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赵娜;王美萍
目的:引进McHale编制的协同教养问卷,在中国父母群体中进行修订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方便取样对北京325名父亲施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方便取样,对全国483名父亲和477名母亲实施问卷调查,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内部一致性系数.通过方便取样对北京和山西的211名父亲施测,计算效标效度和重测信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问卷包括团结、一致、冲突和贬低四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四因素模型拟合良好.团结、一致维度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儿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冲突、贬低维度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各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1到0.88,重测信度为0.47到0.69.结论:协同教养问卷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中国父母协同教养研究的工具.
作者:刘畅;伍新春;陈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即时性焦虑诱发对自我及他人相关歧义句解释偏向的影响.方法:通过外部压力操纵诱发焦虑状态,采用自陈报告法测量被试对歧义句的主观解释.结果:外部压力操纵所诱发的焦虑可导致个体对歧义句显著的负性解释偏向,该偏向不仅存在于自我相关(研究1)情境中,也存在于他人相关(研究2)情境中.结论:焦虑诱发对歧义性信息的解释偏向具有跨自我/他人相关情境的普遍性.
作者:朱金卫;张艳琴;黄会欣;张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三代员工工作价值观对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取样三代1056名在职员工并进行中国员工工作价值观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一般健康问卷调查.结果:三代员工部分工作价值观维度与幸福感、心理健康症状显著相关,但三代人群存在差异.幸福感在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症状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三代员工的利他价值观都可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第三代员工的外在酬劳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结论:三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症状关系密切,但三代员工存在差异.幸福感水平可以缓冲工作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症状的影响.
作者:陈坚;连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训练(CCRT)改善强迫症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根据精神科检查和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纳入强迫症患者61例,其中实验组28例接受药物结合为期4周的CCRT治疗;对照组33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采用背数测验、视觉再生测验、连线测验(TM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两组训练前后的认知功能,使用Y-BOCS评定强迫症症状.结果:4周后实验组视觉再生测验的图形A、B测验得分较对照组提高,WCST的持续错误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认知功能得分的变化值与Y-BOCS变化值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CCRT可有效改善强迫症患者部分认知功能,但不能直接促进强迫症症状的缓解.
作者:王玲芝;郭耀光;沈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结构化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在创伤后心理干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在发展过程中开始聚焦于创伤事件.本文重点介绍了面向儿童青少年的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Trauma-focus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TF-CBT)的干预模型,包括心理教育与亲职训练、放松训练、情绪调控训练、认知应对训练、创伤复述与对创伤经验的认知加工、创伤线索暴露、亲子联合治疗、促进安全与未来发展轨迹等八个步骤和要素.在创伤后心理干预领域,这种方法相对于非指导性心理治疗、心理动力治疗、催眠疗法和压力管理等方法,对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和抑郁等症状有更显著的效果.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创伤后心理干预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作者:姜帆;安媛媛;伍新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135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初中生经历的主要生活事件是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②生活事件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③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是生活事件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其中介效应为0.232,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60.4%.结论:增强初中生的心理弹性,其中主要是心理弹性中的个人力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作者:谢家树;李杰;易嫦娥;邓多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不同创伤后成长(PTG)水平意外创伤者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问卷筛选出15名高分组被试和15名低分组被试,以积极、消极和中性表情图片为实验材料进行2(表情对性质:正性、负性)×2(探测点与表情图片一致性:一致、不一致)×2(高PTG水平、低PTG水平)混合设计的点探测实验.结果:低PTG水平的伤者对负性情绪表情图片存在注意偏向和注意脱离困难,注意偏向值(D)和脱离指数(DI)均显著大于0(P<0.05);高PTG水平的伤者对正性和负性情绪刺激均不存在注意偏向;在探测点与负性情绪表情图片位置不一致时,高PTG水平伤者的反应时要显著少于低PTG水平伤者,P<0.05.结论:PTG水平不同的伤者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差存在不同,两者具有不同的内隐认知加工方式,可据此指导意外创伤者心理干预的开展.
作者:董超群;巩树梅;邓光辉;辛松建;刘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暴食行为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暴食量表(BES)、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TM4.0)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整群抽取的湖南省11~18岁的1284名中小学生(体重正常812人,超重和肥胖472人)进行测评.结果:①暴食行为在体重正常学生中的发生率为0.54%,超重学生中的发生率为10.18%,肥胖学生中的发生率为20.46%;②超重、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学生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差异(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肥胖组学生中,有暴食行为者在情绪状态、学校功能、心理社会功能以及总分上显著低于无暴食行为者(P<0.05);④在超重学生中,有暴食行为者在情绪状态、社会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总分上显著低于无暴食行为者(P<0.01);⑤暴食行为得分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265~0.369,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暴食行为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三者有密切关系.
作者:何金波;朱虹;吴思瑶;陆遥;蔡太生;侯靛青;孙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汉语听写障碍儿童形音联结缺陷的原因.方法:从小学三、四、五年级共412名儿童中,筛选出听写障碍组儿童21名,同时选择年龄、智力水平、阅读水平相当的对照组儿童21名.采用变化检测范式,以符号、日文、韩文为视觉刺激材料;以单音节声音为听觉刺激材料,通过考察两组儿童在探测刺激正确捆绑、交换捆绑、形变捆绑、音变捆绑四种条件下的判断正确率,探索听写障碍儿童的形-音联结缺陷源于形音联结任务中的视觉加工缺陷、语音加工缺陷、还是跨通道的视听联结缺陷.结果:①在探测刺激正确捆绑和形变捆绑条件下,两组被试正确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在探测刺激交换捆绑条件下,听写障碍组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在探测刺激音变捆绑条件下,听写障碍组正确率低于对照组,达到边缘显著.结论:形音联结缺陷可能源于视听跨通道的联结缺陷和语音加工缺陷.
作者:刘议泽;李燕;刘翔平;谭雅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采用金钱奖赏范式探讨不同戒断时长(短期戒断组:平均2.7个月,中期戒断组:平均19.36个月,长期戒断组:平均49.6个月)的毒品戒断者与正常匹配组,在分辨不同额度的金钱奖赏时认知加工能力的损伤和恢复情况.方法:研究中要求被试在三种不同的奖赏条件(45分,1分,0分)下完成Go/No-go任务.结果:脑电结果表明,对不同额度的金钱奖赏加工时,短期戒断组和中期戒断组的脑区功能受损,表现为其诱发的N2和P3波幅在三种条件下差异都不显著;长期戒断组在奖赏条件下诱发的N2和P3平均波幅显著大于0分条件,但是波幅差异的程度显著低于控制组.结论:长期戒断组和控制组在神经激活模式上存在的差异,表明经过三年以上的戒断后,戒毒人员的脑功能显示出一定水平的恢复,但是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周平艳;刘丹玮;周仁来;孙本良;肖洁;李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考察艺术生创意自我效能、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的关系.方法:以130名艺术类大学生为被试,使用《思维风格问卷》、《创意自我效能量表》(CSES)及艺术创造力同感评估作为测量手段,分析了思维风格、创意自我效能与艺术创造力关系.结果:①立法型、整体性、激进型和等级型思维风格与艺术创造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②创意自我效能整体及其各维度与艺术创造力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创意自我效能在思维风格对艺术创造力的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提高艺术生的艺术创造力可以尝试从强化其创意自我效能人手,但也不能忽略思维风格的作用.
作者:李吉品;刘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1994年-201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文章,应用stata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累计研究对象47007人.各因素的合并OR值依次为:女性1.57、对自杀的认识2.04、神经质人格1.25、精神质人格1.31、曾有自杀行为2.75、身边的人自杀2.11、SCL-90人际敏感1.33、强迫5.58、偏执2.76、抑郁3.22、焦虑2.37、精神病性2.93、父母离异1.94、家庭成员关系1.58、负性生活事件1.39、学习压力1.65、受惩罚1.41、消极应对2.21.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女性)、人格特征、精神症状、负性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家庭关系、消极应对等.
作者:李亚敏;雷先阳;张丹;刘莉;唐四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从家庭系统观角度探讨不同性别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和非ODD儿童的心理特点.方法:选取符合DSM-Ⅳ中ODD诊断标准的儿童260人(ODD组)及非ODD组269人,应用来自整体水平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来自互动水平的夫妻适应量表、亲子冲突解决方式问卷和来自个体水平的父母情绪控制问卷、儿童情绪控制问卷进行测量.结果:①无论是在整体水平,互动水平还是在个体水平上,与非ODD组相比,ODD组有显著低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P<0.01)、父母婚姻质量(P<0.01),显著高的亲子冲突(P<0.01)和情绪控制异常(P<0.01);②对比不同性别ODD组和非ODD组中发现,ODD分组的主效应(P=0.000)显著,孩子性别的主效应和两者的交互效应均不显著.结论:ODD组与非ODD组相比,在三个水平上都显著较差;比较不同性别ODD组和非ODD组儿童,这种差异更多的是ODD与否的差异,而非性别差异.
作者:李泽;蔺秀云;刘杨;李俊红;何杰;曹艳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中文版Friedman-Bendas考试焦虑量表(FBTAS)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4次抽样,初次调查20人对FBTAS进行通俗度检验;再测调查465人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正式的中文版FBTAS;正式调查632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被试同时完成FBTAS与一般焦虑量表(GADS),简式版害怕他人消极评价量表(FNES-B)与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来考核效标效度;另外抽取47人进行四周后重测.结果:中文版FB-TAS分为紧张焦虑、社会贬抑和认知阻滞3个维度,总量表和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1~0.89之间,四周重测组内相关系数在0.78~0.89之间,用随机截距模型控制方法效应后的主要拟合指标x2/df=2.82,CFI=0.89,TLI=0.86,SRMR=0.06,RMSEA=0.05.FBTAS与GADS的相关为0.55,与FNES-B的相关为0.42,与BPAQ的相关为0.35(均P<0.01).结论:中文版FBTAS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是测量中学生考试焦虑的适宜工具.
作者:韦嘉;张春雨;董山川;陈维;张进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DSM-5对人格障碍的诊断凸显了人际的重要性.人际环形模型是当代人际领域核心成果,它以掌控/联结两大元动机作为横纵轴来建立圆环.围绕环形模型产生了或静态或动态的诸多概念,用以描述人际功能的适应与否.近年愈来愈多病理与临床研究引入环形模型及相关概念,对心理及人格障碍的内在机制、表型表达、评估及治疗予以深入解析.未来研究可尝试更新的人际动力评估方法,如电脑操纵杆法、事件关联记录法,或纳入文化背景因素,来进一步发掘人际功能在心理病理及人格大背景中的意义.
作者:王硕;周雅;刘翔平;Aaron L.Pincus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从心理学角度开展系统的自立研究起源于黄希庭关于中国人人格的本土化研究尝试,黄希庭将自立定义为,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作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现有的自立研究内容侧重于自立的内涵、结构、心理功能及表现形式;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问卷法、量表法等研究方法,多属于相关或描述性研究.从整体上来看,自立虽然有着深远的中国历史文化渊源,但是却没有受到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目前对自立的实证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更多的评估方法,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扩展研究群体的年龄范围,重视自立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和应用,促进自立研究进一步走向国际化等.
作者:凌辉;张建人;钟妮;吕邹沁;唐莘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京藏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对其与汉族接触水平的影响,以及适应策略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语版问卷调查了133名在京就读藏族大学生的中国人认同、藏族人认同、适应策略以及群际接触.结果:①中国人认同和藏族人认同都可以有效促进群际接触,整合策略、同化策略与群际接触正相关、隔离策略不相关;②同化策略在中国人认同影响群际接触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6%;③整合策略在藏族人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增加中国人认同,有利于藏族大学生采用同化策略适应在京生活,对藏族大学生跨汉民族交往有促进作用;整合策略调节藏族人认同对群际接触的影响.
作者:史佳鑫;刘力;张笑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男男性接触者(MSM)性取向及HIV感染危险性性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长沙市有MSM活动的高校中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招募到240名有效大学生MSM样本,采用自编及改编问卷以面对面访谈法调查样本的一般情况、性取向、性行为、相关性态度以及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全部样本中有89人(37.1%)自我报告为纯同性恋,其余151人(62.9%)报告为双性恋.24名样本(10.0%)报告在调查时点前仅发生过同性边缘性行为;其余216人(90%)报告发生过插入式同性性行为.143人报告近三个月内发生了同性肛交行为,无保护肛交行为发生率为41.3%;在142名报告近三个月内发生了同性口交行为的样本中,无保护口交行为发生率为96.5%; 163名近三个月发生过同性插入式性行为的样本中,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35.0%.Loo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农村、在三类本科或专科院校、就读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与样本近三个月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来自扩展家庭、对同性恋的自我认同程度低、同性性取向自我发觉年龄在16岁前及性态度开放程度高与样本近三个月发生多性伴同性性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结论:大学生MSM人群的无保护行为发生率高,应从性心理和性态度的角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
作者:刘博;罗丹;黄才苡;厉洁;肖易;程睿;陈曦;肖水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儿童青少年校园受欺负的潜在类别.方法:对8387名四、六、八年级学生的受欺负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性别、年级分布以及对焦虑的影响进行差异检验.结果:①受欺负分为言语-身体(10.8%)、言语-身体-关系(10.6%)、言语-关系(5.8%)和未卷入组(72.9%)四个类别.②男生言语-身体、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女生言语-关系受欺负组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在这三种受欺负组中,四年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六年级,六、八年级无差异.③焦虑得分从高到低为言语-身体-关系受欺负组、言语-关系受欺负组、言语-身体受欺负组和未卷入组.结论:校园受欺负有四个潜在类别,在性别、年级内的分布和对焦虑的影响不同.
作者:张兴慧;李放;项紫霓;王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在丧亲者中考察认知因素对丧亲后延长哀伤、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通过横断研究,采用延长哀伤问卷(PG-13)、哀伤认知问卷(GCQ)、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88名丧亲者进行测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控制了影响负性情绪的人口学背景及丧亲相关变量之后,对自我的负面信念、自责、对生活及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延长哀伤反应;对未来的负面信念、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世界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抑郁情绪,而对哀伤的威胁性解释、对未来的负面信念能够预测焦虑情绪.结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并为延长哀伤障碍的认知行为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
作者:何丽;尉玮;胡泊;徐慰;闫煜蕾;王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