有明显的帮助。重度压疮病人治疗中康复新液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刘晓伟;林娜;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